[汽车制造业] [2022-09-29]
租车公司赫兹和通用汽车的联合声明显示,赫兹计划在未来五年内订购17.5万辆通用汽车生产的电动汽车。通用汽车将于2023 年第一季度向赫兹交付首批电动汽车。
[汽车制造业] [2022-09-29]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2 年8 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66.6 万辆(+107%),环比增长12.3%,单月销量对应新能源汽车渗透率28.0%,较上月提高3.5 个百分点;2022 年1-8 月累计销量386.0 万辆(+116%),累计销量对应新能源汽车渗透率22.9%。
[汽车制造业] [2022-09-27]
据外媒报道,根据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 的最新 数据,截至9 月18 日,由于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约328.01 万辆汽车。AFS 预测,到今年年底,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将攀升至411.91 万辆。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2-09-27]
为落实国家《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 动能,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9月5日《上海市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创 新发展实施方案》发布。《方案》提出,到2025年,上海市初步建成国内 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体系。产业规模力争达到5000亿元,具备组 合驾驶辅助功能(L2级)和有条件自动驾驶功能(L3级)汽车占新车生产 比例超过70%,具备高度自动驾驶功能(L4级及以上)汽车在限定区域和 特定场景实现商业化应用,智慧道路基础设施实现重点区域覆盖。
[汽车制造业] [2022-09-27]
投资建议:整车方面,我们围绕两条投资逻辑:一是混动汽车、二是高端智能化新车,看好混动技术领先、混动车型矩阵 丰富以及智能化自研能力强且功能落地迅速的自主车企,推荐吉利汽车(0175.HK) 、长城汽车、理想汽车(2015.HK)、小 鹏汽车(9868.HK)、上汽集团,建议关注蔚来汽车。零部件方面,软件定义汽车加速,看好智能汽车发展带来的增量零部 件,强烈推荐中科创达,推荐德赛西威、经纬恒润,建议关注天准科技、华阳集团,此外看好规模优势突出,且单车搭载 价值量上升空间大的传统汽车配件细分龙头企业,推荐福耀玻璃、华域汽车。
[汽车制造业] [2022-09-27]
2022H1 国内汽车销量1206 万辆,同比-6.58%,乘用车同比表现优于汽车行业 整体。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汽车制造业2022H1 实现营业总收入40893 亿元, 同比-4.66%、有所下滑,实现利润总额2537 亿元,同比-11.80%;行业销售利 润率(利润总额/营业总收入)为6.21%,三费率合计约5.66%,与2021 年同 期相比销售净利率水平略有下滑,我们判断主要由于2022 年上半年疫情导致部 分主机厂停工停产所致。
[汽车制造业] [2022-09-27]
汽车悬架不断演进,空气悬架可以调节车体高度、阻尼、刚度,有效提高驾 乘的舒适性与操控性、提升续航里程。电控空气悬架成本高昂,过去只用在 高端乘用车上。随着国产替代及技术不断成熟,悬架价格及应用车型迅速下 探。加之消费者消费升级及新能源车重量大、里程敏感带来的需求提升,空 气悬架渗透率有望高速增长。我们预计2025 年空气悬架市场规模预计将达 到314 亿元,21~25 年CAGR 达36%。空悬门槛较高,产业链核心环节空 气弹簧、空气压缩机、空悬总成等产品供应商有望从中受益,重点推荐保隆 科技、中鼎股份、拓普集团,关注天润工业。
[汽车制造业] [2022-09-27]
小鹏G9 搭载高通8155 芯片和双14.96 联体智能屏,采用小鹏自研的Xmart4.0 操作系统;支持毫秒级的人机对话,并精准定位音源,在无网状态也可以进行语音控制,增强拟人感优化车机交互体验。在UI 方面,G9 和Unity 3D 渲染引擎合作,将车辆的真实世界运行环境投射至车机屏幕, 打造全球首个量产3D 人机交互系统。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22-09-27]
2022 年9 月17 日,国铁集团公司决定放开新能源车运输限制,并将自10 月1日开始统计新能源汽车运量,此外专用于小汽车运输的JSQ 铁路车型也将可以列入中欧班列出口计划,我们认为此举将助力新能源车进军海外市场。从供给端看,近些年中欧班列保持了稳定的运量增长,铁路运输在运输时间上也具备绝对优势;从需求端看,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同比激增,且出口欧洲国家占较大比重,对中欧班列的需求量可观,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我们看好新能源车运输限制放开对汽车整车物流的带动作用,建议关注长久物流。
[汽车制造业] [2022-09-27]
集英伟达前沿技术之大成,具备算力和集成度的代差优势。DRIVE Thor 作为DRIVE Orin 的后续迭代产品,单颗芯片算力达到史无前例的2,000 TOPS 水平,直接取代2021 年公司发布的Altan 芯片,成为目前业界性能领先的车载SoC芯片。根据发布会信息,Thor 计划于2024 年量产,极氪成为首家合作汽车品牌。Thor 具备参数(算力)和集成度两个维度的代差优势,代表自动驾驶技术硬件未来的发展方向。根据黄仁勋介绍,Thor 芯片的领先优势源于对CPU(Grace)、GPU(Ada Lovelace)和处理Transformer 模型的引擎(Hopper)进行的升级:首先,Grace 具备优异的单线程性能以及与GPU 的融合性,可以弥补GPU 工作负载受限;Hopper 架构面向AI 工厂,其Transformer 深度神经网络引擎可将视频数据作为一个单一的感知帧来处理,使计算平台能够在固定时间内处理更多数据;新一代GPU 架构Ada Lovelace 面向终端AI 计算机,有助于实现车载计算资源的集中化,可将成本降低数百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