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13909 篇 当前为第 1114 页 共 1391

所属行业:采矿业

  • 11131.四川盆地中三叠统角砾岩形成机制及意义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4-25]

    应用沉积学、岩石学、岩相学原理,对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野外剖面、钻井、录井样品进行描述及镜下观察,精细辨识了中三叠统地层不同角砾岩的岩石学特征,并绘制了沉积相与角砾岩关系图、古构造与角砾岩关系图。利用岩石学统计方法分析了不同角砾岩孔隙空间特征,总结得出四川盆地内中三叠统地层主要存在3类角砾岩,即台缘斜坡角砾、膏溶角砾和洞穴垮塌角砾,其分布分别受川西台缘相带、印支运动早幕活动、川北及川南古隆起因素控制,成岩后期改造对孔隙空间的影响较大,四川盆地中三叠统洞穴垮塌角砾的孔隙空间相对较发育。
    关键词:角砾岩;形成机制;中三叠统;四川盆地
  • 11132.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砂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采矿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4-25]

    结合大量岩石薄片、储层物性、压汞曲线资料的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不同区块上古生界主要气层段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孔隙结构及孔隙类型等进行深入对比研究,分析了影响储层碎屑组分、储集性能和平面分布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上古生界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强,普遍具有低孔-低渗、孔喉偏小的特征;物源体系控制着砂岩组分的差异,由西至东石英含量减小,岩屑含量增加,长石含量仅在盆地西部边缘地带较高;沉积体系的多样性决定了储层储集体类型的多样性和分布规律;成岩作用对储集层发育的控制是多方面的,由溶蚀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是主要储集空间。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储层特征;控制因素
  • 11133.表面氨基改性制备高负载量高分散性钯/堇青石整体式催化剂(英文)

    [采矿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4-25]

    提出了一种无需涂层就可获得较高Pd负载量,且分散性好的Pd/堇青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对堇青石载体及孔道表面进行氨基官能团化,然后负载金属Pd。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以及滴定方法表征载体表面及负载的Pd粒子。结果表明,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S)与载体质量比0.015、80℃条件下对堇青石改性12h,所得载体负载金属Pd,可得到最高的Pd粒子分散度,制备的Pd/堇青石催化剂表现出对苯乙烯加氢反应最高的活性。采用N-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TPED)改性堇青石载体,Pd粒子负载量能提高1...
    关键词:堇青石;钯;氨基硅烷;表面改性;苯乙烯加氢
  • 11134.基于PSoC5和CAN总线的油田RTU设计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4-25]

    针对油田现场数据采集环境复杂、采集点分散和外界干扰大的问题,采用多主机的控制器局域网(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总线通信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PSoC5和多主机CAN通信的油田RTU系统,系统核心单元采用具有组成多种可编程数字和模拟用户模块能力的嵌入式单片机PSoC5。油田井场应用表明,该系统有数据采集快速、安全、可靠等优点,能够满足油田生产要求。
    关键词:控制器局域网;数据采集;远程控制装置;现场总线
  • 11135.压裂工具动态模拟试验信息处理方法研究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4-25]

    为保障压裂施工作业时压裂工具的可靠性,设计了压裂工具动态模拟试验信息监测系统。该系统可实时监测压力、流量和砂比等参数,同时提出了判断压裂工具冲蚀破坏的数据融合方法。系统采用分布式设计方案,上位机监测软件采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进行数据处理,消除了传感器不确定性误差对系统的影响;下位机采用PROFIBUS总线实现与现场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通过监测数据可判断压裂工具是否发生冲蚀破坏,有效预防压裂事故发生。
    关键词:压裂工具;冲蚀;监测系统;模糊理论;高斯隶属函数;数据融合
  • 11136.旅大10-1油田A5井解堵工艺研究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4-25]

