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 [2022-03-27]
2022 年2 月,新能源车总销量达32 万辆,渗透率为22%。从品牌结构看,比亚迪、五菱等自主品牌走在电动化前列,宝马、大众及奔驰等德系品牌开始拥抱电动化,特斯拉、蔚来、理想及小鹏等电动品牌的新能源车销量保持高速增长。基于新发车型看,2022 年1-2 月期间,新能源车型占比已达31%;德系品牌奥迪、奔驰、大众、宝马及美系别克加速电动化布局,电动车型占比均有提升。在新能源车型供给增加、重要传统汽车品牌加速拥抱电动化的背景下,电动化有望进一步渗透,预计2022Q1 新能源车销量有望达116-127 万辆。
[汽车制造业] [2022-03-27]
2月国内汽车产181.3万辆,同比+20.6%;销173.7万辆,同比+18.7%。其中:乘用车产153.4万辆,同比+32.0%;销148.7万辆,同比+27.8%。商用车产27.9万辆,同比-18.3%;销25.0万辆,同比-16.6%。
[汽车制造业] [2022-03-27]
2021 年以来,汽车消费属性崛起、电动化智能化红利爆发,都带来了行业变革与新的机遇,我们看到龙头零部件纷纷抢占行业红利,快速进行横向产品扩张与纵向产业链延伸,营收快速增长,零部件行业前三季度营收增长20%。与此同时,去年开始行业也面临上游原材料普涨的情况,市场预期时常在收入扩张的利好与原材料上涨的利空中波动。
[汽车制造业] [2022-03-24]
3月11 日中汽协发布2 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6.8 和33.4 万辆,环比下降18.6%和22.6%,同比增长197.5%和184.3%。其中,新能源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35.4 万辆和32.1 万辆,环比下降19.0%和23.4%,同比增长195.0%和182.2%。1-2 月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分别为82.0 和76.5 万辆,同比增长158.2%和154.7%。1-2 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产销量分别为79.0和74.0 万辆,同比增长158.3%和155.8%。2 月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到21.6%,环比提升2.4pct。2022 年新补贴政策有望放开补贴规模上限,我们预计2022 年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有望突破650 万辆。
[汽车制造业] [2022-03-24]
2 月乘用车实现销量148.7 万台,出口增速好于整体。2022 年2 月产/销分别实现153.4 万辆/148.7 万辆,环比分别-26.1%/-32.0%,同比分别+32.0%/+27.8%。同比增长原因一方面是乘用车出口推动,同时也受益于库存回补需求。2 月乘用车出口14.6 万台,环比-21.0%,同比72.3%,同比增速超出乘用车整体。分车型来看,轿车、SUV、MPV 和交叉型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速分别为+28.4%、29.6%、+12.9%、-9.5%。结构方面,自主品牌2 月销量63.4万辆,同比+27.9%,自主品牌单月市场份额为42.6%,与去年同期持平。
[汽车制造业] [2022-03-24]
根据中汽协,2月行业销量为174万辆,同比+18.7%,环比-31.4%,降幅为18年以来最低(18-21年2月环比跌幅为38.9%/37.4%/83.9%/41.9%),结合当前供应链扰动,表现相对稳定,主要得益于新能源车销量保持强劲增长及行业整体补库存需求。1-2月累计销量同比增长7.5%,开门红效应持续。
[汽车制造业] [2022-03-23]
本文对现有的用户体验模型进行深入的分析,从有用性、易用性和体验性等三个层面分析出汽车用户体验的影响因素。通过采集大众点评用户评论数据,结合NLPIR大数据语义智能分析技术,挖掘汽车维修用户评论文本高频关键词,构建汽车用户维修体验指标评价体系。
[汽车制造业] [2022-03-23]
共享汽车行业曾在几年前广为繁荣,但由于其所具有的重模式、高成本、难以盈利等弊端,造成企业难以持续融资,行业难以持续繁荣的困境。如今,随着汽车车型更新换代日益迅速,加之疫情影响经济发展,消费者更倾向于轻便的用车模式,使得具有“分时租赁”特点的共享汽车获得很大发展机遇。本文综合利用Excel、Python软件,先以经纬度为横纵目标对附件数据进行离群值剔除与可视化展示,并将其在空间上划分成25个区域,从而更准确地研究其空间特征;其次,使用Matlab软件构建DBSCAN聚类算法模型,将不同区域共享汽车的实际密度情况以热力图形式在地图上可视展现,得出共享汽车分布主要集中在经度34.78377、纬度32.0556等区域附近,这些区域大多集中位于城市中心,人口密度相对高,共享汽车使用频率高的结论,同时编程得出不同型号车辆在整体区域信息的出现频率次数表,进行不同维度变化分析,得到共享汽车使用集中在早午晚高峰期,该时间段内人流量大,用车需求量高,汽车使用频率高的结论。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2-03-23]
智能化正加速启动,数据流量爆发推动器件升级:(1)PCB:智能化推动汽车PCB高频高速升级,叠加单车用量提升,产业爆发在即;(2)卫惯组合导航:标准精度向高精度升级,有望实现车载标配,看好有算法深厚积累的厂商;(3)高精度定位服务:高精度导航的后端运营市场空间巨大,建议关注具备服务资质及地基系统建设领先的厂商; (4)激光雷达光学部件:智驾硬件升级核心,建议关注率先布局激光雷达的光通信器件厂商;(5)SoC:中低端应用国产替代优势或更为明显,关注已完成汽车客户导入的领先厂商。
[汽车制造业] [2022-03-23]
新能源乘用车下沉趋势明显,未来增量预计主要来自新一线及二三线城市。2021年,国内零售口径新能源车乘用车渗透率已经达到14.4%,环比大幅提升8.5pcts。在优质的供给带动下,一线城市EV 渗透率从18.2%提升到30.4%,新一线、二线、三线城市渗透率也分别从6.5%、3.9%、4.9%大幅提升到16.7%、12.6%、12.3%;新一线及二三线城市贡献了123 万辆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增量,占全年新能源市场增量的69%。另一方面,2021 年一线城市乘用车销量仅占全国总销量的10%;新一线城市、二线、三线城市是更大的消费市场,分别占全国总销量的24%、22%、21%。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销量从300 万辆迈向500万辆、1000 万辆的过程中,新能源汽车消费会继续下沉,一线城市以外的增量和下沉效率将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