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61.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博物馆服饰展示设计研究
[纺织业] [2019-01-25]
文化进程中,博物馆的服饰展示是世界各国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重要方式,在民族服饰文化发展中的价值不容小觑。近些年,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在博物馆服饰展示实践中取得一定成果。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的博物馆服饰展示研究已成为当下热门议题。因此,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对博物馆服饰展示的探究具有深远意义。当前博物馆中的服饰类展品主要以传统展示为主:平面铺排、支架支撑、人模展示。传统展示方式受主观和客观因素影响较多,例如受到场地、时间、服饰展品保护等限制,与服饰虚拟展示相比显得略为局限,而虚拟展示具有其沉浸性、真实性、想象性等特征,能在感官、交互、情感和认知中最大限度的为观众带来全新体验。本文通过资料调查、分类法和比较研究、实证研究、交叉研究、数据分析法等方法梳理了虚拟现实的发展历程,通过研究服饰虚拟展示的表现方法,组成博物馆服饰虚拟展示的构成要素及设计原则,以观众角度比较服饰虚拟展示与传统展示在感官、交互、情感及认知的体验差异,并通过系统的设计应用来实证研究。服饰虚拟展示的研究路线如下:(1)第一部分梳理了虚拟现实的发展史,以21世纪(虚拟现实第二个黄金时期)为时间轴,研究各个行业中包含教育功能的博物馆展示,并归纳总结虚拟现实的三大特征和四大应用。(2)第二部分阐述了博物馆服饰虚拟展示的四大特点,比较服饰虚拟展示的表现特征,并确定系统的制作流程。(3)第三部分罗列服饰虚拟展示系统的构成三要素——主体、客体、媒介,并分别从观众、旗袍与场景、VR系统三方面建立服饰虚拟展示的设计原则,归纳和比较了虚拟现实系统的呈现方式。(4)第四部分依据设计原则搭建了旗袍虚拟展示系统,详细介绍了人物、旗袍与场景的三维建模、Unity3D的特效交互、虚拟展示系统发布的设计与应用过程。(5)第五部分基于旗袍虚拟展示系统比较研究传统展示与虚拟展示在观众感官、交互、情感、认知体验中的区别。通过问卷调查,并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了观众体验的结构方程模型,对旗袍的虚拟展示与传统展示在体验的差异性上做了详细分析,实验表明:相较于传统展示,虚拟展示更受非专业观众的青睐,并能够提高观众对展品的认知度及好感度。(6)第六部分概括了博物馆服饰虚拟展示设计研究,并对虚拟展示中由于仿真及触感等技术上的不足导致无法满足大多数观众对真实性的需求及后期深入研究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虚拟展示;;设计;;服饰;;博物馆
-
2362.苏州银行:以平台式思维升级小微融资服务模式
[纺织业] [2019-01-25]
发展平台模式,实现信息共享,是商业银行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可行性路径。苏州银行在业内率先创立了企业自主创新金融支持中心等专业化事业部,以互联网为媒介,创新平台化思维,联通银企政、打通供应链、联结上下游,开启平台式、批量化服务新模式,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关键词:供应链;平台式;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化纤行业;纺织产业集群;小微企业融资;企业自主创新;
-
2363.“大数据”助力恒力织造2017年再创新高
[纺织业] [2019-01-25]
2017年,恒力集团织造企业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使产品更具市场价值,同时以订单式生产和全员营销的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新高,蝉联"中国长丝织造行业竞争力第一"。1月4日,恒力织造销售年会在同里湖度假村举行,会上表彰了2017年度在销售工作中具有突出贡献的部门。特别是内销一部、二部两部门全年销售均超过1亿米,公司授予这两个部门"年度销量过亿米特别贡献奖"。
关键词:大数据;纺织业;
-
2364.产业用:以科技进步支撑纺织强国建设
[纺织业] [2019-01-25]
