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71.足底柔性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研究与制备
[纺织业] [2019-01-25]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新的能源技术在各个领域快速发展,摩擦纳米发电机,作为一种新的自供能技术,可收集人们周围环境包括人体运动所产生的机械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使用,现如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是将摩擦发电以及静电感应原理相结合,制备时最为重要的部分是作为两个摩擦层面的摩擦材料的选取,需分别选取得失电子对能力较强的两种材料。故本文在现有的理论基础上,通过采用不同种类的纱线(纤维)材料,将他们织造成不同的布料作为摩擦层面,最后制成发电装置。分别探究了影响发电效率的不同因素,最后还采用聚氨酯涂层以及在聚氨酯中添加铜纳米颗粒的方式对作为摩擦面的织物表面进行处理,得到了良好效果。具体工作内容及实验研究结果如下:首先,选取锦纶、PTFE、涤纶纱线以及棉织物,采用全自动小样织机织造不同的织物面料,实验研究了不同纱线种类、不同纱线细度及不同织物紧度织成的织物作为摩擦材料时对摩擦纳米发电机输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织造织物纱线的细度不断增大,输出电性能是不断提高的,当锦纶丝细度为280D/3时,与PTFE纱线织成的两块织物所组成的摩擦面接触摩擦时产生的电信号最强,而且随着外接电阻负载的增大,输出电信号逐渐增强,在阻值达到30MΩ时,开路电压最大为200V,后面趋于稳定,而且能产生最大的功率密度为1.06W/m~2,此外,随着织物纬向紧度增大,其输出的电信号也是增强的,当PTFE织物纬向紧度为50%时,产生最大的输出电压为200V。通过最后的测试结果分析,锦纶织物的输出性能明显优于涤纶和棉织物。接着,又利用针织电脑横机实验织造不同的三维纬向间隔织物,研究了间隔丝细度、间隔丝密度以及织物厚度对发电装置输出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间隔丝细度的不断增大,上下两层摩擦材料的有效接触面积是减小的,故输出性能是不断减弱的,当间隔丝细度为0.08mm时,产生的最大开路电压为65V,随着间隔丝密度的增大,输出信号也是减弱的,当间隔丝较稀疏时,产生的电信号最强,达到80V,当所织成的间隔织物的厚度逐渐增大时,其发电性能增强,得到最大的开路电压为80V。最后,为了提高发电效率,对作为一个摩擦层面的棉织物表面进行聚氨酯涂层处理,并在聚氨酯中添加铜纳米颗粒,然后涂覆在织物表面,将其作为摩擦材料,以此来提高发电效率。结果表面,随着涂覆聚氨酯的量增大,输出电信号增强。当涂覆有0.55g的聚氨酯时,能产生最大的开路电压,达到400V。若聚氨酯的涂覆量继续增大,输出的电信号则又减弱。同时还测量了不同湿度条件对输出性能的影响,随着环境湿度增加,发电装置输出性能逐渐减弱。当在聚氨酯中添加铜纳米颗粒时,输出的电信号增强,最大能达到215V。最后将发电装置放置在鞋垫中,收集人走路时产生的机械能,测得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分别高达430V和4μA,输出信号也比较稳定。
关键词:摩擦纳米发电机;;柔性纺织材料;;间隔织物;;聚氨酯;;鞋垫
-
2372.电子提花机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纺织业] [2019-01-25]
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纺织机械作为纺织工业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产业提升和技术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很多工厂采用一个控制器控制一台提花机,由工人手动操作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效率低下且人力成本较高。为了实现对提花设备的集中控制,并积极响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结合当前迅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本文进行了电子提花机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电子提花机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采用了 C/S架构模型,包括上位机模块和下位机模块,它们之间可以实现一对多的TCP/IP通信。上、下位机均采用裁剪版的Linux作为操作系统,以Qt为开发工具进行界面设计,实现了文件传输、文件管理、花型编辑和掉电保护等功能。为了实现对电子提花机控制系统的远程监控,设计了云平台监控系统,采用三层架构模型,以Django框架为基础进行服务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使用Nginx和uWSGI作为Web服务器,分别对来自Web端的静态请求和动态请求进行处理。并完成了设备管理模块、消息处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和界面的设计。该系统经工厂实际运行调试,性能稳定、人机交互体验良好,并且便于集中式管理,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企业生产成本。除此之外,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的云平台监控功能,使得工厂的生产模式向着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迈出了一步。
关键词:电子提花机;;花型编辑;;掉电保护;;云平台;;监控系统
-
2373.卓郎纺机:智能方案 服务保障
[纺织业] [2019-01-25]
2017上海国际纺织工业展聚焦行业新动向,展示纺机企业研发成果,大咖云集,看点不断。卓郎SPI中国区销售与服务总监Thomas Kneissl介绍了卓郎产品的亮点和特色。卓郎一直很注重中国市场,每次在中国参展都会呈现出全新的技术。本次展会,我们展示了几大主要机器的单锭:Autocoro 9全自动
关键词:转杯纺纱机;环锭纺细纱机;紧密纺;
-
2374.4亿吨废旧纺织品的新出路——佳人化学法再生聚酯成功降成本拓市场
[纺织业] [2019-01-25]
化学法再生一直以来都被视为纺织品回收再利用的一项高端技术,其可以实现从纺织品到纺织品的完全闭合循环。然而,高昂的制造成本一直以来都是其市场开拓的拦路虎。令人欣喜的是,本刊记者在近日召开的"衣旧美丽生生不息"废旧衣物定向回收再利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浙江佳人新材料有限公司已
