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01.纺织印染行业VOCs排放现状与监测建议
[纺织业] [2019-03-21]
纺织印染生产工艺流程大致分为布准备及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及成品包装四个阶段。由于加工布料的差异,工艺稍有不同,往往需要多种原料,通过多个组合工序进行生产,VOCs排放几乎涉及了所有的排放环节。成品定型阶段是防治印染行业排放量最大的加工环节,其排放来源于使用高温定型机导致的溶剂挥发。印染行业排放的VOCs污染物种类和
关键词:纺织印染;检测方法;印染行业;
-
2102.上海莫干山路工业区的历史演进研究
[纺织业] [2019-03-21]
莫干山路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全长582米,西侧为昌化路,南侧为澳门路,北侧和东侧为苏州河。苏州河流经此处时,由北向迅速转为西向,形成以莫干山路为中心的两面环水尖角区域.即“叉袋角”。由于工部局越界筑路绕过了“叉袋角”,导致叉袋角的地价相对于苏州河沿岸其他区域更为低廉。在低廉地价的吸引下,以阜丰面粉厂和信源堆栈为代表的孙氏企业在此设立。1908年,公共租界工部局开始在此修筑莫干山路,此后四十年间不断扩建。莫干山路修建后,“叉袋角”交通更为便利,产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福新面粉二厂、四厂、八厂和申新九厂为代表的荣氏企业开始在此建立,莫干山路工业区最终形成。“八一三”事变后,莫干山路工业区出现畸形繁荣,周志俊在此建立信和纱厂、信义机器厂和信孚纺织印染厂。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莫干山路工业区的纺织厂被实行军管理而停工停产,面粉厂则由于日军的管控而处于低水平盈利的状态。解放战争期间,工业区内的纺织厂经历了恢复——暴利——崩溃的过程,面粉厂则一直处于萧条的状态。上海解放前夕,各厂工人纷纷发起护厂运动,有效地保护了工厂。上海解放后,各厂很快复工生产。在“重工业优先”及工业原料计划管理等政策的作用下,莫干山路工业区各厂开始实行公私合营,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60年代莫干山路工业区实行大规模工业改组和技术改造,一些企业被改为重工业企业,一些企业外迁支援内地建设,留下来的企业则通过技术革新和兼并周围小厂的方式继续发展。改革开放后,上海开始实行“退二进三”的战略,苏州河的环境治理也全面展开,莫干山路工业区各厂纷纷转型,退出中心城区,遗留下大量的厂房设备。政府和厂方开始利用这些工业遗产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最为成功的是M50创意园。M50创意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但再利用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通过论述1900年至1937年工业区的形成与扩大、1937年至1949年工业区的艰难生存、1949年以后工业区的演进以及改革开放后工业区的转型四个时期的情况,并在分析M50创意园再利用过程的基础上,结合工业区工业遗产的现状和价值,同时在全球化视角下,结合国内外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形式及涉及到的问题,对莫干山路工业遗产的再利用进行系统和宏观的思考。莫干山路工业区是研究1949年前后上海工业变迁和空间转移、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典型个案,不仅对上海工业发展的历史变迁过程有所揭示,更对工业遗产的再利用具有启示意义。莫干山路工业区的工业遗产是解放前民族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上海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这些工业遗产的再利用,是上海城市建设中资源利用的有效方式,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对研究上海城区更新中的工业布局调整和工业遗产的保护再利用都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莫干山路;;工业遗产;;M50;;城市更新
-
2103.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差异和在纺织业中的运用
[纺织业] [2019-03-21]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产生同源,但在服务对象和提供信息的时间属性等方面存在差异,二者的有效融合是现代纺织企业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
关键词:管理会计;;财务会计;;纺织企业
-
2104.唐代蜀锦纹样的审美研究
[纺织业] [2019-03-21]
锦,是我国最为华贵的丝织品种之一,蜀锦是生产于蜀地的锦类总称。因其生产技艺高超、织成纹样精美、富含审美意味等特征,被视为蜀地经典手工艺品的代表。而现代蜀锦,受手工生产效率不高、继承和保护力量不足、市场销售情况不佳等因素的影响,逐渐走向衰落。为了加强对蜀锦织造的传承和保护,加深和丰富对蜀锦的认识,进一步指导现代蜀锦有关的生产实践活动,开展蜀锦的研究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梳理汇总,笔者发现前人对蜀锦的研究,主要以织锦的整体发展史为脉络,集中对蜀锦的纺织技艺、图案式样、文化内涵等角度的问题进行了探索,而运用美学理论,进行的蜀锦审美特征研究还较少。所以本文选择兴盛发展的唐代蜀锦,以其纹样体系作为对象,开展唐代蜀锦纹样的审美特征研究,以求丰富蜀锦的审美认识。本文由三个章节组成。第一章,通过进行传统蜀锦纹样题材内容分类,并对唐代蜀锦中的“宝相花纹”“陵阳公样”“折枝花鸟纹”三类经典纹样分析,描述了唐代蜀锦纹样的艺术形态。第二章,运用中国传统美学相关理论,围绕纹样的题材内容、表现手法、审美感官等方面,总结阐述了唐代蜀锦纹样具有以现实自然的生机、要素的和谐相生、创新与流变为美的三大审美特征。第三章,通过对唐代审美风尚的分析,结合同时期蜀锦织造有关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方面的举措和变化,探索蜀锦纹样呈现上述审美特征的成因。最后,笔者根据分析的唐代纹样的审美特征,对当前蜀锦保护和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