2017年,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以技术创新和结构升级为核心,加大产品开发和技术工艺设备创新的力度,加强企业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克服了种种不利因素,保持了平稳增长。不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表示,行业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之间的矛盾、产能结构与有效需求之间的矛盾、环境约束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依旧会阻碍行业发展。
关键词: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团体标准;
-
2365.非氟化耐用防水剂提高合成纺织品质量
[纺织业] [2019-01-25]
2017年12月17日,亨斯迈(Huntsman)公司推出了新型PHOBOTEXRSY非氟化耐用防水剂(DWR)。PHOBOTEXRSY耐用防水剂是一种环保、非氟化的配方,有助于提高高性能合成纺织品的质量。这一新增功能补充了亨斯迈纺织应用公司的耐用防水剂系列。PHOBOTEXRSY耐用防水剂可以防雨雪,并在合成材料和混合材料上表现得非常出色。它是高性能外衣面料
关键词:防水剂;亨斯迈;
-
2366.新时代 新思想 新挑战——中针协六届三次理事会指出发展方向
[纺织业] [2019-01-25]
以"新时代、新思想、新挑战"为主题的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第六届第三次理事会暨智能制造·转型发展研讨会于近日在江苏沭阳召开,为沭阳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会诊、把脉,更探讨中国针织工业在新时代下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针织工业;示范园区;产业园;针织行业;纺织工业;智能制造;
-
2367.生物质色素对羊毛织物染色性能研究
[纺织业] [2019-01-25]
随着人们环保和安全意识的逐渐增强,纺织用生物色素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以真菌紫红丝膜菌色素和植物黑豆皮色素为研究对象,探究色素性质及其在纺织品染色加工上的应用性能,为纺织印染用天然色素的拓展提供一定理论基础。采用溶剂提取法,优化得到紫红丝膜菌色素乙醇提取工艺:料液比1:30(g:mL)、80℃提取2h。紫红丝膜菌色素酸、热、盐、还原剂Na2S03稳定较好,对碱和氧化剂稳定性较差。金属离子Fe3+和Fe2+均对色素溶液有增色反应,而Al3+无影响。日光对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大,随着时间延长色素颜色变浅。本文构建了色素-乙醇-水纳米级均匀染液,粒径分布在350-430nm范围内。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得到紫红丝膜菌色素直接染羊毛织物工艺条件:在乙醇浓度(V:V)为40%、95 ℃、pH为3-4下染色90 min。使用硫酸铝钾、氯化镧、氯化铈、单宁酸作为媒染剂,采用同浴、预媒、后媒三种媒染的方式进行染色,发现仅单宁酸-同浴媒染法能提高染色织物亮度。研究了黑豆皮色素对染羊毛织物工艺和染色动力学,优化得到的染色工艺为:色素用量为25%owf,浴比为1:30,pH 3,90-95 ℃下染色80 min。染色动力学分析得出:黑豆皮色素以静电引力上染羊毛织物,通过离子键固着在羊毛织物上,在80、90、95℃条件下最大上染率可达到40%左右,吸附等温线基本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在此三个温度下,黑豆皮色素在羊毛织物上的吸附饱和值分别为13.62、19.03和18.12 mg/g。紫红丝膜菌色素和黑豆皮色素染色后的羊毛织物牢度和抗紫外线测试结果显示:经过两种色素染色后的羊毛织物,颜色深度较高(Integ value值分别达到5和3),色牢度较高(其中耐磨擦、耐皂洗色牢度均为5级),但日晒牢度均较低(日晒牢度分别为1级和2-3级),黑豆皮色素染色织物紫外线防护指数UPF值有两倍以上的提升。结果表明,该两种生物色素在内衣、袜子等较少接触阳光的纺织品中具有一定应用潜力。
关键词:紫红丝膜菌色素;;黑豆皮色素;;羊毛织物;;日晒牢度;;抗紫外线
-
2368.制丝线辅联设备节能控制模式实现
[纺织业] [2019-01-25]
从制丝线底层的设备控制入手,优化设备单元结构划分,实现设备控制单元最小化,减少设备空机运行等待,同时改善制丝流水线设备启动顺序,由从下游工序设备倒序向上游工序启动改为设备根据物料位置状态控制启停。当物料即将进入设备前该设备启动,当物料离开设备后设备延时停止,最大限度的减少设备空载运行,最终建立了以物料为节点的制丝线节能设备控制运行模式。
关键词:制丝线;;辅联设备;;节能
-
2369.际华智能纺织印染生态工业园开建
[纺织业] [2019-01-25]
