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 [2021-11-12]
1)2021 前三季度汽车销量1862.30 万辆,同比增长8.70%,其中,Q3 汽 车/乘用车销量572.95/485.39 万辆,同比下降16.51%/11.87%,相比Q2 降 幅明显扩大,主要是受行业缺芯影响所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215.66 万辆,同比大增193.88%,其中,Q3 销量94.90 万辆,同环比增长 174.99%/39.70%,在车企内部芯片优先分配策略下高景气度持续。2)9 月 末主机厂库存有所回升,经销商库存继续回落,亟待补库。3)成本端,今年 以来原材料价格涨幅明显,10 月开始主要原材料价格开始高位回落,四季度 行业成本压力有望有所缓解。
[汽车制造业] [2021-11-12]
10 月乘用车批发销量环比+13.9%显示缺芯问题在逐步改善,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36.8 万辆再创新高延续超高景气。行业基本面向上,考虑到21 年低基数,预计2022 年乘用车销量增速有望达到15%以上。
[汽车制造业] [2021-11-12]
新能源汽车推动热管理系统升级,下游汽车需求有望复苏。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需要主动制热,同时还增加了电池热管理系统和电机电控热管理系统,因此热管理系统升级的需求尤为紧迫。
[汽车制造业] [2021-11-12]
2021年1-9月,乘用车行业销量为1485万辆,同比+11.2%。预计2021年行业销量增速为6.6%左右。在今年经历了“晶圆端”和“封测端”的两轮芯片短缺后,芯片供给最差时间已经过去,行业在21Q4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预计从21Q4到22Q2将迎来需求回补。
[汽车制造业] [2021-11-12]
投资建议:我们坚定看好中国汽车制造业在全球不断上升的比较优势,这将给 整车和零部件带来持续的成长兑现。接下来6-12 个月,关注4Q21 至1H22 行 业销量数据潜在的持续好转,及其给板块投资带来的良好铺垫。乘用车板块, 推荐吉利、比亚迪,长城、长安;传统零部件板块,建议关注继峰股份,推荐 豪能股份、贝斯特、精锻科技、爱柯迪;智能电动零部件推荐拓普集团、和胜 股份、银轮股份。
[汽车制造业] [2021-11-09]
短期因素制约生产,芯片短缺影响逐步消退。新势力5 家的10 月交付 量合计33215 辆,同比+113.1%,环比-2.1%,主要系短期因素制约,芯 片短缺影响逐步消退,进入行业紧平衡状态。1-10 月累计交付量合计 280528 辆,同比+235.17% 。10 月份5 家重点新势力车企中小鹏+哪吒 相对更佳,蔚来受产品线升级影响较大。
[汽车制造业] [2021-11-09]
投资建议:1、整车建议关注产品向上周期的长安汽车、比亚迪、长 城汽车以及补库空间较大的上汽集团。2、汽车电子相关零部件供应 商有望在产业加速中,实现国产替代和价量齐升,建议关注:伯特 利(EPB+线控制动)、拓普集团,科博达(灯控)、星宇股份(智能 车灯)、德赛西威(智能座舱系统)、中鼎股份(空悬)等。
[汽车制造业] [2021-11-07]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正向集中式发展。域集中式架构是行业公认的汽车EE架构变革方案,“中央集成+区控制器”架构将是长期趋势,远期形态或为车-云互通模式。
[综合] [2021-11-07]
上周恒生指数变动为-2.87%,恒生综指变动为-3.11%,恒生国企指数变动为-4.22%,大盘整体下跌。恒生非必需性消费业及恒生必需性消费业分别变动-1.48%及3.00%,必需性消费业逆势上涨。恒生指数行业中,涨跌幅排名前5 的行业分别是恒生公用事业、恒生必需性消费业、恒生电讯业、恒生工业、恒生非必需性消费业。此外,从PE(TTM)对比情况来看,非必需性消费业的估值水平仍然较高,PE(TTM)为130 倍,排名第二,仅落后于医疗保健业,而必需性消费业的估值水平已回落到中等水平,PE(TTM)为19 倍,高于恒指但低于前几名。
[汽车制造业] [2021-11-07]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1 年9 月乘用车销量175.1 万辆,同比增长-19.6%,环比增长12.8%,1-9 月累计销量1,486.3 万辆,同比增长11.0%,乘用车销量增速有所放缓但环比改善,随着汽车芯片供给产能的缓解叠加年末消费需求回暖,预计四季度汽车产销量将进一步提升,建议关注一线自主乘用车企及相关零部件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