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房地产业,综合] [2023-12-05]
汽车:广州车展新车密集发布,自主车型多元化、高端化、智能化加速 2、计算机:建议关注数据要素及 AI 安全板块 3、公用:十月发用电量维持高增,水力发电情况持续改善 4、房地产:销售金额降幅连续 4 个月收窄,三部门为房地产融资再发声。
[汽车制造业] [2023-12-01]
① 国内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85.0/285.8万辆,同比分别+6.6%/+9.5%。 ② 新能源汽车销量90.4万辆,同环比分别+27.8%/6.8%,整体渗透率达到31.6%;新能源车销量保持韧性。 ③ HEV乘用车销量8.4万辆,同比+5.1%,环比+6.9%。 ④ 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140.2万辆,同环比分别+20.2%/+8.5%,单月占比56.4%,同比+6.4pct,占比稳步提升趋势未变。 ⑤ 出口量为44.4万辆,同环比分别为+47.7%/+9.0%,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9.9万辆,同比+97.8%,占比整车出口22.2%。
[综合,汽车制造业,房地产业] [2023-12-01]
周四(11 月 23 日)A 股市场探底回升、小幅震荡上涨,早盘股指跳空低开后震荡回落,沪指盘中在 3034 点附近获得支撑,午后股指震荡回升,盘中汽车、计算机设备、医药以及房地产等行业轮番领涨;文化传媒、教育、游戏以及贵金属等行业震荡回落,沪指全天基本呈现先抑后扬的运行特征。创业板市场周四震荡上扬,成指全天表现与主板市场基本同步。
[汽车制造业] [2023-11-30]
2023 年 10 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95.6 万辆,环比增长 5.7%,同比增长 34%;2023 年 1-10 月累计销量 728 万辆,同比增长 37.9%。2023 年 10 月欧洲七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17.9 万辆,环比下降 12.6%,同比增 长 7.6%;2023 年 1-10 月累计销量 174.7 万辆,同比增长 18.4%。2023 年 10 月美国新能源轻型车销量 11.3 万辆,环比下降 14.8%,同比增长 30.7%;2023 年 1-10 月累计销量 110.8 万辆,同比增长 53.6%。
[汽车制造业] [2023-11-30]
新能源越野车可分为硬派越野和轻越野两大类。(1)新能源轻越野:可实现中轻度穿越、露营、外放电等,通常有保留承载式车身、电四驱系统、硬派造型、带有差速锁四个特征,代表车型:哈弗猛龙、哈弗二代大狗、广汽传祺 ES9、极石 01 等;(2)新能源硬派越野:采用承载式车身,通过混动技术提升功率、扭矩以及动力分配能力,能够胜任绝大多数极限越野场景,主要有①P2 电机+传统的分动箱+低速四驱模式②多电机+减速器③ 超高扭矩超高转速电机等三种技术路线,代表车型:坦克 400/500Hi4-T、方程豹 5、猛士 917、比亚迪仰望 U8 等。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 [2023-11-30]
Equipment Type: Brushes/contacts (automotive, fractional h.p., & ind. brushes) Industry: All other electrical equipment and component manufacturing
[汽车制造业] [2023-11-27]
[综合,汽车制造业] [2023-11-17]
备货需求临近尾声,上游开工率有所回落。10 月工业生产整体放缓,制造业 PMI 生产指数录得 50.9%,较 9 月下降 1.8 个百分点。分行业看,由于钢厂盈利受损,钢铁产业链开工率回落;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超 季节性下跌反映基建改善不及预期;受下游保交楼竣工需求,纯碱开工率环比增幅强于季节性;纺服需求旺季临近尾声,化纤产业链开工率整体回升;汽车消费保持高增,半钢胎开工率仍维持在高位水平。
[汽车制造业] [2023-11-16]
2023 年 10 月乘用车销量达203.3万辆,继续创 2018 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同比增长 10.2%,环比微增 0.7%,符合我们的预期。今年 1-10 月累计零售销量约1,727 万辆,同比增长3.2%。鉴于去年 11 月的基数较低,我们预计 11 月份零售销量的同比增幅将扩大,有望超 20%。
[汽车制造业] [2023-11-16]
复盘全球汽车百年经营历程,我们发现美国日本欧洲先后成为全球汽车产业重心并涌现出全球型汽车龙头,其汽车产业崛起的共性规律在于:(1)爆款车型往往是龙头车企实现崛起的第一桶金,而爆款车型是特定的时代消费特点和车企生产能力相结合的产物,汽车生产方式的变革折射了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和生产力的进步,能够顺应时代趋势革新生产方式的车企更容易实现产业地位的跃迁,进而迈向海外市场成为全球产业龙头。(2)生产方式的变革造就了全球龙头车企,美国福特利用流水线生产让汽车从奢侈品走向大众消费品从而取代欧洲成为早期汽车产业龙头→日本丰田用精益化生产抓住了石油危机下的小型车消费机遇并蚕食粗放型美系车份额,进而走向全球市场替代美国成为全球汽车龙头→德国大众利用模块化平台化生产思路进一步降本提效,通过卡位中国市场机遇从而替代日本成为全球汽车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