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01.干法灰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原油中重金属含量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4-25]
采用干法灰化处理北疆稠油和青海原油样品,建立了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仪测定其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方法。选择适当的元素分析波长,确定仪器测定的最优高频功率和雾化压力,制备2%~3%HNO3介质的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通过对实际样品金属含量的分析,考察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在选定的最优条件下,测得样品中Fe,Ni,Cu,V的回收率为90.3%~108.0%,符合90%~110%的要求范围,且该方法的检出限和相对标准偏差均较低。
关键词:干法灰化;ICP-OES;原油;重金属元素
-
11102.钻井液不落地技术在大牛地气田的应用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4-25]
为有效保护环境和实现钻井液的重复利用,在大牛地气田开展了钻井液不落地技术试验。通过调研论证进行效果和成本分析,结合大牛地气田的特点,完成了现场实施方案设计论证。DP90S井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全井钻进过程中无废弃固相和液相落地。钻井液不落地技术减少了挖泥浆池的工作量,实现了钻井施工过程中废弃钻井液的零排放,减少了其对环境造成的损害,完钻后地面完全恢复钻前状态;废弃钻井液的重复利用,还可大幅减少钻井成本投入,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钻井液;岩屑;钻井液不落地技术;环境保护;大牛地气田
-
11103.钒磷氧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结晶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采矿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4-25]
通过改变催化剂制备过程中搅拌速率、分散剂(聚乙二醇)添加量等结晶条件制得不同钒磷氧(VPO)催化剂,并采用XRD、BET、化学滴定等手段进行表征,考察了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和微观形貌等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搅拌速率和分散剂添加量均对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和微观形貌产生一定影响,并且搅拌速率对钒的平均氧化态有很大影响。选择适宜的搅拌速率、添加适量的聚乙二醇(PEG)可改变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和表面形貌等,从而获得高性能的催化剂。催化反应评价结果表明,当合成反应中搅拌速率为225r/min、添加的PEG与V2O5质量比为0.10时,催化剂上正丁烷转化率可达88%,顺丁烯二酸酐选择性可达70%,收...
关键词:钒磷氧催化剂;搅拌速率;分散剂;晶相结构;微观形貌;催化性能;顺酐
-
11104.GC-MS法检测车用汽油中C_1~C_4醇
[采矿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4-25]
C1~C4醇是生产无铅汽油的常用添加物,其含量需严格控制,以满足车用汽油的性能与环保要求。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建立了车用汽油中C1~C4醇类添加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定性分析采用全扫描,利用标准物质的质谱谱图与色谱保留时间确定待测醇类化合物的种类;定量分析采用选择离子扫描(SIM),有效降低了汽油本底对测试的干扰,提高了方法的选择性,并结合内标法进行测试,减小了仪器状态波动对定量分析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对质量分数在0.1%~9.0%范围内的C1~C4醇有良好的线性响应,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5以上,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重复性,加标回收率在91.47%~10...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醇;汽油添加物;车用汽油
-
11105.CO_2—EOR技术实施方法及应用前景
[采矿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4-25]
在开采石油的过程中,一般采用重油热采技术,目前发展最快的是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CO2混相驱主要是采用CO2与水交替注入储层的方法,并且由储层的性质来决定具体的注入方法。CO2非混相驱的效率略低于混相驱,但是却比水驱或者惰性气驱高。世界上已经成功开展了多个二氧化碳的捕集、封存以及应用一体化来提高采收率的项目。通过CO2—EOR技术不仅能够缓解环境污染的压力,而且能够提高石油采收率。
关键词:CO2—EOR技术;井网;混相;驱油;采收率
-
11106.南堡凹陷中浅层盖-断组合控油模式及有利含油层位预测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4-25]
对南堡凹陷中浅层油气的垂向分布起控制作用的盖层有3套,分别是明化镇组下段泥岩、馆陶组三段火山岩和东营组二段泥岩。由于受到断层的切割,盖层封闭油气的能力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通过对各盖层封闭油气的断接厚度临界值进行研究,结合断层垂向断穿层位、平面分布以及活动历史等特点,配合油气纵向和平面分布规律的分析,发现上述3套盖层与断层组合的空间匹配控油模式有3种:①下全封模式,油气有利于在东营组二段盖层之下聚集成藏;②下开中封模式,油气有利于在馆陶组三段盖层之下聚集成藏;③中下有限封盖模式,从下至明化镇组底部皆可能有油气聚集成藏。利用所提出的3种封盖模式,在研究了南堡1-5区块盖层与断层等特征的基础上,对...