关键词:唐代蜀锦;;纹样分类;;经典纹样;;审美特征;;审美成因
-
2105.新时代的春天里,纺织行业逐梦两会 2018年纺织行业“两会”代表委员座谈会在京举行
[纺织业] [2019-03-21]
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举行;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拉开序幕,这意味着,我们已经进入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2018省级地方两会中,我们也不难分辨出未来发展的重要信号,各地对"高质量发展"已经给出了具体落地规划。对于纺织产业来说,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托举起人民美好生活的幸福感?在"两会时间",纺织行业代表委员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关键词:纺织行业;“两会”代表;座谈会;
-
2106.国外化学纤维产品开发与应用综述
[纺织业] [2019-03-21]
在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与竞争中,纤维新材料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国防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石,支撑着现代服装、家纺、安全防护、土工建筑、交通运输、航天航空、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国外涌现的一批利用现代生物、纳米等技术研究开发的具有特殊的力学、耐热、抗老化等性能和热能吸收储存与转换、阻燃、抗菌、抗紫外、耐污易清洗等功能的纤维新品种的开发与应用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关键词:纤维新材料;;开发;;应用
-
2107.豫丰纱厂研究(1938-1945)
[纺织业] [2019-03-21]
全面抗战的八年,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沦陷区里众多的工厂、企业、学校、机关和人口也辗转内迁重庆。由于抗战的特殊背景,使得棉纱成为战争重要的军需物资,纱厂的迁入壮大了重庆的机器棉纺织工业,战争的需求又促使了纺织业的迅速发展。作为抗战时期重庆地区规模最大的纱厂——豫丰纱厂(其亦是解放后位于沙坪坝土湾的重棉一厂之前身),它的内迁,改变了重庆纺织工业的旧面貌,在抗战时期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的军需民用,对抗战的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亦为后来重庆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以1938年到1945年的豫丰纱厂为研究对象,重点论述了豫丰纱厂内迁重庆的经过,迁渝后豫丰纱厂的组织机构、生产、销售与利润以及纱厂职工的工资收入与福利待遇。总结了豫丰纱厂的企业特点、它对抗战做出的主要贡献以及它自身存在的一定的局限性等等。
关键词:豫丰纱厂;;抗战时期;;重庆
-
2108.关于纺织印染行业清洁生产审核的探讨
[纺织业] [2019-03-21]
推行清洁生产是促使纺织印染企业向绿色环保转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途径。结合纺织印染行业国家政策和审核实践,从节水减污、节能、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方面进行清洁生产潜力分析,介绍了纺织印染企业典型清洁生产方案,为该行业清洁生产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纺织印染;;清洁生产;;潜力分析
-
2109.趋势聚焦 分享共赢 2018中国家纺协会布艺专业委员会软装趋势论坛带来新思路
[纺织业] [2019-03-21]
3月4日,2018中国家纺协会布艺专业委员会软装趋势论坛暨国际家居设计流行趋势分享会在中国轻纺城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家纺协会布艺专业委员会、《家纺时代》杂志、柯桥区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浙江萤火虫会展有限公司承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杨兆华,绍兴市柯桥区委常委、副区长马焉军,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党工委书记、
关键词:轻纺城;中国家纺;趋势论坛;家纺行业;专业委员会;
-
2110.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基于“中国制造2025”
[纺织业] [2019-03-21]
中小企业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自身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以及智能化发展,是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中小型纺织制造企业Q公司为例,探讨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发展的瓶颈及原因,提出了加快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建议与方法,以期为中小企业加快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