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13909 篇 当前为第 1112 页 共 1391

所属行业:采矿业

  • 11111.基于实验方法的酸压裂缝分形研究

    [采矿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4-25]

    酸压是提高碳酸盐岩储层渗透率的主要措施,酸压裂缝的形成和延伸直接影响到油气井产能。为此,采用分形方法研究酸压过程中裂缝的形成和延伸机理。首先推导出裂缝导流能力与裂缝分形维数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采用造缝后的岩心进行一次酸压和重复酸压实验,测试酸压前后裂缝导流能力的变化,得到一次酸压和重复酸压前后裂缝的分形特征变化。研究表明:酸压裂缝的几何形态及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其中一次酸压以酸蚀原始裂缝、促进原始裂缝延伸为主,酸压前后裂缝分形维数明显降低;重复酸压以造新裂缝为主,分形维数较一次酸压明显提高。
    关键词:裂缝分形;裂缝导流能力;重复酸压
  • 11112.双模型介孔SiO_2负载磷钨酸催化剂催化废油脂酯化反应的失活研究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4-25]

    以双模型介孔SiO2(BMMs)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负载型磷钨酸催化剂(HPW/BMMs),借助XRD、FTIR、UV-Vis、N2吸附-脱附、31P NMR和XRF方法,重点研究了该催化剂在废油脂酯化反应过程中的重复使用性能、活性下降原因及反应前后催化剂的结构变化和化学组成。结果表明,HPW/BMMs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后,酯化率由72.8%降至60.1%;反应前后催化剂中HPW的Keggin结构无明显变化,但其晶相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同时载体BMMs的结构有序度有所下降,这是催化剂表面吸附了大量有机物所致;催化剂表面严重积炭和HPW的流失(重复使用4次后HPW质量分数由36%降至20%)可...
    关键词:双模型介孔二氧化硅;磷钨酸;失活;酯化
  • 11113.环境友好型水基钻井液GREEN-DRILL的研制与应用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4-25]

    为了提高海上油气田钻井液的环保性能,在开发环保型高效封堵剂GS、水基润滑剂GL和水溶性抑制剂GG的基础上,研制出了环境友好型水基钻井液GREEN-DRILL。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水基钻井液GREENDRILL的基本性能稳定,抑制性能与聚合醇钻井液基本相当,其生物需氧量与化学耗氧量的比值为67.5%,对蒙古裸腹溞Ⅰ龄幼体72h半数致死浓度大于60 000mg/L,高于国家一级海域生物毒性容许值,符合国家一级海域排放标准。同时,在水中稀释后无油膜、无黑色漂浮物。渤海油田5井次的现场应用表明,水基钻井液GREENDRILL能解决渤海油田存在的渗漏和井漏问题,性能稳定,环保性能优良。
    关键词:海上钻井;环境保护;水基钻井液;生物降解;现场应用
  • 11114.致密砂岩气充注机制及成藏富集规律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4-25]

    致密砂岩气资源量潜力巨大,已成为全球非常规天然气勘探的重点领域。根据成藏期储层物性控制成藏机理,可将致密砂岩气藏划分为先成藏后致密型、先致密后成藏型和复合型3种类型。致密深盆气藏具有近源运聚、持续充注、非达西渗流的特征,成藏动力主要是超压压差和源储压差,含气性受充注压力、储层物性、非均质性和渗透率级变系数的共同控制,特殊的"动力圈闭"成藏机制决定了其成藏过程的多阶段性及复杂的气水分布关系。致密砂岩气大规模富集成藏需要具备大面积高丰度的烃源岩、与源岩紧密接触的大面积非均质致密储层、区域性盖层及平缓的构造背景4个条件。
    关键词:致密砂岩气藏;深盆气;充注运移;成藏特征;富集规律
  • 11115.煤焦油中甲苯不溶物的性质和组成分析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4-25]

    利用元素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等手段对煤焦油中甲苯不溶物(TIM)的组成、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97%的甲苯不溶物颗粒粒径在21.06μm以下,其形状不规则,稳定分布在煤焦油中。该物主要由有机物组成,O含量较高,金属元素中Ca、Na、Mg、Fe含量较高。其有机成分主要是稠环芳烃类物质,无机成分大部分是煤粉、煤灰、碳质和矿物质颗粒等。甲苯不溶物固体表面C、O元素总摩尔分数为91.56%,C主要以碳氢化合物和酚类、醚类化合物的形式存在,O主要以酚羟基和醚氧键的形式存在。
    关键词:煤焦油;甲苯不溶物;性质;分析
  • 11116.开发模型与水驱曲线联解预测方法

