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1.高性能材料聚醚酮酮的生产、应用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6-15]
介绍了高性能材料聚醚酮酮的性能,对亲核取代反应法、亲电取代反应法两种技术路线进行比较,并对聚醚酮酮的发展和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聚醚酮酮;工程塑料;工业;评价
-
802.无卤膨胀阻燃聚乙烯的制备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6-15]
使用自制磷氮系膨胀型阻燃剂(ANTI-10)与不同结构的聚乙烯制备了无卤膨胀阻燃聚乙烯.通过热失重、氧指数、垂直燃烧级数和扫面电镜对阻燃聚乙烯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阻燃剂在不同结构的聚乙烯中均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使用理论热分解曲线,就可以模拟阻燃改性材料的热分解行为;对于不同结构的聚乙烯材料,在添加了膨胀型阻燃剂后,其热分解过程不同.
关键词:无卤;膨胀型阻燃;聚乙烯
-
803.玻纤增强尼龙66流动性及表面光泽度的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6-15]
对比了不同黏度尼龙66 (PA66)树脂、表面不同处理方式的玻璃纤维以及一些特殊添加剂对30%玻纤增强尼龙66流动性及表面光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黏树脂、前处理的玻纤对30%玻纤增强PA66的流动性及表面光泽度的改善效果最佳;材料的流动性和表面光泽度随流动改性剂AM的加入显著提高,且当其质量分数为1%时,材料综合性能最好;有机成核剂的加入有效提高30%玻纤增强PA66的流动性及表面光泽度.
关键词:尼龙66;玻纤增强;流动性;表面光泽度
-
804.淀粉/PVA可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进展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6-15]
详细阐述了淀粉/PVA(聚乙烯醇)材料的生物降解机理,从淀粉预处理和PVA预处理这两方面分别对淀粉/PVA可生物降解塑料的热塑性及生物降解性研究进展进行了重点介绍,还对目前国内外淀粉/PVA材料的热塑加工方式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淀粉;聚乙烯醇;预处理;热塑性;生物降解性;成型加工
-
805.不同的充油工艺对充油SEBS改性PP的影响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6-15]
采用不同的充油工艺制备白油/聚丙烯(PP)/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SEBS)共混样品,利用TG、偏振显微镜、SEM和熔体流动速率仪研究体系的失重情况和体系各成分分散情况,同时利用烘箱考察充油SEBS 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采用喷嘴喷洒方式充入白油,适当地提高混合机的转速和充油温度,以及增加SEBS充油后的放置时间,共混体系的热稳定性有所提高,体系各成分分布更均匀,体系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分布更窄.
关键词:聚丙烯;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充油工艺
-
806.无溶剂法合成PPS-PEPA的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6-15]
在无溶剂条件下,以苯基硫代膦酰二氯(DCPPS)、1-氧基磷杂-4-羟甲基-2,6,7-三氧杂双环[2.2.2]辛烷(PEPA)为原料,合成含硫有机膦阻燃剂PPS-PEPA.通过红外、核磁、热分析、元素分析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对其阻燃性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含硫有机膦阻燃剂;苯基硫代膦酰二氯;无溶剂法;合成
-
807.两种磷系阻燃剂阻燃聚氨酯硬泡的对比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6-15]
通过箱式发泡法制备了含有添加型阻燃剂甲基膦酸二甲酯与反应型阻燃剂聚磷酸酯多元醇OP550的聚氨酯硬泡(RPUF).利用热重分析仪、氧指数仪、锥形量热仪研究了体系中阻燃剂质量分数均为10%的情况下,两种不同类型阻燃剂的添加比例对聚氨酯硬泡热性能与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时添加两种阻燃剂可提高聚氨酯硬泡在高温下的残炭率,当甲基膦酸二甲酯:OP550 =4∶1(质量比)时,体系的氧指数可达24.4%,且热释放速率的峰值达到最低值144.51 kW/m2.此外,对两种阻燃剂的阻燃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聚氨酯硬泡;甲基膦酸二甲酯;聚磷酸酯多元醇;阻燃性能;Rigid Polyurethane Foam;DMMP;Polyphosphate Polyols;Flame Retardancy
-
808.聚四氟乙烯对阻燃ABS性能的影响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6-15]
考察了聚四氟乙烯(PTFE)对阻燃ABS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溴代三嗪与三氧化二锑阻燃体系下,PTFE的加入可以明显减少材料的燃烧时间,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而材料的其他力学性能变化较小,但PTFE对材料的加工性能影响较大.
关键词: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阻燃改性;聚四氟乙烯;力学性能
-
809.聚碳酸亚丙酯增韧聚乳酸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6-15]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研究了聚碳酸亚丙酯(PPC)对聚乳酸(PLA)的增韧效果.结果表明:PPC树脂对PLA有明显的增韧作用,但增韧的同时会引起PLA拉伸强度和维卡软化温度的降低,随PPC用量增加,冲击强度持续提高,而拉伸强度和维卡软化温度持续降低;PLA/PPC共混体系中加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后,可提高两者的相容性,从而起到增韧的作用,随MDI用量增加,PLA/PPC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关键词:聚碳酸亚丙酯;聚乳酸;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增韧
-
810.溴化聚苯乙烯阻燃长玻璃纤维/PA6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6-15]
利用溴化聚苯乙烯(BPS)协同三氧化二锑(Sb2O3)制备新型卤素阻燃长玻璃纤维(LGF)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BPS/LGF/PA6),通过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UL94)、热重分析法(TGA)、锥形量热(cone)等方法研究了BPS协同Sb2O3对LGF/PA6复合材料阻燃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在BPS与Sb2O3的协效阻燃体系的质量分数为16%时,可使BPS/LGF/PA6复合材料的阻燃等级达到FV-0级,LOI为25.2%.而且,BPS协同Sb2O3能提高BPS/LGF/PA6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缓解PA6分解速率,从而起到良好的阻燃作用,成功地解决了玻纤增强材料燃烧时的“烛芯效应”问题.
关键词:长玻璃纤维;尼龙6;溴化聚苯乙烯;烛芯效应;燃烧特性;Long Glass Fiber;PA6;Brominated Polystyrene;Candlewick Effect;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