近日,际华智能纺织印染生态工业园奠基开工仪式在湖北襄阳举行。该工业园是襄阳市重大工业项目,规划建设拥有20万纱锭的智能纺纱分厂、800台织机的智能织造分厂、8条生产线的智能印染分厂和6条生产线的智能制造家纺分厂。工业园分为南北两区,占地面积1000亩,分两期建设,落成后,将打造为集"加工中心、研发中心、贸易中心、物流中心、服务中心"为一体,具备军民融合、智能制造、生态环保特色的新型工业园区。当前,中国纺织行业正在迈入智能化、
关键词:生态工业园;智能制造;纺织印染;
-
2370.疝修补片移出物的结构与性能演变研究
[纺织业] [2019-01-25]
疝病是腹部外科疾病的常见病之一。近年来,随着疝修补技术和疝修补片材料的发展及病人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疝病修复的二次手术数量得到了很大程度降低,但由于疝修补片在体内微动态环境中的生物相容性和理化性能稳定性会随植入时间的延长而改变,进而可能引发一系列相关并发症如疝复发、切口感染、血清肿、慢性疼痛、补片侵蚀、粘连等,情况严重时需将补片部分切除或完全取出,给病人身心健康和医疗成本带来极大影响。因此,深入分析疝修补片移出物(从体内取出的补片)的结构和理化性能变化,寻找补片的失效原因,进而为补片结构的优化设计和制备提供建议是十分必要的。本课题研究包括典型疝修补片移出物的保存和清洗方法、组织切片分析、结构与理化性能分析等主要内容。移出物常会保存一段时间以便统一测试分析,本文首先针对疝修补片移出物的常用材料,研究了10%的福尔马林保存液对宿主组织、聚丙烯材料和部分可吸收材料的物理性能影响。其次,针对移出物的补片与宿主组织结合特征,通过对比不同方案清洗后的补片的理化性能变化,选择对补片无伤害的最佳方案,并以临床移出物样本验证其去除人体组织的有效程度。进一步,本文重点针对聚丙烯(PP)轻质补片移出物动物试验样本、聚丙烯/硅树脂(PP/silicone)复合补片移出物临床样本、聚丙烯/膨化聚四氟乙烯(PP/ePTFE)移出物临床样本,进行了较系统的补片纺织结构及其理化性能演变研究。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宿主组织经10%福尔马林浸泡,其颜色和体积发生一定程度变化;对于可降解PPDO3-0单丝,经浸泡一个月后,其表面出现开裂现象,提示10%福尔马林溶液对含部分可吸收材料的补片的保存并不合适,尽管聚丙烯/膨化聚四氟乙烯/硅树脂材料在10%福尔马林溶液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2)使用质量分数为5%的碳酸钠溶液在水浴温度为80℃条件下对补片移出物进行清洗既能保证补片的纺织结构和理化性能不受影响,又可以最大程度地去除移出物上粘附的组织。(3)聚丙烯轻质补片的动物试验移出物研究结果显示:在植入时间为两周的情况下,两种实验补片(E1和E2)、U品牌补片和S品牌补片移出物相比移植前,其理化性能没有明显变化,但实验补片和U品牌补片发生了一定程度收缩(12-14%,15%),国产S品牌收缩较小。结果提示这与补片孔的形状和大小等有关,可进一步从设计方面提高补片结构稳定性。(4)聚丙烯/硅树脂复合补片移出物临床样本研究结果显示:人体组织大部分长在聚丙烯纤维面,硅树脂面只有引流孔处有组织长入,并产生部分粘连。长入人体组织的补片皱缩率达49.89%。当人体组织去除后,通过SEM观察可知,聚丙烯纤维表面出现较多不规则横向裂缝,硅树脂面表面完整。DSC和TGA测试结果显示聚丙烯纤维热稳定性能降低。ATR-FTIR测试结果中没有出现代表聚丙烯纤维被氧化的羰基峰,硅树脂化学稳定性较好。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聚丙烯纤维周围有部分炎性细胞存在,但整体炎症反应不大。综上,聚丙烯纤维降解、硅树脂面引流孔处的粘连,补片结构的明显皱缩,都可能是引起疝复发的主要原因,另提示设计补片的结构时要适当增大纤维间孔隙和减少引流孔分布和其孔径。(5)聚丙烯/膨化聚四氟乙烯复合补片移出物临床样本分析结果如下:典型的CK补片修复效果具有个体差异性。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聚丙烯纤维周围有较多炎症细胞存在,部分区域可观察到纤维变性、坏死病灶存在。随植入时间延长,聚丙烯纤维破损程度从多条横向裂缝转变为大片欲脱落形式,ATR-FTIR测试结果显示三个样本均出现羰基峰,说明聚丙烯纤维在体内发生一定程度氧化。综上,本论文重点研究了疝修补片移出物的宿主组织去除方法、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的疝修复补片移出物的结构和性能演变的评价,对其他种类补片移出物的分析研究具有方法论层面的借鉴作用;本文基于移出物的结构和性能的演变规律提出的调整纤维集合体密度和减少引流孔分布和其孔径等研究思路,为新一代补片的结构优化制备,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疝修补片移出物;;保存;;组织去除;;聚丙烯;;复合补片;;纺织结构;;理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