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 [2023-05-03]
多款新车亮相上海车展,行业电动化转型是主线。自主车企是本次车展的主角,各车企纷纷聚焦电动化,发布新能源新车:长安深蓝首款SUV 车型S7将亮相车展,持续丰富深蓝的车型品类;长城将亮相哈弗枭龙/枭龙MAX,Hi4 系统上车亮相;吉利将亮相银河L7;比亚迪旗下三大品牌均有新车亮相,海鸥扩充海洋网产品谱系,腾势N7 主打猎跑姿态SUV,仰望U8、U9 车型彰显易四方技术实力;广汽推出插混MPV 车型E9,并同步开启预售;上汽名爵Cyberster 敞篷车预计将亮相车展。新势力方面:蔚来推出全新ES6,改款提升产品竞争力;小鹏亮相G6,优化产品结构;理想将公布纯电方案。合资方面:大众、本田、福特、别克均有重磅新车发布,合资车企电动化转型亦在加速。
[汽车制造业] [2023-05-03]
上海车展50 多款新车型,有望通过新车供给拉动需求。3 月国内销量中下旬超预期。受各地方政府、车企联动,促销发力,3 月下旬放量明显。根据乘联会数据,3 月乘用车批售预计195.5 万,同/环比+7%/+22%;一季度502万辆,同比-7.7%,较1-2 月收窄7.7pcts。电车3 月批售预计59.9 万,同/环比+32%/+21%。一季度149 万辆,同比25%,较1-2 月+4pcts;上海车展新车型50 款,供给驱动需求,终端有望向上。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3-05-03]
供应面,4 月份企业多表示开工降呈稳定预期,预投产企业多暂无明确开工计划。需求面,传统化工、冶炼等行业需求呈回暖趋势,但电子、稀土等较为依赖出口的行业表现较差,另外,除了河北、广东、北京等有相对固定运营车辆的加氢站需求稳定外,其他区域加氢站多因运营较差而暂停运营。原料方面,甲醇和天然气价格均走低。综上,高纯氢利好利空因素均存在,市场价格或将继续在博弈中保持稳定。
[综合] [2023-05-03]
3 月CPI 同比增速继续下行,低于市场预期。我们以春节月为基准,以更好衡量CPI 相对季节性规律的变化,3 月CPI 环比增速基本符合季节性规律。CPI 同比下行的原因主要在于去年同期俄乌冲突升级,推升CPI 基数;新涨价因素则受到汽车行业价格战打响、就业形势疲弱和国际油价调整的拖累。第一,核心CPI 表现不强。1)核心CPI 的拖累在于汽车行业价格战打响,交通工具项目环比大跌;房地产周期仍在低位运行,就业形势疲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居住服务价格的上行,使其表现弱于季节性规律。2)核心CPI 的支撑在于衣着、家用器具、通信工具三项工业消费品的价格稳中有升;服务(非居住类)需求回暖,带动价格进一步恢复。第二,能源价格稳中有降。3 月以来,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呈V 型走势,月度价格中枢下跌4.7%。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相对滞后,交通工具用燃料CPI 环比跌幅仅为0.3%。
[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3-05-03]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023 年3 月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27.8GWh(+29.7%),环比增长26.7%;2023 年1-3 月累计装机量65.9GWh(+28.4%)。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高度相关,步调基本一致。由于去年末补贴退出前集中抢购透支需求,开年后新能源汽车销售骤冷,这是可以预见的。春节后新能源汽车销量爬坡中,带动三月装机量同比环比均实现大幅增长,但是如果对比往年同期,前两年三月装机量基本可以恢复至上年高位,而今年三月装机量仅为上年四季度月均装机量82%,反映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复苏节奏慢,考虑主要是近期汽车价格战扰乱车市所致。
