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1.新形势下的机遇与挑战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6-15]
对国内工程塑料发展状况以及在新形势下塑料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工程塑料;机遇;挑战
-
762.MRF大分子膨胀型阻燃剂的合成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6-15]
采用间苯二酚甲醛树脂(RF)、三氯氧磷(POCl3)、三聚氰胺(MEL)等制备了大分子膨胀型阻燃剂(MRF),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1H核磁共振(1H NMR)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合成中间体(PRF)和MRF的最佳原料配比分别为:n(-OH):n(POCl3)=1:1,n(P-Cl):n(MEL)=1:1.5.将MRF用于阻燃环氧树脂(EP),用热分析(TGA)、极限氧指数法(LOI)和扫描电镜(SEM)等对MRF/EP材料的阻燃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20% MRF的EP,其LOI值可以达到30%,阻燃性能达到UL94 V-0级.
关键词:间苯二酚甲醛树脂;三氯氧磷;三聚氰胺;膨胀型阻燃剂;Resorcinol Formaldehyde;Phosphorus Oxychloride;Melamine;Intumescent Flame Retardant
-
763.聚甲醛增韧改性研究进展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6-15]
综述了近年来增韧改性聚甲醛(POM)的研究进展,从弹性体增韧,刚性粒子增韧,合金化增韧等三方面介绍了聚甲醛增韧机理以及影响增韧效果的主要因素,并对增韧改性聚甲醛(POM)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聚甲醛;增韧;弹性体;刚性粒子;合金化
-
764.碳化硅晶须/碳化硅颗粒/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结构优化设计和模型拟合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6-15]
以聚丙烯(PP)为基体,以单一碳化硅晶须( SiCw)、碳化硅颗粒(SiCp)和混杂SiCw/SiCp为导热填料,共混/模压制备PP基导热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同等用量下,混杂SiCw/SiCp填充PP具有比单一SiCw或SiCp填充PP更佳的导热性能,且随SiCw/SiCp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SiCw/SiCp质量分数为50%时,导热性能最佳,其导热系数为0.856 W/(m· K),为纯PP的5倍多.PP的拉伸强度与冲击强度随SiCw/SiCp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当混杂SiCw/SiCp质量分数为10%时,力学性能最佳.相比SiCp而言,SiCw更易在PP中形成导热网链.
关键词:聚丙烯;碳化硅;导热复合材料;模型拟合
-
765.玻璃纤维增强改性聚苯醚的性能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6-15]
通过熔融挤出的方式制备了玻璃纤维增强改性聚苯醚材料(mPPE).探讨了自制界面改性剂J01含量对mPPE的力学性能和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LJ01能明显改善mPPE中树脂材料与玻璃纤维的界面结合能力,mPPE的机械性能和热氧老化性能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当LJ01用量达到3 phr时,热氧老化后的缺口冲击强度保持率在92%以上.
关键词:玻璃纤维增强改性聚苯醚;界面改性剂;热氧老化性能;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phenylene Oxide;Interfacial Modifier;Thermal-oxidative Properties
-
766.PVA缩甲醛吸水海绵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6-15]
采用一步法发泡工艺制备聚乙烯醇(PVA)缩甲醛吸水海绵,借助孔径、密度、吸水率、吸水速率、保水率等表征测试,分析PVA吸水海绵结构与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优化吸水海绵的配方和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采用30 g PVA溶液(PVA颗粒与水质量比为1∶7)和5.0mL甲醛反应作为交联体系,同时加入1.5 mL戊烷、5.0 mL硫酸和6.0g淀粉辅助发泡,在室温下搅拌均匀后,放入40℃烘箱反应1h,所得吸水海绵吸水性能最佳.SEM测试结果表明,此时泡孔相互连通,大小适中;密度、保水率等测试表明,海绵具有优良的表观特征、亲水性、锁水性.
关键词:聚乙烯醇;甲醛;吸水;构效关系
-
767.热塑性塑料熔体流动速率国内外标准进展及国标修订建议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6-15]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是大多数热塑性塑料重要的特征性能和出厂检验项目之一,准确测定材料熔体流动速率值具有极其重要意义.2011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了修订的MFR测定方法标准《ISO 1133-1:2011塑料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MVR)的测定第一部分:标准方法》,新修订的ISO标准与现行国家标准《GB/T 3682-2000塑料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在技术上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对上述国内外标准的对比及初步验证试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以下标准化工作建议:一是尽快开展试验验证,及早修订现行熔体流动速率试验方法国家标准,满足国内有关单位使用;二是熔体流动速率标准样品的研复制过程中应积极探讨采用新的国际标准;三是国内仪器生产商应关注国际标准变化,确保仪器与新发布的标准一致,满足用户需求;四是建议国内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尽快开展标准转化工作,及早修订GB/T 3682-2000,为各类产品标准采用新方法提供依据.
关键词:熔体流动速率;国家标准;国际标准;修订建议
-
768.服务型制造实现塑料机械制造“创造强国”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6-15]
塑料机械制造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战略转型是实现塑料机械制造“生产大国”向“创造强国”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也是我国塑料机械制造由价值链的低端走向高端必由之路.生产型制造是纯设备制造,服务型制造是全套方案导向型制造.服务型制造以开发“潜在需求”的塑料制品和成型加工技术为中心,从组织、人员等结构上进行调整,发展多种型式的服务型制造,达到塑料机械制造的国际先进水平.服务型制造是我国塑料机械制造的第二次革命,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
关键词:塑料机械;生产型制造;服务型制造;战略转型;研究
-
769.纳米焦磷酸钛/聚乙烯醇复合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6-15]
以浸渍提拉法制备了纳米焦磷酸钛(nano-TiP2O7)/聚乙烯醇(PVA)复合薄膜.采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热重分析仪、分光光度计、拉力试验机等手段对PVA薄膜和nano-TiP2O7/PVA复合薄膜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nano-TiP 2O7含量在0.5 phr及以上时,复合薄膜的抗紫外线效果明显;nano-TiP2O7含量为1.0 phr时,热稳定性最高,紫外线透射比最低为8%,其加速紫外老化60h后的拉伸强度保持率为87.83%,断裂伸长率保持率为78.82%,均高于纯PVA薄膜.而且,不同nano-TiP2O7添加量的复合薄膜的耐水性能和保湿性能都得到增强,耐油性能良好.
关键词:纳米焦磷酸钛;聚乙烯醇;抗紫外线;性能;Nano-Titanium Pyrophosphate;PVA;Anti-Ultraviolet Radiation;Performance
-
770.玻纤增强尼龙66流动性及表面光泽度的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6-15]
对比了不同黏度尼龙66 (PA66)树脂、表面不同处理方式的玻璃纤维以及一些特殊添加剂对30%玻纤增强尼龙66流动性及表面光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黏树脂、前处理的玻纤对30%玻纤增强PA66的流动性及表面光泽度的改善效果最佳;材料的流动性和表面光泽度随流动改性剂AM的加入显著提高,且当其质量分数为1%时,材料综合性能最好;有机成核剂的加入有效提高30%玻纤增强PA66的流动性及表面光泽度.
关键词:尼龙66;玻纤增强;流动性;表面光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