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 [2021-03-30]
2021 年海外汽车市场大概率复苏,新能源仍将亮眼。短期把握盈利弹性大的零部件企业。长期看好海外市占率和 ASP 持续提升的零部件企业。1)产品 ASP 有持续提升的潜力,2)海外市占率具有持续提升的潜力。2021 年随疫情的好转,海外汽车市场将迎来复苏。从短期 视角我们建议关注海外营业占比高且利润弹性大的零部件企业。
[汽车制造业] [2021-03-30]
大众发布首届电池日,发布诸多大众电池领域布局信息。吉利或将推新电动车品牌 Zeekr,定位高端市场。行业负面信息在市场流动性的担忧中被放大,汽车行业复苏趋势不变,坚 定看好受益行业复苏同时自身阿尔法显著的公司!
[汽车制造业] [2021-03-30]
按车系看,2月受去年同期低基数影响, 各品牌同比增速均大幅增长,但受春节等 季节性因素影响,环比下滑均较为明显。2月库存预警指数为52.2%,环比下降7.9个百分点, 同比下降29.0个百分点,主要由于去年疫情影响导 致基数较低,仍位于警戒线之上。重点车企月度数据一览。
[汽车制造业] [2021-03-30]
文章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推论,市场对于LiDAR传感器的基于成本、性能等方面的需求,各家厂商通过机械师、mems、flash等方面提出常规、短中期的方案有利于量产,且短期内机械式仍为主流,中期维度MEMS/Flash可能成为主流,长期维度FMCW可能成为主流。趋势一:前装量产降本优势突出;趋势二:芯片化、集成化。
[汽车制造业] [2021-03-30]
2020 年,尽管受到全球疫情蔓延、企业停 产停工、消费需求低迷等不利因素冲击,特斯拉全球销量仍实现了同比 50.4%的高增长。现阶段需求较高的地区仍为中国东部及沿海较发达且限牌的地区,未来需求有望 向非限牌的中西部地区加速扩散。我们预计 21 年国产特斯拉在华销量将达到 35 万辆,中长期看好 Model 3+Y 达到百万辆市场规模。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1-03-28]
3月10日,广汽埃安发布新一代动力电池安全技术——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弹匣电池技术可以应用于磷酸铁锂和三元锂两种材料的电池包中,采用这一技术的动力电池将于2021年开始在AION全系车型上陆续搭载。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1-03-28]
一般可将汽车半导体分为模拟IC、逻辑IC、存储IC、分立器件、微控制IC、光学器件、传感器、执行器几个大类。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的趋势下,汽车半导体价值量不断增加。根据英飞凌数据,2020-2030 十年间,自动驾驶从L2 提升至L4/5,半导体的单车价值量有望提升5 倍。从轻混到纯电,单车半导体价值可增加50%。汽车电子产业链分工明确,集中度较高。上游为Tier 2 电子元器件供应商,其将产品售给中游Tier 1 系统集成开发商,后者主要负责模块化功能的设计、生产与销售,将模组供应给下游汽车整车厂商。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1-03-28]
十四五规划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首次录入纲要。从“一带一路”战略、签署RCEP
协议来看,中国多边合作的政策指引均为国内企业加快欧洲、东南亚、非洲等地区市场开拓营造良好多边合作环境。受益于疫情管控与有效
复工复产,中国智能终端品牌海外市占率稳步提升。同时,房地产与出口向好带来家电产业景气提升,结合家居智能化升级趋势,关注家电企业迎来新周期。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1-03-28]
新能源车领域,六氟环节建议关注多氟多,电解液环节建议关注天赐材料和新宙邦,正极建议容百科技、德方纳米以及中伟股份,隔膜建议关注恩捷股份和星源材质,负极领域建议关注璞泰来,锂电池环节建议关注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和亿纬锂能。风电、工控及电网设备推荐明阳智能、国电南瑞,建议关注金风科技、日月股份、禾望电气、天顺风能、泰胜风能、东方电缆、新强联、汇川技术、良信股份、思源电气、派能科技、三花智控、宏发股份、亿华通、国网英大。光伏建议关注隆基股份,通威股份,阳光电源,晶澳科技,中环股份,福斯特,福莱特,京运通,上机数控,爱旭股份,天合光能,固德威、锦浪科技。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 [2021-03-28]
动力电池退役期来临与锂资源约束,锂电回收势在必行。碳中和背景下,电动车和储能市场将快速增长。我们测算2020-2060 年锂电潜在需求量累计将达到25TWh,若按1GWh 电池对应碳酸锂需求约600 吨,则碳酸锂需求约为1500万吨。综合考虑环保因素、锂资源区域约束、锂价格因素,废旧锂电池回收是一项必要工作。然而当前政策正在完善,标准、价格是核心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