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 [2021-03-28]
在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有望逐步成为主力电源,光伏、陆上风电、海上风电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十四五期间光伏和风电将迎来更大规模的发展;随着政策端和车企端的加力以及私人消费的不断挖掘,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的渗透正迎来新一轮提速,行业景气高企;工业领域的
节能减排、节能改造的重视程度有望提升;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工控等都将明显受益与“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实施。光伏方面,推荐隆基股份、通威股份等核心制造龙头,以及美畅股份、金博股份等细分领域的优势企业;风电方面,推荐明阳智能、金风科技等风机龙头,以及日月股份、东方电缆、天顺风能、大金重工等各细分零部件环节的龙头企业;新型电力系统方面,建议关注国电南瑞、阳光电源、派能科技等;新能源汽车方面,推荐宁德时代、当升科技、新宙邦、杉杉股份等龙头企业,关注欣旺达、中科电气、星源材质、德方纳米、天赐材料等高业绩弹性标的;工控及节能方面,推荐工控龙头汇川技术以及国内电机龙头卧龙电驱。
[汽车制造业] [2021-03-28]
我们重点推荐三条主线:1)全球动力电池产业链需求高增长,电池环节,重点推荐宁德时代,材料环节重点推荐恩捷股份、璞泰来、科达利、中科电气、当升科技、宏发股份、三花智控,建议关注星源材质、容百科技、法拉电子、翔丰华;2)优质二线电池厂有望迎来价值重估。重点推荐孚能科技、亿纬锂能、欣旺达,建议关注国轩高科。3)部分中游材料环节供需格局反转,建议关注诺德股份、嘉元科技、多氟多、天际股份、德方纳米、龙蟠科技等。此外,充电桩进入发展快车道,重点推荐:许继电气、国电南瑞、特锐德等。
[汽车制造业] [2021-03-21]
随着政策端和车企端的加力,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的渗透正迎来新一轮提速,行业景气不断上行。建议关注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势力主线,以及大众等新车型的追赶进程,推荐龙头和二线弹性标的。整车方面,推荐长城汽车、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关注吉利汽车;电池材料方面,
推荐宁德时代、当升科技、杉杉股份;电机电控方面,建议关注卧龙电驱、汇川技术;锂电设备方面,建议关注先导智能和杭可科技;锂钴方面,建议关注华友钴业、盛新锂能。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 [2021-03-21]
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通过供需双向发力,景气度不断提升。2020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产品力持续改善,优质供给层出不穷,C 端市场逐步打开。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行业成长空间大、确定性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要求2025 年实现渗透率20%的宏伟目标,推动行业发展步入快车道;我们预计2025 年国内新能车产销有望达520-540 万辆,“十四五”期间CAGR 将高达34%-35%。同时,双
积分政策、地方补贴(路权)政策及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政策为行业发展保驾护航。短期来看,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自去年Q3 迈过拐点之后景
气度拾级而上:国产特斯拉引领电动化潮流,造车新势力异军突起,热门车型销量节节攀升;动力电池产业链排产积极,行业整体需求淡季不
淡。随着2021 年全球传统车企巨头携新款旗舰车型入市,国内新能源汽车有望加速渗透。
[汽车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1-03-18]
本周国家电网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提出要在能源供给侧最大限度开发利用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坚持集中开发与分布式
并举,积极推动海上风电开发,通过多种技术和政策手段扩大新能源消纳空间。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连发两文明确本年度风电、光伏开发
的顶层框架设计、落实方式和责任主体。《关于2021 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确立了“中央确定消纳
责任权重+地方确定新增新能源规模”的新能源发展机制,建立了“保障性并网+市场化并网”的消纳多元保障机制。
[汽车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1-03-18]
中汽协数据,2 月电动车销量11 万辆,同环比+584.7%/-38.8%,符合预期。根据中汽协数据,2 月新能源汽车产量为12.4 万辆,同比增加
723.6%,环比降低36.2%;销量为11 万辆,同比大增584.7%,环比下降38.8%。2 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量为12 万辆,同比增长739.1%,环比
下滑35.6%。销量为10.6 万辆,同比增长627.4%,环比下滑38.3%;新能源商用车产量为4000 辆,同比提升424%,环比下滑50.4%。销量为4000 辆,同比提升149.9%,环比下滑51.7%。新能源汽车1-2 月累计产量达31.7 万辆,同比大幅增长386.6%。累计销量达28.9 万辆,同比大幅增长319%。
[汽车制造业] [2021-03-16]
我们认为2 月动力电池产销同比大幅增长验证了我们此前的观点—市场已恢复正轨并进入增长快车道,为2021 年市场高景气度打下了基础。我们建议重点关注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磷酸铁锂较同期呈现明显复苏趋势,建议关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标的【德方纳米】;在我国“碳中和”发展目标已经确立的大基调下,预计2021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保持高增速带动对动力电池需求提升。
[汽车制造业] [2021-03-08]
吉利与沃尔沃宣布达成合并方案,主要在技术管理领域进行合并合作深化,而非股权合并。上海发布未来5 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计划,2025 年上海新能源车目标年产量超120 万辆。行业负面信息在市场流动性的担忧中被放大,汽车行业复苏趋势不变,坚定看好受益行业复苏同时自身阿尔法显著的公司。
[汽车制造业] [2021-03-08]
新能源乘用车1 月终端销量14.6 万辆,呈持续增长趋势。上海连续出台新能源相关政策,促进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市场健康稳定发展。:面对当前的法规约束与市场环境,对于传统车企而言,投资者应重视有实力形成“节能混动车+新能源车”双轮驱动发展态势的企业。
[汽车制造业] [2021-03-08]
公司公布4Q20 业绩,规模效应下利润弹性彰显;正向现金流充沛,体现议价能力。全年销量有望前低后高,预测全年销量7.5-8 万辆。从0-1 走向1-10,2021 起迈入高速发展期。由于公司销量扩张可期,我们上调公司2021/22 净利润预测58.8%/6.6%至0.8/12.2 亿元。公司当前股价对应6.8 倍2021 年EV/revenue,我们维持公司跑赢行业评级,维持公司目标价40 美元不变(10 倍2021 年EV/revenue),对应当前股价存在39%上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