关键词:聚酯纤维;废旧纺织品;化学法;循环再生;
-
2375.纺织工业:决胜质变阶段——记2017中国纺织创新年会
[纺织业] [2019-01-25]
2017年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成为了划时代的节点,诸如"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迈入新时代"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坐标成为了2017年年终一切总结和喧嚣的焦点。纺织工业作为重要的民生产业,究竟该如何结合十九大的新精神理解当前行
关键词:纺织工业;创新产品;孙瑞哲;
-
2376.联合收割机用15-24 10PR农业轮胎的设计
[纺织业] [2019-01-25]
介绍联合收割机用15-24 10PR农业轮胎的设计。结构设计:外直径1 314 mm,断面宽372 mm,行驶面宽度353 mm,行驶面弧度高43 mm,胎圈着合直径354 mm,胎圈着合宽度340 mm,断面水平轴位置(H_1/H_2)0.85,采用"人"字形胎面花纹,花纹深度25 mm,花纹饱和度73.7%,花纹周节数40。施工设计:胎面采用三方四块结构,缓冲层采用2层930dtex/2V_3锦纶6帘布,胎体采用4层1840dtex/2锦纶6浸胶帘布,胎冠角度为48°±0.5°,钢丝圈采用Φ1.0 mm的19~#回火钢丝,采用半鼓式成型鼓成型、硫化罐硫化。成品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成品轮胎的外缘尺寸、物理性能和帘线性能均达到相应标准要求。
关键词:农业轮胎;;结构设计;;施工设计;;胎冠角度
-
2377.世界纺织科技新进展(一)
[纺织业] [2019-01-25]
当前,世界经济结构处于深度调整阶段,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推进,两者叠加效应明显。一方面,学科多点突破、交叉融合趋势日益明显,信息网络、生物科技、清洁能源、新材料与智能制造等领域呈现群体跃进态势,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另一方面,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加快布局新产业、新业态,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充分利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培育新动能,以抢占未来经济和产业竞争的制高点。相关研
关键词:无盐染色;纤维材料;生物基纤维;吸湿排汗纤维;活性染料;牛仔服装;智能制造;喂入量;数码印花机;短纤纱;等离子体处理设备;智能产品;柔性电子;
-
2378.纺织产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以新疆、江苏和浙江为例
[纺织业] [2019-01-25]
以2005—2014年新疆、江苏和浙江纺织产业为样本,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产业集聚对纺织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产业集聚水平能促进纺织产业全要素生产率Malmquist指数的增长,过度集聚则会抑制其增长.新疆纺织产业集聚对TFP指数的促进作用强于江苏,更优于浙江的抑制作用.东西部地区间纺织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存在较大差异,有利于实施区域产业转移,既能提高中西部地区纺织产业集聚程度,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也能缓解东部地区纺织产业过度集聚带来的拥挤效应,改善生产效率.
关键词:纺织产业;;产业集聚;;全要素生产率;;产业转移;;新疆
-
2379.经编行业大有作为——记中针协经编分会三届二次年会
[纺织业] [2019-01-25]
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经编分会第三届二次年会于近日在江苏沭阳召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纪朝,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副会长瞿静、林光兴,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经编分会会长陈南梁,中国针织工业协会花边分会秘书长
关键词:针织工业;
-
2380.生物基呋喃聚酯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应用
[纺织业] [2019-01-25]
生物质资源是人类可开发利用的理想型资源,利用六碳糖或纤维素等生物质资源制备的2,5-呋喃二甲酸(FDCA)具有和对苯二甲酸极为相似的结构,以生物质资源法制备的FDCA替代化石资源法制备的PTA,制备呋喃基聚酯新材料,实现原料绿色、加工绿色、应用绿色和产品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目的。论文分别以甲酯化的2,5-呋喃二甲酸甲酯(DMFDCA)和FDCA为聚合单体,合成了聚(2,5-呋喃二甲酸-1,4-丁二醇酯)(PBF)和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PEF)。探讨了聚合单体对聚酯分子量的影响,经过特性粘度表征确定其聚合程度。将合成的PBF进行静电纺丝,以三氟乙酸(TFA)和二氯甲烷(DCM)为溶剂,分别配制纺丝液浓度在10-18wt%之间,在纺丝电压15-30kV和接收距离10-20cm的条件下,以0.8mL/h的推进速度进行纺丝,研究了 PBF纤维形貌的变化。表征了纤维膜的孔径分布、力学性能、耐酸碱、耐紫外光、空气过滤性能。对PEF和PBF中试放大,并将聚合过程中温度变化曲线进行分析,探究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酯交换温度和缩聚温度。对比研究呋喃基聚酯和对苯二甲酸基聚酯纤维膜在亲水性、空气过滤性能,以及驻极改性呋喃基聚酯膜的空气过滤能力。研究了不同聚酯在空气过滤中的过滤差异,结合空气过滤原理分析两类材料的性能,经过驻极改性。可进一步的提高了呋喃基聚酯的静电吸附作用,增强了呋喃基聚酯纤维膜的空气过滤性能。
关键词:2,5-呋喃二甲酸;;呋喃基聚酯;;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空气过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