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220 篇 当前为第 111 页 共 222

所属行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1101.流动场下等规聚丙烯/无规聚丙烯共混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5-15]

    通过动态保压注塑技术制备了不同无规聚丙烯(aPP)含量的等规聚丙烯(iPP)/无规聚丙烯共混试样,测试了这些试样的力学性能,并采用二维广角X射线衍射(2D-WAXD),二维小角X射线散射(2D-SAXS)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共混物中iPP分子链取向、晶体取向和晶体形态.结果表明,动态保压注塑条件下,aPP质量分数为20%的试样具有最均衡的强度与延展性,并能最大程度地利用通常被当作工业废弃物的aPP,拉伸强度为44.5MPa,断裂能为27.6 MJ/m3,这是由于aPP作为弹性体改善了iPP的延展性和韧性,同时流动场下形成了大量高度取向的串晶结构,提高了试样的强度.
    关键词:等规聚丙烯;无规聚丙烯;动态保压注塑;串晶;Isotactic Polypropylene;Atactic Polypropylene;Dynamic Packing Injection Molding;Shish-Kebab
  • 1102.运动鞋中底用高弹性聚丙烯发泡材料的研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5-15]

    以共聚聚丙烯(PP)树脂为主要原料,通过热塑性弹性体、多官能团助剂改性,获得可模压交联发泡PP材料。以带极性基团的改性烯烃类树脂提高粘接性能;通过调节聚烯烃弹性体、发泡剂、交联剂用量制得不同发泡倍率和力学性能的PP发泡材料,工业化生产出适合运动鞋中底的高弹性发泡材料。
    关键词:聚丙烯;发泡;高弹性;运动鞋中底;polypropylene;foaming;high elastic;sports shoes middle sole
  • 1103.壁面滑移对塑料异型材共挤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5-15]

      在壁面滑移的边界条件下,利用流体有限元分析软件Polyflow,采用Giesekus本构方程,对L型塑料异型材进行了三维等温共挤出数值模拟。分析了滑移系数对共挤出胀大和粘性包围、口模出口面的剪切速率场及共挤出口模压力降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滑移系数的增大,共挤出胀大和粘性包围、口模出口面的最大剪切速率及口模压力降也逐渐增大,且滑移系数介于105和108之间时增速最大;滑移系数越小,共挤出制品质量越好。
    关键词:共挤出;壁面滑移;挤出胀大;粘性包围;数值模拟;co-extrusion;wall slip;die swell;viscous encapsulation;numerical simulation
  • 1104.马来酸酐共聚物与PA6的反应共混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5-15]

      选取4种不同的马来酸酐共聚物作为改性剂,在转矩流变仪中与尼龙(PA)6熔融共混,考察了共聚物用量对PA6流变性能和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聚物与PA6发生了化学反应,共混物的扭矩值均比纯PA6和纯共聚物高,随着共聚物含量的增加,扭矩值逐渐增加,达到某一含量时有最大值,再继续增加时,扭矩变小。共聚物种类不同时,达到最大值不同,所需用量也不同。引入共聚物后,共混物中PA6的结晶度降低。用量和共聚物种类对PA6结晶度的影响不同。
    关键词:尼龙6;反应共混;流变性能;结晶;polyamide 6;reaction blending;rheological property;crystallization
  • 1105.粗化条件对电镀PC/ABS合金的影响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5-15]

      研究了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粗化工艺对粗化效果和电镀剥离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电镀过程的粗化效果,主要是受温度和粗化时间的影响。当粗化温度为64℃时,粗化时间为14 min,可获得良好的表面粗化效果和高的电镀剥离力,其平均电镀剥离力高达9 N/cm。粗化时间过短会导致粗化不足,粗化时间过长会导致粗化过度。粗化时间为10 min时,粗化温度越高,平均电镀剥离力越低。
    关键词: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电镀;粗化;平均电镀剥离力;PC;ABS;plating;etching;average plating adhesion force
  • 1106.正交设计优化纳米SiO2/POE/PP体系配方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5-15]

    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经表面处理后,与聚烯烃弹性体(POE)和聚丙烯(PP)进行共混,制得nano-SiO2/POE/PP复合材料.利用正交设计法研究该体系的最合适配方,得到拉伸屈服强度、冲击强度、收缩率和成型周期综合最佳的方案.结果表明,采用质量比PP:POE=70:30,nano-SiO2添加量为7 phr的方案,复合材料在评估的各方面取得最佳平衡.
    关键词:聚丙烯;纳米二氧化硅;正交设计;PP;Nano-SiO2;Orthogonal Design
  • 1107.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剂的合成及其应用于PVC的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5-15]

    为了改善纳米碳酸钙在PVC基体中的分散性、相容性,利用邻苯二甲酸酐和乙二醇丁醚单酯化,采用NaOH水溶液进行中和,制得邻苯二甲酸单乙二醇丁醚酯钠盐(PAE).采用湿法对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处理,然后将纳米碳酸钙添加至聚氯乙烯(PVC)中进行改性研究.通过PVC制品的冲击强度、拉伸、TEM、SEM等测试表明,PAE优于常用的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剂硬脂酸钠,在不降低强度、模量的同时能明显提高PVC的冲击强度.
    关键词:酯化;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剂;聚氯乙烯;Esterification;Nano-Calcium Carbonate;Surface Modifier;PVC
  • 1108.废旧塑料回收利用技术及研究进展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5-15]

    综述了废旧塑料的分离方法包括人工分离、密度分离、光学分离、静电分离、熔点分离、溶解分离等,以及废旧塑料的回收方法包括能量回收、化学分解、物理回收等技术并介绍了其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塑料回收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废旧塑料;回收利用;分离;waste plastic;recycling;separation
  • 1109.反应性熔融共混改性聚乳酸柔韧性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5-15]

    采用反应性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聚己二酸-1,2-丙二醇酯(PPA)增塑改性聚乳酸(PLA)材料,并加入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作为相容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动态力学热分析(DM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共混材料的相容性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PPA含量低(10%)的情况下,其达不到增塑改性PLA的目的;而添加MDI能够改善两者之间的作用力和界面相容性,从而提高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并使共混材料由脆性断裂变成韧性断裂.
    关键词:聚乳酸;反应性熔融共混;界面相容性;PLA;Reactive Melt-mixing;Interface Compatibility
  • 1110.不同工艺制备利乐粉/HDPE阻燃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5-15]

    研究了不同工艺对阻燃利乐粉/高密度聚乙烯(HDPE)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热压法制备利乐粉/HDPE阻燃木塑复合材料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加压时间15 min,温度为160℃,压力为10MPa,利用最佳工艺条件制成的样品,氧指数可达28.31%,弯曲强度为44.17 MPa,拉伸强度为16.98 MPa;对比热压法和注塑法,注塑法制备的阻燃木塑复合材料具有更良好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且注塑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燃烧残余物的炭层更致密和稳定;SEM和FTIR分析表明挤出注塑法和热压法制备的阻燃木塑复合材料燃烧残余物的红外图谱的峰与设计目标产物的特征峰一致,材料具有阻燃性.
    关键词:利乐包装废弃物;阻燃性能;力学性能;挤出注塑法;热压法;Tetra Pak Powder;Flame Retardance;Mechanical Properties;Extrusion Molding Method;Hot Pressing
首页  上一页  ...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