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81.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提及三个城市造纸业
[纺织业] [2019-03-21]
本刊讯(钟华报道)2月22日,正月初七上班第一天,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山东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在规划中,提出了济南、青岛、烟台"三核引领"和其他14地市"多点突破"的发展战略,其中东营、潍坊和聊城三个城市,专门提到了造纸业的发展。内容如下:东营:布局航空航天服务等未来产业,壮大石化装备、新能源、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改造化工、冶金、造纸、纺织等传统产业,淘汰炼油、轮胎等行业
关键词:造纸业;动能转换;落后产能;
-
2082.五展联动 新时代下的新定位
[纺织业] [2019-03-21]
春风和畅,万物复苏,伴随着十九大的东风,春季五大联展3月14~16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如期举行。这是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全会和两会精神的首次大阅兵,也是步入新时代后全行业第一次以新定位为指导的全新亮相。这一次,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2018(春季)将以117200平方米的面积迎来21个国家和地区的1210家展商和1395个品牌参展,并以时尚男装、最美女装、设计力量等十个
关键词:新定位;博览会;
-
2083.柔性聚酯纤维网在综放工作面撤架通道的应用
[纺织业] [2019-03-21]
为解决以往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末采做撤架通道时人工联网不安全、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等问题,兰花科创唐安煤矿3308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末采采用柔性聚酯纤维网支护顶板做撤架通道。柔性聚酯纤维网是符合当前安全生产新形势需要的新材料,值得煤炭行业综放工作面搬家推广使用。
关键词:综放工作面;;末采;;撤架通道;;柔性聚酯纤维网
-
2084.沈方勇 让“天鹤”得到世界认可
[纺织业] [2019-03-21]
3月5日,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湖北天门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方勇第一次以全国人大代表的新身份代表人民行使神圣权利。这距离2018年元月他以高票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当选人大代表是他多次连任省、市人大代表后的又一次身份提升,是湖北省制造企业的一份荣耀,也体现了新时代下,纺织产业作为地方经济发展中具有传统支柱产业以及具有国际竞争新优势产业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纺机展;纺织机械;纺织行业;股份有限公司;并条机;纺织装备;潜心研发;
-
2085.ONE-A:助力中国纺织绿色前行
[纺织业] [2019-03-21]
"ONE-A的理念就是用其符合中国环保政策的Lyocell工艺和技术替代现有的人造纤维素生产中的粘胶工艺,从而支持中国纤维制造产业。"众所周知,Lyocell纤维是一种绿色环保再生纤维素纤维,具有天然纤维本身的特性如吸湿性、透气性、舒适性、光泽性、可染色性和可生物降解性等,还具有合成纤维高强度的优点,其强度与涤纶接近,远高于棉和普通的粘胶,在纺织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对这样一个"高级货",多年来我国一
关键词:纤维素;专利号;ONE-A;纺丝溶液;生产工艺;再生纤维素纤维;奥地利;环保政策;溶剂法;纺丝浴;挤出工艺;过滤装置;
-
2086.东南亚南亚国家纺织业集聚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纺织业] [2019-03-21]
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指导意见,其中轻纺是重点产能合作产业之一。尽管部分纺织企业已经开始“走出去”,实现资源全球化配置,但产能过剩的问题依然需要解决。本文通过对东南亚南亚国家纺织业集聚程度和影响因素的分析,试图找到在未来首先进行纺织业产能合作的国家,为今后中国纺织企业在东南亚、南亚国家投资布局提供参考,对不同国家“因地制宜”制定不同的投资战略。本文首先对已有文献进行了梳理,主要包括产业集聚理论、产业集聚实证和影响产业集聚的因素;分析了东南亚南亚国家纺织业发展现状和集聚程度。在此基础上开展实证研究,首先检验了东南亚南亚纺织业的全局空间相关性和局域空间相关性,其次使用空间滞后和空间误差模型分析影响纺织业集聚的相关因素;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中国纺织业在东南亚南亚国家“走出去”的相关意见和建议。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国家与国家之间纺织业的发展情况各不相同,纺织业在空间集聚上存在明显的地域性。东南亚南亚国家纺织业集聚存在较为明显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主要表现在集聚程度高(低)的国家与集聚程度高(低)的国家互相临近,表现为H-H和L-L型,说明各国纺织业发展的不平衡性依然存在。近些年来东南亚南亚国家的纺织业集聚水平呈现上升的趋势,整体分布格局没有太大变化,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的纺织业核心主要集中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和印度这三国,且近年来这些国家的核心地位没有被他国所替代,东南亚南亚国家纺织业集聚分布在地区性特征比时间性特征更为明显,国别的差异对纺织业的集聚的影响要强于时间或经济波动的影响。在本文讨论的影响纺织业集聚的七个因素中,对纺织业影响最大的主要是相关产业支持和平均规模水平这两个因素。
