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 [2021-11-07]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正向集中式发展。域集中式架构是行业公认的汽车EE架构变革方案,“中央集成+区控制器”架构将是长期趋势,远期形态或为车-云互通模式。
[综合] [2021-11-07]
上周恒生指数变动为-2.87%,恒生综指变动为-3.11%,恒生国企指数变动为-4.22%,大盘整体下跌。恒生非必需性消费业及恒生必需性消费业分别变动-1.48%及3.00%,必需性消费业逆势上涨。恒生指数行业中,涨跌幅排名前5 的行业分别是恒生公用事业、恒生必需性消费业、恒生电讯业、恒生工业、恒生非必需性消费业。此外,从PE(TTM)对比情况来看,非必需性消费业的估值水平仍然较高,PE(TTM)为130 倍,排名第二,仅落后于医疗保健业,而必需性消费业的估值水平已回落到中等水平,PE(TTM)为19 倍,高于恒指但低于前几名。
[汽车制造业] [2021-11-07]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1 年9 月乘用车销量175.1 万辆,同比增长-19.6%,环比增长12.8%,1-9 月累计销量1,486.3 万辆,同比增长11.0%,乘用车销量增速有所放缓但环比改善,随着汽车芯片供给产能的缓解叠加年末消费需求回暖,预计四季度汽车产销量将进一步提升,建议关注一线自主乘用车企及相关零部件供应商。
[汽车制造业] [2021-11-07]
智能化是汽车产业最大风口,小米入局正当时。软件定义汽车成为新趋势, 软硬件解耦、零部件标准化将重塑汽车供应链,行业控制点从生产制造转向 软件与服务,小米等ICT 产业玩家有望后来居上。小米汽车宣布在2024 年 上半年量产,正好赶上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20%的格局洗牌。小米过去十年 重点布局个人及家庭物联网,智能汽车作为重要的交互入口,将成为小米新 十年智能化生态布局的重点。小米下场造车优势在于其已成熟运营的互联网 模式及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欠缺或不足之处在于1)缺少整车平台设计 制造能力;2)缺乏自动驾驶相关汽车技术积累。我们认为小米将通过投资/ 并购+内生孵化并进的方式补齐短板、建立新长板。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1-11-07]
新能源汽车:锂电主环节持仓整体上升,电机电控、充电桩略降。总体 21Q3 持仓占总市值比重为8.89%,环比上升0.63pct。2020Q3-2021Q3 持仓比例分别为5.71%、6.59%、6.52%、8.26%、8.89%。1)上游材料 2021Q3 整体持仓上升1.54pct 至11.51%。其中华友钴业持仓占比 18.53%(-0.60pct),天齐锂业占比12.60%(+6.21pct),赣锋锂业占 比11.81%(-1.84pct),诺德股份占比16.59%(+11.33pct)。2)中游 板块持仓整体上升0.71pct 至11.06%,正极、隔膜、负极、六氟磷酸 锂及电解液均有所上升,电池持仓略有下降。
[汽车制造业] [2021-11-05]
2021年9月,汽车产销受芯片短缺和上年同期基数较高影响,继续呈现下降走势,商用车降幅高于乘用车。9月,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依然出色,产销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均为1.5倍。9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环比呈较快增长,同比增速略低,总体表现好于乘用车全行业。小排量乘用车销售环比增长,同比下降,市场占有率高于上月及上年同期水平。9月,我国汽车出口表现依旧突出,同比保持快速增长。1-8月,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经济效益好于去年同期,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由于上年产销基数增加、芯片供应不足影响生产销售以及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拉高成本等因素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增长。
[汽车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1-11-04]
[汽车制造业] [2021-11-01]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1-10-31]
近期新能源+储能利好政策频出,国务院《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指出要积极发展“新能源+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支持分布式新能源合理配置储能系统,加快新型储能示范推广应用。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 [2021-10-31]
特斯拉3 季度交付量高增驱动营收增长。公司Q3 营收为138 亿美元,其中汽车业务营收121 亿美元(含2.8 亿美元积分收入),同比+58%。特斯拉Q3 汽车交付量为241,391 辆(同比+73%),其中Model3/Y 交付232,102 辆(同比+87%)、ModelS/X 交付9,289 辆(同比-39%)。单车均价为5.0 万美元,同/环比分别-0.5 万美元/-0.1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