    旅大10-1油田A5井聚合物堵塞日益严重,通过多种化学分析方法对现场堵塞垢样进行了组分分析,并针对堵塞物特点开发了一种新型复合解堵工艺;通过对复合解堵工艺的垢样溶蚀试验评价和解堵物模试验评价表明,复合解堵工艺能够有效地降解注聚井堵塞物、恢复地层渗透率和吸水性能。对A5井进行了现场解堵试验,解堵后目标地层吸液量由502m3/d上升至800m3/d,取得了良好的解堵效果。
    关键词:注聚井;解堵;吸水性能;旅大10-1油田
  • 11137.基于多道局部复值相关的地震信号边缘检测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4-25]

    地震信号边缘检测是利用地震相干属性识别地震地层特征与边界的有效手段,目前主要利用相关类算法来实现这一目的。与传统的基于实地震信号相关的地震信号边缘检测方法不同,局部复值相关算法首先将实地震道转换成规范化复地震道,然后对相邻两规范化复地震道进行滑动时窗的零延迟复值相关运算,计算简洁,无需传统相干类算法的相似性扫描、倾角扫描或迭代求解等复杂运算,能同时提供用于相干分析的相关系数属性和与地层视倾角有关的相移属性,可以更有效地识别地震信息边缘特征,并且可对相关系数和相移属性进行对比解释,增加了边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此外,针对单道局部复值相关存在的相关系数属性边缘异常不突出和抗噪性较弱的问题,本文提...
    关键词:局部复值相关;多道;地震信号;边缘检测;相关系数属性;相移属性
  • 11138.库车凹陷山前地区钻井风险评价及措施研究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4-25]

    随着钻探开发不断向深部复杂地层发展,对钻井过程风险的控制越来越困难。在分析钻井工程特点的基础上,对库车凹陷山前地区钻井过程中的风险进行了评价分析,认为钻进过程中遇到的风险来自于井壁失稳、盐膏岩以及钻头性能等因素。通过对库车凹陷山前地区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的确定、钻井液体系的评价、盐膏层特性以及钻头性能的分析,提出了保证库车凹陷山前地区安全钻进的措施。所做的研究对有效规避库车凹陷山前地区钻进过程风险,制定库车凹陷山前地区安全钻进技术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钻井风险;钻进安全;山前地区;库车凹陷
  • 11139.濮城油田沙一下油藏CO_2泡沫封窜体系研究与应用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4-25]

    针对濮城油田沙一下油藏高温高盐的特点,利用充气法,评价了不同类型发泡剂性能。利用高温高压泡沫评价法,对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发泡剂进行复配,得到了耐温耐盐的CO2驱泡沫封窜体系,高压条件下发泡剂稳定性大幅提升;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角度评价了复配的耐温耐盐泡沫封窜体系,结果表明,该体系耐温90℃,耐盐20×104mg/L,最佳使用质量浓度5 g/L,在渗透率为3 152×10-3μm2的岩心中,阻力因子超过50;对比了CO2在气态、液态、超临界3种相态下形成泡沫体系的封堵能力,结果表明,超临界CO2下形成的封窜体系阻力因子最大。现场开展了濮1-1井组CO2泡沫封窜试验,采用预处理段塞、CO2段塞、水段塞...
    关键词:CO2驱;泡沫;高温高盐油藏;相态
  • 11140.油气冷凝和吸附集成回收工艺的研究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4-25]

    提出了油气冷凝和吸附集成回收工艺,并对其回收效果进行了模拟和实验研究。考虑到太阳能作为动力能源供给,开发了冷凝和吸附集成回收装置,利用Aspen Plus软件灵敏度分析工具,对4种不同浓度的汽油油气冷凝过程进行了模拟,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冷凝段的冷凝温度可以设计在-25℃左右,此时回收率在50%以上;当冷凝温度为-25℃时,油气回收率的实验值与模拟值吻合。该集成工艺回收装置的油气回收率达到99%以上,出口油气质量浓度低于7.7g/m3,可以达标。吸附剂动态吸附容量可达0.24kg/kg,通过高真空解吸及微量氮气吹扫,饱和吸附剂可被完全解吸。该工艺的吸附热效应远低于纯吸附法,从而进一步提...
    关键词:油气;冷凝;灵敏度分析;吸附;回收率;出口浓度;热效应
首页  上一页  ...  1109  1110  1111  1112  1113  1114  1115  1116  1117  1118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