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71.宜昌某鳞片石墨浮选精矿酸浸脱杂试验
[采矿业] [2015-10-10]
宜昌某鳞片石墨浮选精矿碳含量达93. 72%,- 200 目占83. 27%,主要杂质成分为石英、高岭石和伊利石。为了获得高纯石墨精矿,采用混合酸对试样进行了酸浸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混合酸和石墨的体积质量比为3∶ 1,HF 与HCl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4,酸浸温度为40 ℃,酸浸时间为6 h 情况下,可获得固定碳含量为9. 1%的高纯石墨精矿。石墨精矿的XRD 和SEM 分析表明,酸浸工艺可高效地溶出试样中的杂质,且不破坏石墨成分和结构,是获取高品质石墨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鳞片石墨;脱杂;混合酸酸浸
-
9672.考虑锚固复合承载体效应的巷道安全支护参数分析
[采矿业] [2015-10-10]
考虑锚固复合承载体对巷道支护力和变形量的影响,以锚固复合承载体为结构基础,依据岩石的极限拉压破坏准则并结合芬纳- 卡斯特奈公式,对圆形巷道支护力和变形量进行分析研究,推导出锚杆支护巷道最小支护力和最大允许变形量的表达式。基于该表达式经算例分析得出: 圆形巷道最小支护力和最大允许变形量与巷道埋深呈线性相关; 随着锚固复合承载体厚度和内摩擦角增加,巷道最小支护力减小,巷道最大允许变形量增大; 在计算锚杆支护的圆形巷道最小支护力和最大允许变形量时考虑锚固复合承载体的作用更合理。
关键词:支护力;变形量;塑性破坏;锚固复合承载体;强度
-
9673.某方解石矿群空区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采矿业] [2015-10-10]
地下开采的矿山采用空场法回采时,会留下许多采空区,当这些采空区构成群空区时,对矿山是一个重大的安全隐患,需要根据采空区的特性提出合理治理措施,因而群空区的稳定性评判至关重要。为了分析研究某方解石群空区的稳定性状态,进行了矿山现有采空区的调查,确定采空区的基本信息,然后采用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建立矿山采空区三维立体模型,分别从采空区跨度和留设的点柱尺寸方面进行了3 组模型的数值模拟计算分析,确定矿山采空区的安全跨度和安全矿柱尺寸,从而判断群空区的稳定性,为后续采空区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方解石矿;群空区;稳定性;数值模拟
-
9674.不同角岩型钼矿石浮选特性研究
[采矿业] [2015-10-10]
河南某钼矿床采出矿石以角岩型钼矿石为主,主要包括透辉石斜长角岩型、长英角岩型和黑云母石英角岩型钼矿石,这3 种角岩型矿石钼品位接近,硫化钼含量相同。辉钼矿在透辉石斜长角岩型和长英角岩型矿石中主要呈细小的叶片状分布于岩石裂隙中; 在黑云母石英角岩型中辉钼矿主要呈针状和不规则状存在,沿矿石裂隙成层产出,粒度较细。现场原采用单一的药剂制度和磨矿细度进行选别,辉钼矿回收效果差。为改善分选指标,在对不同矿石的性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这3 种钼矿石浮选的磨矿细度和药剂用量进行了优化,并采用优化后的试验条件对3 种矿石分别进行了1 粗1 精1 扫浮选闭路试验。结果表明: 黑云母石英角岩型钼矿石中辉钼矿嵌布粒度较细,需细磨才能单体解离,而细磨后,泥质矿物含量增高,需用较多量的水玻璃分散矿泥,故水玻璃用量较高,而且细磨后颗粒比表面积增大,缩小了不同矿物表面性质差异,导致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相互黏附,精矿钼品位低; 透辉石斜长角岩型和长英角岩型钼矿石中辉钼矿主要以片状形式存在,可浮性较好,并且其嵌布粒度较粗,有利于单体解离,因而选矿指标较好。在处理这3 种矿石时,应充分考虑矿石性质对浮选的影响,根据入选矿石的不同性质,及时调整磨矿细度和药剂制度,提高选矿指标,增加选厂经济效益。
关键词:工艺矿物学;角岩型钼矿石;浮选
-
9675.中深孔全断面切缝管定向断裂爆破技术应用研究
[采矿业] [2015-10-10]
分析了切缝管定向断裂爆破裂纹的形成与扩展机理,在切缝处应力集中和压力差共同作用下形成初始裂纹,而后的裂纹扩展经历了切向拉伸应力作用下的扩展阶段、爆生气体驱动压力作用下裂纹稳态扩展和爆生气体驱动下的宏观裂纹扩展3 个阶段。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切缝管药包定向断裂复合楔形掏槽爆破和周边孔切缝管药包定向断裂爆破技术。现场应用效果表明: 切缝管爆破可提高炮孔利用率和眼痕率,降低爆破对围岩的扰动损伤,改善掏槽爆破和周边爆破效果,有利于提高巷道掘进速度。
关键词:岩巷;中深孔全断面;切缝管;定向断裂爆破
-
9676.初始应力场岩体稳定性与冲击地压动力灾害相关性研究
