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 [2022-04-10]
纤维状导电剂以更低的添加量达到更优的性能将是导电剂的发展趋势之一。正极材料本身的离子与电子电导率较低,电阻值较高,容易引起电极极片的极化,是限制电池充放电循环和倍率性能的主要因素。导电剂可以建立更高效的电池正负极材料之间的导电网络和结构,同时提高电池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
[汽车制造业] [2022-04-07]
2022 年3 月(截止至2022 年3 月28 日收盘),沪深 300 涨跌幅- 9.45%,汽车行业涨跌幅-11.20%,中信一级 29 行业排名第24 位。细分行 业中汽车销售及服务+1.18%)排行最前,汽车零部件(-13.14%)排行最 后。
[汽车制造业] [2022-04-02]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即将进入到报废高峰期,钴、锂、镍等金属价格的大幅上涨使得电池回收行业经济效益提升。国家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进一步立法,将会推动行业的快速发展。我们预测 2027 年全球电池回收市场空间将超 1500亿元。未来电池回收政策将在环保性和安全性等方面逐步规范,具有渠道优势、客户优势和工艺优势的头部企业有望胜出
[汽车制造业] [2022-03-24]
3月11 日中汽协发布2 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6.8 和33.4 万辆,环比下降18.6%和22.6%,同比增长197.5%和184.3%。其中,新能源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35.4 万辆和32.1 万辆,环比下降19.0%和23.4%,同比增长195.0%和182.2%。1-2 月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分别为82.0 和76.5 万辆,同比增长158.2%和154.7%。1-2 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产销量分别为79.0和74.0 万辆,同比增长158.3%和155.8%。2 月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到21.6%,环比提升2.4pct。2022 年新补贴政策有望放开补贴规模上限,我们预计2022 年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有望突破650 万辆。
[汽车制造业] [2022-03-23]
新能源乘用车下沉趋势明显,未来增量预计主要来自新一线及二三线城市。2021年,国内零售口径新能源车乘用车渗透率已经达到14.4%,环比大幅提升8.5pcts。在优质的供给带动下,一线城市EV 渗透率从18.2%提升到30.4%,新一线、二线、三线城市渗透率也分别从6.5%、3.9%、4.9%大幅提升到16.7%、12.6%、12.3%;新一线及二三线城市贡献了123 万辆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增量,占全年新能源市场增量的69%。另一方面,2021 年一线城市乘用车销量仅占全国总销量的10%;新一线城市、二线、三线城市是更大的消费市场,分别占全国总销量的24%、22%、21%。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销量从300 万辆迈向500万辆、1000 万辆的过程中,新能源汽车消费会继续下沉,一线城市以外的增量和下沉效率将非常重要。
[汽车制造业] [2022-03-20]
2月比亚迪销量87473辆,特斯拉中国56515辆,环比基本持平,蔚来、小鹏、理想、广汽埃安、长城欧拉等销量分别为6131、6225、8414、8526、6261辆,环比下降31~53%。2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约27.2万辆,环比跌幅23%,小于去年2月的37.9%,零售渗透率达21.8%。从3月开始,众多车企将陆续推出新款车型,订单有望恢复环比增长。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2-03-20]
双碳愿景助推新能源市场发力,小而美行业有望高速增长。随着新能源车高压趋势显现,对于电流保护的要求逐步提高,熔断器有望在新能源
车增长红利中享受量价齐升的高速发展态势:量上中美欧三大经济体持续发力,全球需求加速电动车有望进入千万时代。价上相比较传统汽车,高压过电流保护催生10 倍单车价值增长。此外双碳愿景下新能源装机持续提升,熔断器市场有望快速放量。们预测2025 年熔断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94.4亿元,其中新能源领域占比将达到44.2%。结合此前假设,我们预测2025年熔断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94.4 亿元,其中新能源领域占比将达到44.2%,相比较2019 年的50.6 亿元和12.5%均有较大的增长。
[汽车制造业] [2022-03-18]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2 年2 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33.4 万辆(+184%),环 比减少22.6%,单月销量对应新能源汽车渗透率19.2%;2022 年1-2 月累计 销量76.5 万辆(+155%),累计销量对应新能源汽车渗透率17.9%。
[汽车制造业] [2022-03-16]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指出今年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2)工 信部长肖亚庆对今年新能源车销量表示乐观。据中国证券报消息,3 月5 日工信部长肖亚庆表示,今年1 月和2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情 况非常好,均增长了一倍多,预计今年会实现预期目标,甚至可能会 大幅超出预期目标(中汽协预期为500 万辆)。在2 月的国新办发布 会上,工信部还曾表示将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充电设施奖 补、车船税减免优惠等政策。
[汽车制造业] [2022-03-15]
技术与产品驱动,龙头新能源车企进入全新上升周期。我国新能源车消费进入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阶段,比亚迪通过领先的电动车技术积累及丰富的新能源车产品突破原有品牌天花板,实现了产销规模的跃升,手握核心技术底座—如刀片电池、经多轮迭代的混动系统、e3.0 全新电动车平台,实现2C 端赋能自身整车品牌,2B 端向行业开放新能源车产业链资源,实现更强规模效应和更强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