关键词:产能过剩;;纺织业;;产业集聚;;影响因素
-
2087.新型泡沫印染:纺织物染整过程中的又一大进步
[纺织业] [2019-03-21]
在纺织品生产过程中,从织布机和缝纫生产再变为成品,包括冲洗、漂白、染色、印花以及最后的整理,每个步骤都要消耗大量水源。传统湿处理过程除了印花,纺织物要浸泡在全稀释的化学物和辅助染料中。之后,浸泡过的布料就被传送到流水线上进行干处理,如排水、烘干,最后进入高温加工处理。整个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热能。因此,业界开始寻求更有效的湿处理方法,这成为业界讨论的热门话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泡沫染色技术
关键词:泡沫染色;印染技术;纺织物;
-
2088.我国纺织企业规避汇率风险问题研究
[纺织业] [2019-03-21]
目前,纺织作为我国的传统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产业。由于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较高,汇率变化对纺织企业的影响极大。因而,有效规避纺织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关键问题。
关键词:汇率风险;;纺织企业;;风险规避;;对策
-
2089.近代江浙沪旗袍织物设计研究(1912-1937)
[纺织业] [2019-03-21]
本文以近代中后期(1912-1937)的江浙沪为研究的主要时间和区域,以传世实物、历史文献资料的收集、分析、梳理为基础,从多学科的视域将微观的设计物像、设计事件进行勾连,还原它们所承载的“设计观念”,并放置于宏观的历史叙事、宽泛的社会背景中进行解读、阐释,从设计、技术、品种、风格、消费的关系研究探讨中,揭示近代织旗袍物设计演变的时代特征以及对现代染织设计的影响。全文共6章,21余万字,插图1000余张。旗袍是近代中国女性的第一款时装,而其使用的面料、里料和辅料集中反映了当时国内外织物设计、生产、消费的最新时尚和成果,是近代女性服饰织物发展的典型缩影。本文首先从社会变迁、消费方式、文化形态、时尚传播方式等角度,概述了近代旗袍织物设计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演变过程。并以500余件近代传世的旗袍织物和众多历史文献为考证、分析基础,从材料、技术、品种的被动接受和主动发展两个方面,研究探讨了土布、丝绸、印染、刺绣、蕾丝、花边等织物在中西熔铸发展历程中的创新设计成果,以及江浙沪区域多家企业的产品设计案例;其次以月份牌广告中大量的旗袍织物图像为依据,对部分经典织物纹样进行了四方连续形式的复制、还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西风美雨”、海派文化对旗袍织物在纹样题材、色彩观念、表现程式嬗变过程中的影响;最后再以报刊杂志中呈现的社会各阶层女性与旗袍织物的生活影像为依据,通过文献、影像叙事和服饰纹样的交叉、比较研究,探讨了近代传播媒介和时尚女性对旗袍织物设计发展的横向引导作用,并对江浙沪不同阶层女性在旗袍织物消费过程中所体现的风格特征,进行了图像学的整理、分析、阐释,填补了此研究领域的部分缺失。本文的研究在整体上舍弃了传统美术史、工艺史以时间发展为线索的研究方式,以游离于传统设计史研究视线之外的传世旗袍织物、老上海月份牌图像、历史影像文献为三个主要版块,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技术革命、新型原料与生产方式;文化、观念的裂变与消费需求;日常生活、阶层时尚传播对织物设计演变的影响之上,以期获得轮廓可辨析、意义可以解读的近代织物设计发展线索。在构建近代旗袍织物设计数据库的同时,着重探讨了近代旗袍织物设计在表现为丰富多样、融汇东西的同时,又显露出肤浅、粗糙、暧昧、杂糅以及没有完整体系的深层社会原因;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融合,在旗袍织物设计上表现出的观念、语境上共性、个性特征和存疑问题,以及不同区域间存在的差异及互动关系。从历史的视野和民众史述话语权的角度,揭示了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大众消费的更迭,如何参与和影响近代旗袍织物发展的历史现实。本文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了考据学、设计学、类型学、图像学、叙事学等为理论框架,在纵向层面——以近代江浙沪生活方式与近代文化转型的关系为视角,以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化进程为人文背景,揭示了旗袍织物设计发展、演变过程中显现和蕴藏的各种文化现象、消费价值变更,以及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在横向层面上——通过收藏的近代旗袍织物与月份牌图像、报刊杂志影像以及历史文献的交叉解读,在重视个案历史形态的同时,从整体社会文化背景的构成中,还原了近代旗袍织物设计的历史语境、传播途径,多维度的探讨了旗袍织物的设计特征和人文、美学价值。从社会文化学、大众消费学角度对近代旗袍织物设计的反思性、探索性研究,不但是对近代织物设计贡献和时代局限的再认识,也对近代染织设计史、近代设计史研究的一种推进,对正处在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不断冲突、融合中的中国现代染织设计发展,亦能起到借鉴与促进作用。
关键词:近代;;江浙沪;;旗袍织物;;设计研究
-
2090.结构提花双面复合横机针织物设计——移圈、抽针工艺应用研究
[纺织业] [2019-03-21]
结合针织物花型流行趋势,利用移圈、抽针等工艺技术,设计开发了融挑孔、绞花、水平浮线、扭转浮线于一体的结构提花双面复合横机针织物。本文结合花型结构意匠图详细解释了花型效应的编织原理和工艺革新要点,通过实物图直观展现工艺融合及革新后的新花型以及相对应的外观风格。
关键词:横机织物;;双面针织物;;移圈;;抽针;;浮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