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1.2013年4月份塑料市场点评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6-15]
关键词:
-
1042.ABS/PETG双连续相形态及流变性能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6-15]
通过熔融共混方法制备高分子合金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采用扫描电镜(SEM)和旋转流变仪对该共混物形态和流变性能进行详细而系统的研究.SEM结果表明,ABS和PETG属于不相容体系,且ABS含量在50% ~ 60%之间,ABS和PETG可形成双连续相结构.流变实验也证实了这个结论.提高剪切速率(40 s-1以上)可以大幅度降低ABS黏度,但是对PETG影响很小,所制备的ABS/PETG共混物对剪切速率变化敏感;与高含量ABS (≥50%)相比,低含量的ABS(≤50%)的共混物,具有较高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复合黏度,表明低含量的ABS共混物强度较高,韧性较差.
关键词: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双连续相
-
1043.硅烷接枝交联聚烯烃共聚物POE的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6-15]
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作为引发剂,使用哈克(HAAKE)流变仪研究了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接枝交联不同型号的聚烯烃弹性体(POE)(TAFMER DF610、Vistamaxx 6202、Koattro KT-MR-05)的反应规律.结果表明,VTES以化学键接枝到POE分子链上.加工过程中扭矩变化和接枝交联的反应程度与POE的种类有直接关系,其中,DF610更容易预交联,接枝率较高;而Vistamaxx 6202和KT-MR-05在反应过程中产生降解,接枝率较低.对产品凝胶含量影响因素进行方差分析表明,水解前对凝胶含量影响严重的是DCP的含量,而水解后硅烷含量的变化对凝胶含量影响显著.
关键词:过氧化二异丙苯;聚烯烃弹性体;凝胶含量;硅烷
-
1044.TPE熔接痕分析及优化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6-15]
通过对熔接痕形成原理及对外观影响的探讨,着重从材料的流变特性方面入手,改变基体材料的流变特性,从材料性质方面提出了有效消除TPE熔接痕,提高二次包覆制品表观质量的思路.
关键词:热塑性弹性体;熔接痕;流变性;包覆成型
-
1045.注塑件翘曲变形分析与成型工艺参数优化*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6-15]
基于正交实验设计,利用Moldflow软件对注塑件注塑成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保压时间、注射时间、熔体温度对注塑件翘曲变形的影响高度显著。运用方差分析,研究注塑成型参数对注塑件翘曲变形的影响,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注塑件翘曲变形幂函数回归模型与实验数据有很好的相关性。以影响翘曲变形的主要工艺参数为设计变量、翘曲变形为目标函数,建立幂函数回归优化模型,对成型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的翘曲变形值小于主实验中的翘曲变形最小值,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关键词:注塑成型;翘曲变形;正交实验设计;方差分析;回归分析;injection molding;warpage;orthogonal experiment design;analysis of variance;regression analysis
-
1046.纳迪克酸酐聚酯PVC增塑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6-15]
以纳迪克酸酐(NA)、甲基丙二醇(MPO)为原料、2-乙基己醇为封端剂、环己烷为带水剂、钛酸四正丁酯为催化剂的条件下,经过缩聚、减压蒸馏制备增塑剂聚纳迪克酸甲基丙二醇酯(P-MPO-NA).通过对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封端剂及催化剂用量的考察,得到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纳迪克酸酐、甲基丙二醇、2-乙基己醇物质的量比为1.0∶1.20∶0.60,催化剂质量分数为0.15%,反应时间7h,酯化率达到99.60%.通过红外光谱分析(FT-IR)、热重分析(TG)等对P-MPO-NA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将其与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O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柠檬酸三丁酯(TBC)分别加入到聚氯乙烯(PVC)树脂中,进行耐抽出、耐迁移、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热稳定性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聚酯增塑剂较DOP、DBP、TBC有更好的耐迁移、耐抽出性,并且韧性好,同时提高了PVC的热稳定性.
关键词:环保增塑剂;合成;聚氯乙烯
-
1047.符合GMP要求的BM系列内循环二板式注塑机的结构性能及特点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6-15]
BM系列内循环二板式注塑机是广东省佛山市步明机器有限公司黄步明发明并开发成功的,它在锁模结构上有重大创新.它彻底解决了全液压式(包括现有内循环二板式)存在的各种问题,比肘杆式注塑机速度更快、能耗更低,它的开发成功,实现了几代注塑机人的梦想,是未来适用于医用注塑成型的最佳机型.
关键词:注塑机;内循环;二板式
-
1048.杜仲胶增韧玻纤/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6-15]
选用天然杜仲橡胶(EUG)对玻纤/高密度聚乙烯(GF/HDPE)进行共混改性.研究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及微观结构,并找出了实验最佳配比.实验结果表明,随着EUG用量的增加,材料的耐热性有一定的提高;DSC分析表明,EUG的加入对GF/HDPE复合材料的结晶具有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通过SEM对样品断面形貌观察,发现GF/HDPE复合材料由脆性断裂转变为共混物的韧性断裂,同时对其增韧机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玻璃短纤维;高密度聚乙烯;杜仲胶;增韧;力学性能;Short Glass Fiber;HDPE;Eucommia Ulmoides Gum;Toughness;Mechanical Property
-
1049.汽车保险杠注塑模具热流道系统热平衡分析及设计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6-15]
运用Creo软件设计汽车后保险杠注塑模具,并采用该软件的simulate模块对模具的热流道系统进行热分析,研究热流道系统中热嘴功率和加热棒的数量、加热功率、布置方式对热流道系统的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棒数量为14个,每个加热棒功率为120 W,加热器间距为80 mm且均布在流道两侧,而且热嘴功率为250 W,可使热流道系统达到稳定热平衡状态,分析结果可指导热流道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汽车保险杠;热流道系统;热平衡分析;Car Bumper;Hot Runner System;Thermal Equilibrium Analysis
-
1050.壳聚糖纳米纤维/PMMA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6-15]
利用壳聚糖(Chitosan)纳米纤维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进行增强改性,通过浸渍法制备Chitosan/PMMA复合薄膜材料,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热性能分析仪(DMA、TMA)、紫外分光光度计等对其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浓碱处理甲壳素能够获得壳聚糖;薄膜的断面呈现明显的层状结构;Chitosan/PMMA复合材料的透光率比纯纤维膜提高了约11%;在PMMA中添加壳聚糖纳米纤维能够显著降低树脂的热膨胀系数(CTE),在20 ~ 100℃的范围内,添加60%壳聚糖纳米纤维的复合材料的CTE为33.85×10-6K-1,接近于纯PMMA树脂CTE的1/6;Chitosan/PMMA复合样品的储能模量达到了6 GPa,较纯PMMA增加了2倍.
关键词:壳聚糖纳米纤维;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增强改性;Chitosan Nanofibers;Polymethylmethacrylate;Composites;Reinforc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