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 [2021-06-27]
5 月份新能源车市场总体销量为21.7万辆,同比增长165.72%,环比增长5.23%;总产量为21.7 万辆,同比增长158.01%,环比增长0.38%。今年1-5 月车累计销量约86.1 万辆,同比增长255%。从渗透率来看,受益于新能源车市场持续放量,今年以来渗透率持续向上攀升,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5 月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到12%,创历史新高,下游高景气度延续。
[汽车制造业] [2021-06-27]
新能源车迈过产业拐点,进入全球共振阶段,一是碳中和背景下,政策底线大幅上修,二是产品力迭代下,消费端崛起成为超越政策的驱动因素。在年初以来开门红的基础上,对于下半年产业景气,我们仍期待有进一步超预期的可能。
[汽车制造业] [2021-06-26]
多家汽车零部件厂商宣布与大型压铸设备厂商达成合作协议共同研发一体化 铸造:据((压铸周刊》1报道,海天金属于2021年6月18日与旭升股份、 美利信、辉晗精密签署巨型压铸机战略合作协议;文灿股份于2021年5月 26日公告,公司与深圳领威科技有限公司(力劲科技子公司),就超大型压 铸件技术等方面的合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汽车制造业] [2021-06-26]
我们认为5 月动力电池产销同比持续高增长继续验证了我们此前的观点—市场已恢复正轨并进入增长快车道,1-5 新能源汽车销量达95.0 万辆,预计全年销量有望突破200 万辆。我们建议重点关注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磷酸铁锂较同期呈现明显复苏趋势,建议关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标的【德方纳米】;在我国“碳中和”发展目标已经确立的大基调下,预计2021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保持高增速带动对动力电池需求提升,因此建议重点关注产业链细分赛道优质标的【恩捷股份】、【赣锋锂业】、【璞泰来】、【当升科技】、【天赐材料】、【新宙邦】、【中科电气】。
[汽车制造业] [2021-06-25]
投资建议:智能电动车是未来 5-10 年汽车行业黄金赛道,电动化先行,智能化紧随,将重塑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关系和价值分配,也将培养中国一批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带动中国汽车产业链全球崛起。核心主线:1)借助自身力量为主积极拥抱智能电动且有望成为自主崛起典范的车企【长城汽车+吉利汽车+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上汽集团】。2)看好华为汽车产业链受益标的:整车【长安汽车+小康股份+北汽蓝谷+广汽集团】+零部件【华阳集团+中国汽研+德赛西威+中科创达+伯特利+银轮股份】。3)智能电动浪潮下依然有较强产业位置的硬件供应商:单一品类【福耀玻璃+星宇股份】+tier0.5 级【拓普集团+华域汽车】+隐形冠军【爱柯迪】。
[汽车制造业] [2021-06-25]
2021年6月9日,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电动车品牌埃安发布了 AION S PLUS 新车的更多细节。新车应用第三代柔性电致变色技术搭载1.9 平方米的全景天幕,是目前全球最大、变色最快的全景天幕。此款天幕可以隔绝超过99.9%的紫外线,可以保持通透并且不晒。新车延续了现款车型的轮廓,增加了新型轮毂,科技感十足。除此之外,新车应用了ENO.146 部分设计,风阻系数极小,仅为0.211。搭载最大功率150kW 的永磁同步电机与弹匣电池,续航里程可达510km。
[汽车制造业] [2021-06-25]
-目前处于被动去库存阶段,年初以来终端折扣收窄;-从库存结构看,进口品牌库存系数>合资品牌库存系数>自主品牌库存系数-将使部分品牌结构好以及运营能力较强的经销商业绩回暖
[汽车制造业] [2021-06-25]
中汽协发布 5月汽车销量同环比小幅下滑,5月乘用车库存 1.51,环比-3.8%。近期中汽协发布5 月销量数据,5 月销量212.8 万辆,同比/环比分别-3.1%/-5.5%,其中乘用车/商用车5 月销量分别164.6/48.2 万辆,同比分别-1.7%/-7.4%,环比分别-3.4%/-12%。考虑20 年5 月乘用车已销售回暖,21 年5 月在缺芯条件下乘用车批售同比略微下滑,反应行业复苏趋势向好。同时汽车流通业协会发布5 月乘用车库存1.51,环比-3.8%,行业库存健康。考虑预计Q3 开始芯片供给逐步缓解,并基于健康的库存和终端需求的复苏,我们认为21H2 乘用车批售有望超预期。
[汽车制造业] [2021-06-25]
我们推荐华为汽车业务有合作或潜在合作企业包括布局智能网联测试和大数据的示范区平台企业中国汽研、优质乘用车企业长安汽车、全球大中客龙头暨智慧出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宇通客车、智能座舱和HUD 优质自主企业华阳集团、新能源电池龙头宁德时代、高精度地图龙头四维图新(计算机覆盖);建议关注电机电控及智能座舱产业链。
[汽车制造业] [2021-06-25]
预计2021全年汽车销量同比增幅5%左右,自主/豪华/电动份额上升明显。2021年在供给端紧张的情况下汽车销量规模依然处盘整期。汽车销量结构变化主要特征有:1)自主份额回升明显,自主电动化率先行;2)豪华车渗透率继续提升;3)中国电动车渗透率超10%,电动车出海形势喜人。车企投入结构变化,智能化投入占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