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81.硅酮粉对改性PC体系的耐划伤性能的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主要用硅酮粉对已用质量分数为5%的晶须硅改性后的聚碳酸酯(PC)体系进行了抗划伤改性;测定了改性后PC体系的热力学、力学、流变和耐划伤性能.通过比较和分析试验数据,得出了硅酮粉对PC +5%晶须硅体系耐划伤改性的最佳配方即PC+5%晶须硅+1%硅酮粉.
关键词:硅酮粉;晶须硅;改性聚碳酸酯;热力学性能;耐划伤性能
-
1782.桐酸基三元酸钙盐制备及对PVC热稳定性的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以C22三元酸单甲酯(MEMAA)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然后和氢氧化钠和氯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合成了桐酸基三元酸钙盐.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以刚果红法、热老化烘箱法和热重(TG)分析法考察其作为PVC热稳定剂时的热稳定性,并对其热稳定机理进行了初探.结果表明,桐酸基三元酸钙盐作为PVC热稳定剂能够中和吸收PVC热降解所产生HC1,从而减缓PVC的脱HC1速率;与二聚脂肪酸钙相比,桐酸基三元酸钙盐使PVC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
关键词:聚氯乙烯;热稳定剂;C22三元酸单甲酯;钙盐
-
1783.复配Ca/Zn稳定剂对ACS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采用刚果红法和注塑动态试验研究复配Ca/Zn稳定剂对丙烯腈-氯化聚乙烯-苯乙烯塑料(ACS)热稳定性能的影响,并与进口热稳定剂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环氧大豆油、季戊四醇酯与Ca/Zn稳定剂复配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能有效抑制“锌烧”现象;水滑石的热稳定效果优良,但添加过量会导致ACS热老化后色泽恶化.Ca/Zn稳定剂经复配可较好解决高温剪切导致的ACS降解.
关键词:ACS;Ca/Zn稳定剂;刚果红法;热稳定性;注塑
-
1784.基于空调面板收缩优化的分段保压曲线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以空调面板为研究对象,制品顶出时体积收缩率为质量指标,在等效保压压力及保压时间下,比较了恒定保压与分段保压方案对制品质量的影响;并结合Taguchi实验设计方法进行CAE模拟实验,通过实验数据进行极差分析,研究了3段保压方案中各段压力大小及保压时间对制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段递减保压方案在降低制品顶出时体积收缩率方面最为有效,第1段保压压力和保压时间对体积收缩率的影响最显著.当3段保压压力依次为85,70,55 MPa,且3段保压时间依次为1,3,2 s时,制品顶出时的体积收缩率比恒定保压降低了37.46%.
关键词:分段保压;等效保压压力;Taguchi实验设计;CAE模拟;极差分析
-
1785.基于电绝缘性能要求绝缘盒材料的优化选择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针对高压电器绝缘盒在潮湿条件下的苛刻电绝缘性能要求,对绝缘盒用团状模塑料(DMC)和片状模塑料(SMC)进行了水中交流50 Hz,15 kV的耐电压试验.结果表明,由DMC制备的绝缘盒无法满足水中耐电压试验1 min内不发生击穿的要求,合格率仅为20%;而由SMC制备的绝缘盒能达到水中耐电压试验的要求,合格率达95%,保证了绝缘盒的电绝缘性能,经实际应用,得到了用户的认同.
关键词:绝缘盒;耐电压试验;团状模塑料;片状模塑料;材料选择
-
1786.线性和长支链聚丙烯/氯化钠共混物的流变性能及发泡形态的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制备了线性和长支链聚丙烯/氯化钠(NaCl)共混物,通过流变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及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方法研究了共混物的流变性能、热性能及发泡形态.流变结果表明,紫外辐照挤出改性后的聚丙烯(PP)样品都接入了长支链,NaCl的加入没有改变长支链结构,且NaCl加入得越多,拉伸黏度越小.通过DSC可知,随着长支链的引入,聚丙烯的熔程变宽,结晶温度有所提升,而NaCl的加入使得结晶温度下降,熔点变化不大.通过紫外辐照反应挤出改性引入长支链可有效改善PP的发泡形态.加入致孔剂可制得开孔材料,开孔程度随着致孔剂的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关键词:聚丙烯;长支链;氯化钠;流变性能;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
-
1787.耐温135℃紫外光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线的耐油及耐化学品性能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参考GB/T 12528-2008,考查了耐温135℃紫外光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线在矿物油、燃料油、酸碱盐溶液中浸泡不同时间后的机械性能变化和耐电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耐温135℃紫外光交联聚乙烯材料暂时不适合在有矿物油的环境中使用,在燃料油存在的环境中、酸、碱和盐的环境中均可正常使用.
关键词:紫外光交联;聚乙烯;耐油;耐化学品
-
1788.改性碳酸钙对聚乳酸的增韧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通过偶联剂对碳酸钙(CaCO3)进行表面改性的方法,使CaCO3与聚乳酸(PLA)之间的作用力增强,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了可使PLA/CaCO3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显著提高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CaCO3粒子的改性,使CaCO3比表面积加大,因而与基体接触面积增大,受到应力时会产生更多的银纹和塑性变形区,吸收大量的能量,从而达到增韧、增强的目的.
关键词:聚乳酸;改性碳酸钙;增强增韧;脆韧转变
-
1789.外场作用对PBS及嵌段共聚物PBS-b-PEG结晶形态的影响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采用偏光显微镜对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及聚酯嵌段共聚物聚丁二酸丁二醇酯-b-聚乙二醇(PBS-b-PEG)在不同外场环境下的结晶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等温结晶过程中,PBS及PBS-b-PEG的球晶尺寸及形貌同结晶温度和时间密切相关,PBS在90℃等温结晶2h后可形成明显的环带球晶形态;PBS及PBS-b-PEG在水环境下等温结晶,水起到成核剂的作用,使球晶尺寸细化,球晶形貌发生改变;超声振动作用具有使PBS球晶尺寸细化作用,而对PBS-b-PEG结晶影响较小.
关键词:外场环境;超声振动;环带球晶;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
1790.凹凸棒石/魔芋葡甘聚糖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以江苏盱眙提纯凹凸棒石为原料,魔芋葡甘聚糖(KGM)为基体,采用共混法制备了凹凸棒石/魔芋葡甘聚糖纳米复合材料.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凹凸棒石适量的引入,能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纳米复合材料制备的较佳条件为:季铵盐用量为凹凸棒石用量的12%,改性时间为120 min,改性温度为85℃,改性凹凸棒石的填充量为魔芋质量的0.04%,增塑剂甘油的用量为魔芋质量的0.09%.FTIR表明:增塑剂甘油的加入,并未影响复合材料的结构.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高于KGM薄膜.
关键词:魔芋葡甘聚糖;凹凸棒石;纳米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