[采矿业] [2015-10-10]
从材料的强度理论出发,建立量化分析原岩应力场下岩体稳定性的评价方法,并分析了岩体初始稳定性与冲击地压动力灾害发生的相关性。以莫尔- 库伦强度理论为基础,推导出莫尔- 库伦应力( Wσ
) 评价指标,以反映岩石破坏前某一应力状态下岩石材料体接近极限破坏强度的程度。Wσ在单轴压缩、单轴拉伸、三向受压、压缩-拉伸等岩石应力状态下,都能表现出应力状态接近极限的程度,Wσ
越接近1,岩石越接近破坏极限,原岩稳定性越差。运用Wσ描述岩体初始地应力场状态能够表达出岩体所处应力状态与极限状态的接近程度,有助于判断初始应力场下的岩体稳定性。岩体初始稳定性越差的区域发生冲击地压动力灾害的概率越高,依据Wσ划分稳定、较稳定、中等稳定、较低稳定、低稳定5 级稳定区,对原岩初始稳定性进行评价,为预测工程活动所引发的冲击地压等地质动力效应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始地应力场;应力状态;动力灾害;危险区
-
9677.深部矿山破碎围岩巷道控制技术研究
[采矿业] [2015-10-10]
当矿山资源埋藏深度在500 m 以上时,地压增大,深部开采容易诱发冲击地压等地质灾害。通过实验室岩石力学实验,采用巴顿岩体质量分类评价方法对某深埋矿山回采巷道围岩进行合理分类,可靠地评价围岩稳定性,选择合理开挖方法和支护形式,为支护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可以有效地预防冲击动力灾害的发生。结合工程实际和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某矿破碎围岩矿体回采巷道塑性区范围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以便对锚杆支护参数进行优化。研究成果的应用可减少深部开采冲击等动力灾害发生,为大采深破碎围岩矿体安全高效开采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深部开采;力学性能;围岩分类;巷道支护
-
9678.某低品位铜镍硫化矿石选矿试验
[采矿业] [2015-10-10]
吉林某低品位铜镍硫化矿石铜品位为0. 27%、镍品位为0. 48%。矿石中含镍矿物主要为紫硫镍铁矿、镍黄铁矿,含铜矿物主要为黄铜矿、铜蓝、斑铜矿。试验研究表明,采用单一浮选流程不能获得较好的选别指标; 由于矿石中紫硫镍铁矿、镍黄铁矿、黄铜矿等有用金属硫化物与磁铁矿嵌布关系密切,因此采用弱磁选对含镍矿物进行富集,获得目的矿物含量高、易泥化脉石含量低的磁性产品和目的矿物含量低、易泥化脉石含量高的非磁性产品,再分别进行磨浮流程处理。结果表明: 原矿磨细至- 0. 074 mm 占30%时进行弱磁选,磁性产品和非磁性产品分别再磨至- 0. 074 mm占85%后采用1 粗2 精2 扫闭路浮选流程处理,获得了铜品位为4. 53%、镍品位为6. 65%、铜回收率为54. 63%、镍回收率为44. 90%的铜镍混合精矿1 和铜品位为1. 88%、镍品位为3. 37%、铜回收率为23. 98%、镍回收率为24. 13%的铜镍混合精矿2,尾矿铜、镍品位分别降至0. 06%和0. 16%,实现了对该铜镍硫化矿石的有效分选。
关键词:铜镍硫化矿石;混合浮选;磁选
-
9679.采空区群失稳模型构建及隔离矿柱安全厚度研究
[采矿业] [2015-10-10]
许多金属矿山存在采空区群安全隐患。基于CMS 对某矿山的采空区群开展定期探测,形成动态监测机制,精确获取采空区群三维边界; 研究构建空区群连锁式失稳模型: 基于突变理论分析方法,构建了采空区顶板- 隔离矿柱力学模型,提出隔离矿柱失稳的判据,计算合理的隔离矿柱安全厚度,阻断空区群连锁失稳过程。运用数值模拟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研究表明通过精确控制隔离矿柱的安全厚度,可有效阻断空区群连锁失稳导致的工程灾害; 计算结果为下一步资源回采方案提供了设计参考。
关键词:采空区群;动态监控;隔离矿柱;失稳模型;灾害控制
-
9680.浅埋大采空区残矿回采上覆岩层及井筒稳定性研究
[采矿业] [2015-10-10]
为了保证浅埋大采空区残矿回采上覆岩层、井筒的稳定性以及矿区上方宿舍、设备和人员的安全,以朝不楞矿区为工程背景,在前期勘探取样、现场测试和室内力学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矿体采空区顶板和井筒的破坏机理,基于H - K 体建立了矿体采空区顶板流变力学模型,为残矿回采提供了理论依据; 并且采用FLAC3D 数值模拟软件,分析残矿回采上覆岩层和井筒的应力、位移变化规律。研究表明: Ⅲ区回采后,上覆岩层最大拉应力为0. 13 MPa,最大位移为1. 6 mm,井筒最大拉应力为5. 9 MPa,最大位移为0. 2 mm,均满足限定标准。该研究成果可为浅埋大采空矿回采提供参考。
关键词:回采;上覆岩层;数值模拟;大采空区;井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