[汽车制造业] [2023-05-03]
2023Q1 特斯拉实现营收233.29 亿美元,同比/环比分别+24.4%/-4.1%,实现净利润25.13 亿美元,同比/环比分别-24.3%/-31.8%。汽车业务营收为199.6亿美元,同比/环比分别+18.4%/-6.3%。特斯拉本次未公布汽车业务毛利率,公司整体毛利率19.34%,同比-9.77pct,净利率10.88%,同比6.61pct,创两年来公司最低季度毛利率,主要原因系去年年底以来,特斯拉在中国、美国和其他市场频繁降价所致。特斯拉表示其汽车业务有望持续降低成本,在当前宏观环境下,公司将专注于产量的快速提升,定价策略更多考虑单车长期盈利能力,在衰退期间可以牺牲其行业领先的利润率来实现销量增长。
[汽车制造业] [2023-05-03]
特斯拉23Q1 实现营收233 亿美元,同比+24%,环比-4%;毛利率19.3%,同比-9.8pct,环比-4.5pct;营业利润率11.4%,同比-7.8pct,环比-4.6pct;盈利能力下降主要因汽车业务降价;non-GAAP 净利润为29.3 亿美元。23Q1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25 亿美元,自由现金流4 亿美元,现金等价物224 亿美元。Q1 特斯拉全球生产电动车44.1 万辆,交付42.3 万辆,其中, Model S 和Model X 合计生产1.94 万辆,交付1.07 万辆;Model 3和Model Y 产量为42.1 万辆,交付量为41.2 万辆。1 月初公司开启的全球范围内降价,有利促进了销量反弹,但降价导致盈利能力有所回落。
[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3-05-03]
报告期内电力设备行业指数涨幅为-2.41%,跑输沪深300 指数0.21Pct。电力设备申万二级子行业其他电源设备Ⅱ、电池、电网设备、电机Ⅱ、光伏设备、风电设备涨跌互现,分别变动0.56%、-0.49%、-1.93%、-3.28%、-5.06%、-5.42%。重点跟踪的三级子行业锂电池、电池化学品分别变动0.68%、-1.50%。2022 年初至本报告期末,电力设备行业累计下跌28.75%,沪深300 指数累计下跌18.38%,电力设备行业累计跑输10.37Pct。
[汽车制造业] [2023-05-03]
2023Q1 汽车上市公司的业绩让我们想起了2018 年后的那个行业寒冬。当初大量的供应链由于主机厂此前乐观的预期而进行了快速而大规模的资本开支。但这样的经营杠杆在后续到来的行业下滑周期中却成了零部件企业的一笔沉重的负担。但这次行情却不同,我们仍然有着新能源的快速增长,以及自主品牌的稳步向上。但行业内卷下的结构性分化也将牵连部分零部件企业开始掉队。在这样一个变革的当口,我们更应自下而上优选具备自身强α能力的企业,亦或是强绑定了优质客户的公司,才有望在乱世中走出自己独立的行情。当下看,自身强α的确定性来自多条主线,包括技术降本、轻量化、域控集成、舒适性配置提升产品溢价等。其中我们看好的公司包括爱柯迪、英搏尔、保隆科技、科博达、继峰股份等企业。而特斯拉、比亚迪的需求相对最为确定,他们的供应链同样值得在合适的价格下注。我们相信需求必将回暖,此刻无需更加悲观。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 [2023-05-03]
4 月19 日,PVInfoLink 发布最新光伏供应链现货价格,硅料价格维持缓慢下跌态势,与下游价格拉锯博弈明显。近期硅料价格持续下跌,致密块料主流价格范围跌至每公斤180 元-192 元区间,均价降至每公斤189元水平,主流硅料企业价格均呈现更加明显的降幅,另外颗粒料与块料之间的价差保持承接更大压力。整体来看,由于买方各家的实际需求纯度、体量、时长等因素有所不同,用料需求各有差异,显现出在硅料价格下行的长坡过程中,阶段性购料成本或出现价差,但是不影响整体价格向下走势。目前买方的买涨不买跌情绪较为浓重,行业预测下半年硅料或面临产能过剩情况导致的硅料价格下跌会引发恐跌情绪,可能导致硅料销售短期内难度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