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 [2022-12-04]
10-20 万元插混有望接力低端+高端纯电,驱动新能源车渗透率稳步抬升:插混主要对标细分市场空间最大的 10-20 万元燃油车、以及 30 万元以上 6-7 座中大型 SUV 市场。1)插混具备燃油经济性+智能化升级优势,替代燃油车前景明确。2)牌照影响因素或边际弱化(非限购城市的新能源车销量占比逐步抬升),预计销量爬坡的核心或仍是品牌力+产品竞品力+渠道。3)当前中高端/豪华燃油车品牌综合优惠幅度已处于历史较高水平,预计折扣进一步大幅放大的可能性或相对有限,看好 15-20 万元自主插混抢占合资燃油车份额的市场替换前景。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2-12-04]
本报告期内电子板块跌幅为0.25%,沪深300指数跌幅为0.33%,电子板块跑赢沪深300指数0.08个百分点,在所有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序12/31。申万电子三级行业表现:涨幅最大的是模拟芯片设计(6.77%),跌幅最大的是LED(-4.22%)。个股表现:涨幅前五的个股为:宏微科技(28.73%)、宝明科技(25.78%)、百邦科技(25.73%)、中京电子(24.91%)、伟测科技(23.69%);跌幅前五的个股为:雅葆轩(-29.68%)、大港股份(-15.91%)、东尼电子(-15.02%)、德邦科技(-14.75%)、蓝黛科技(-14.00%)。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2-12-02]
为了遏制我国科技领域的发展,近年美方多次挑起争端,今年从金融、外交、技术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我国的打压力度。面对渐趋复杂的外部环境,二十大报告就“安全”的相关内容作出了深入论述,并提出“科技自立自强”。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22-12-02]
一是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提升,汽车出口持续高增长。二是汽车更新替换高峰期或已来临,有望带来销量增长。三是疫情影响减弱后,出行需求回升和居民储蓄回落导致消费增加,都有望带动汽车销售增长。2021 年中国汽车销量已经开始回升,汽车物流需求有望随之增长。
[汽车制造业] [2022-12-02]
安全带功能更智能化,零部件结构设计难度提高。安全带主要核心功能模块为卷收器,由多个机械、金属件组装而成。安全带功能愈发智能化,零部件设计和复杂度程度也随之提升,因此零部件的结构设计、工艺制造、检测能力是核心壁垒之一。
[汽车制造业] [2022-12-02]
经过2022年政策刺激的透支,2023年燃油车需求有压力,但也无需过度悲观,汽车产业对稳经济具有重要作用,一旦需求明显下滑新的政策又可以期待;2023年新能源车销量有望继续快速增长,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混动车型,纯电市场结构性增长。
[汽车制造业] [2022-12-02]
10 月国内智能汽车指数震荡,零部件跑赢整车。根据Wind 数据,2022/10/10 至2022/11/18,国内智能汽车指数小幅上涨0.88%,跑赢沪深300 0.97pct;无人驾驶指数波动中上涨10%,跑赢沪深300 10.1pct。其中整车厂股价表现不佳,汽车芯片、车载光学、连接器、通信定位模组等智能化细分板块有明显回升。
[金属制品业] [2022-11-30]
2022 年10 月24 日至11 月21 日,沪深300 指数上涨3.74%,上证指数上涨3.61%,有色金属板块上涨4.73%,有色金属指数跑赢大盘1.12 个百分点,领先沪深300 指数0.99 个百分点,在申万31 个一级子行业中排名第16 位,排名中等。美国核心CPI 增速回落幅度超出预期,叠加美国失业率有所回升,预计美联储加息幅度将出现拐点,美债实际收益率走入下行区间,伴随美元指数显现下行迹象,黄金为代表的贵金属有望结束下行周期迎来拐点,贵金属领域建议关注赤峰黄金;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持续旺盛会给锂、镍、钴等电池材料带来持续的需求,小金属领域建议关注华友钴业、中矿资源。维持行业同步大市评级。
[汽车制造业] [2022-11-30]
全球汽车电动化转型趋势不可逆,渗透率持续攀升。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方面,免征购置税延续实施至2023年底,预计2023年国内销量增速约40%左右。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方面,受地缘政治因素影响,伴随通货膨胀和对其经济衰退的担忧,以及电动车补贴陆续到期,预计2023年增长迎来挑战。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方面,通胀削减法案将于2023年生效,有望刺激明年美国市场销量加速增长。预估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000万辆,2023年全球销量达1400万辆,同比增长约36%。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2-11-29]
展望2023 年,我们认为自主可控与产业创新带来的投资机会值得关注,自主可控方 面持续看好信创政策加持下的打印机与CPU 机遇、半导体设备/材料/零部件的国产 替代机遇,产业创新方面建议关注IC 设计领域的技术迭代、新能源汽车以及VR/AR 带来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