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 [2021-12-02]
金融控股公司作为金融业综合经营的主要实现形式,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呈现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数量上的显著增长和资产管理规模大幅上升,形成了多类型金融控股公司并存的格局,推动了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发展。二是许多金融控股公司自身的风险管控基础相对薄弱,一度出现了诸多不规范的问题,加大了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难度。三是面向金融控股公司的金融业综合监管日益完善,监管力度逐渐加强。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管控已经成为当前值得特别关注和深入研究的问题,秉承“任何金融业务都必须纳入监管”的思想,国家不断强调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
[金融业] [2021-12-02]
近年来,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较快,为满足各类市场主体多元化需求、服务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金融控股公司如何建立风险隔离机制,补齐监管制度短板,防范跨市场、跨业态风险传染至关重要。国外金融控股公司风险隔离的主要做法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完善我国金融控股公司“防火墙”提供参考。
[金融业] [2021-12-02]
金融业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石,是维持国家经济稳定运行,支持各个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柱,建立稳定、高效、安全的金融体系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环节。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金融形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数字金融正在快速发展,很好地满足了各行各业的金融需求。数字金融以其高效、快捷的特点获得了广泛的支持,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依然暴露出一些问题,特别是在风险管控和用户安全方面问题较为突出,因此需要不断地在技术上、法治监管制度上进行创新优化,加大数字金融风险管控力度,确保数字金融的健康有序发展。
[金融业] [2021-12-02]
[金融业] [2021-12-02]
上海成为继北京之后第二个获得批准开展S基金公开交易的城市。11月30日,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发布消息表示,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在上海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份额转让试点将依托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开展。
[金融业] [2021-12-02]
11月29日,《证券期货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制度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公布,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为细化完善《办法》相关规定,同日,证监会就《证券期货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制度实施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定》)《证券期货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金融业] [2021-12-02]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银行机构对绿色发展领域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据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末,21家主要银行机构绿色信贷余额达14.0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1%以上。一个明显的趋势是,银行信贷支持的行业结构正在发生调整,信贷投放进一步向低碳产业倾斜。
[金融业] [2021-12-02]
碳达峰碳中和带来了巨大的转型发展机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主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际上,围绕“双碳”目标,我国银行业已在积极开展气候投融资相关工作,顺应我国中长期绿色低碳政策改革创新以及新技术新业态创新发展的趋势,加速实现气候友好的战略转型。
[金融业] [2021-12-02]
国债市场既具有财政政策的色彩也具有货币政策的特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桥梁和纽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建成了完善的国债市场,并成为重要的经济调整工具。国债市场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应对临时性经济风险的重要抓手,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刺激世界经济回暖的重要资金来源。在此背景下,探讨国债市场对协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债是政府筹集财政资金的重要方式,也是确保金融市场稳定的重要手段,借助国债市场,政府可以有效调节市场资金规模,并通过调整市场资金供需关系影响市场利率水平,本文从发行市场、流通市场、使用市场和偿还市场四个环节分析国债如何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中起到纽带作用,并提出对策建议。
[金融业] [2021-12-02]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是一场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刻变革,是立足全局、着眼长远的制度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预算制度改革作为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率先启动、率先突破,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推进预决算公开、实施中期财政规划、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建立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基本确立了现代预算制度的主体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