关键词:盖层断接厚度;控油模式;油源断裂;盖层;南堡凹陷
-
11107.乍得Bonger盆地南部凹陷Delo-1井烃源岩评价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4-25]
基于有机碳、热解等地化资料,从有机质丰度、类型及成熟度3个方面对乍得Bonger盆地南部凹陷Delo-1井进行烃源岩评价。研究表明:Delo-1井烃源岩暗色泥岩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各层位都达到中等-好烃源岩标准,部分达到最好烃源岩标准;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Ⅰ~Ⅱ1型,Kubla组部分为Ⅱ2型;有机质演化处于低熟-成熟演化阶段,其中Baobab组、Ronier组主要处于低熟-成熟演化阶段,Kubla组处于成熟演化阶段,随着深度的增加,成熟度增加。
关键词:Bonger盆地;南部凹陷;Delo-1井;烃源岩评价
-
11108.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奥陶系鹰山组油藏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4-25]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不明是目前制约玉北地区油气勘探的主要原因。玉北1断裂带成藏特征研究表明,玉北1井区奥陶系鹰山组油藏为受不整合控制的、与碳酸盐岩古岩溶有关的岩溶-缝洞型油气藏。鹰山组碳酸盐岩发育孔隙、孔洞、裂缝3类储集空间,从而形成裂缝-溶蚀孔洞型、裂缝型、孔洞型3类储层,其中裂缝-溶蚀孔洞型储层是该区最重要的储层类型。油藏范围主要受分布不均一的岩溶缝洞储集体控制,储层非均质性极强,具有大面积叠置连片和不均匀含油特点。鹰山组油藏经历多期成藏,海西晚期为主成藏期。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表明,玉北地区油气聚集成藏主要受油源、储层、输导体系和盖层的综合控制。油源是该区油气成藏的基础;断裂、不整合面构成的...
关键词:成藏特征;成藏因素;奥陶系;玉北地区;塔里木盆地
-
11109.贵州省煤层气与页岩气共探共采的地质优选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4-25]
通过分析贵州省煤层气与页岩气的开发现状及资源分布特点认为,优选煤层气与页岩气共探共采的有利区域,应以六盘水煤田和织纳煤田的二叠系龙潭组为研究对象。依据龙潭组煤层气和页岩气成藏、保存及开发条件,认为六盘水煤田东部的晴隆向斜和织纳煤田北部的沙包-乐治-三塘向斜群,具有优越的煤层气和页岩气综合开发条件,可作为贵州省煤层气与页岩气共探共采的理想区域。文中还初步探讨了煤层气与页岩气共探共采的开发模式及存在的技术难点。
关键词:煤层气;页岩气;共探共采;有利区优选;开发模式;六盘水煤田;织纳煤田;贵州省
-
11110.涠洲11区M1油田流沙港组三段储层沉积特征
[采矿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4-25]
针对涠洲11区M1油田流沙港组三段(El3)储层沉积特征差异大,沉积相类型及沉积成因不清的问题,结合岩心、录井和测井资料,对El3的岩性、沉积构造、粒度和测井曲线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识别出3种亚相5种微相。El3自下而上依次经历了水退、水进和水退的沉积演化过程,水退时期形成箱型厚层朵状砂体,水进早期形成砂泥互层枝状砂体,水进中后期与水退早期形成泥包砂为主的鸟足状薄互层砂体,水退中后期形成砂泥互层鸟足状砂体。
关键词:涠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沉积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