    [采矿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4-25]

    水驱曲线法与开发模型法为油藏工程的重要预测方法,但在油田实际应用过程中,二者均存在某些方面的局限性。文中将Weibull预测模型和甲型水驱曲线相结合,通过联立求解,得出了一种可预测水驱开发油田含水率、产油量和累计产油量随开发时间变化规律的联解模型,有效克服了单一模型所固有的局限性,扩大了模型的预测范围。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联解模型较为实用、可靠,对水驱油田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Weibull模型;甲型水驱曲线;开发指标;动态预测
  • 11117.山区丘陵地形丛式井整体开发设计方法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4-25]

    阿富汗北部K油田,地表为山区丘陵地形,局部起伏大,相对高差300~500m,路况恶劣,钻井、修井及地面工程建设施工难度大,成本高,因此确立了整体部署丛式井的开发原则。采用数学规划优化方法建立了丛式井整体设计优化的数学模型,求出了丛式井平台数量与钻井总进尺的关系,综合考虑了钻井进尺、新建平台数量、平台规模及投资等因素,最终确定了K油田丛式井井位部署方案。
    关键词:丛式井;井网设计;优化设计
  • 11118.南海东部白云深水区复杂地层精细岩石物理分析

    [采矿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4-25]

    白云A探区位于南海东部深水区白云凹陷西南部,具有形成大型油气田的地质基础,是珠江口盆地南海深水最重要的天然气探区。该区白云A井钻前预测将钻遇极具价值的砂岩储层,预测结果乐观,实钻结果与预期严重不符,为泥质-粉砂质浊积砂岩,这一结果使勘探该区的信心严重受挫。为探明该区勘探潜力,针对目的层开展精细岩石物理分析并研发相关技术,形成了以岩石物理分析、岩石物理建模、流体替换、岩性分类预测等组合技术系列,可客观有效地认识该区储层岩石物理特征,为后续储层预测、烃类检测及岩性预测工作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深水区;岩石物理分析;建模;流体替换;岩性分类;南海白云凹陷
  • 11119.轻烃组分在Al_2O_3色谱柱的不可逆吸附研究

    [采矿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4-25]

    研究了Al2O3/KCl,Al2O3/S,Al2O3/M 3种Al2O3毛细管色谱柱在轻烃组分分析中不可逆吸附行为,定量考察了柱温、载气流速、进样量等对C3~C4烃类组分在不同类型Al2O3色谱柱上不可逆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Al2O3毛细管色谱柱对轻烃组分的不可逆吸附存在明显差异,烷烃和单烯烃的不可逆吸附现象不明显,炔烃和二烯烃等极性较强的组分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可逆吸附,其中丙二烯、1,2-丁二烯和丙炔等组分在S型与M型Al2O3色谱柱上的不可逆吸附最为显著。温度和载气流速影响不可逆吸附的程度,进样量对不可逆吸附没有明显的影响。不可逆吸附导致部分炔烃和二烯烃组分测定的相对质量校正因子高...
    关键词:气相色谱;Al2O3毛细管色谱柱;轻烃;不可逆吸附;裂解碳四
  • 11120.基于随钻测井资料的地层孔隙压力监测方法及应用

    [采矿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4-25]

    为了在钻井过程中实时准确地监测地层孔隙压力,保障钻井安全,研究了一种基于随钻测井资料的地层孔隙压力监测方法。以WITS数据格式和TCP传输方式为基础,研发了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程序,实现了随钻测井数据的采集与远程传输;根据随钻测井数据的传输特性,建立了一种基于单点算法的地层孔隙压力监测模型。该模型将随钻测井数据离散化,可以实时计算各数据点对应的地层孔隙压力,同时兼顾了压力监测的准确性与实时性。南海莺琼盆地数口井的应用表明,孔隙压力监测精度较高,与实测压力相比,误差均在10%以内。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供准确的孔隙压力实时监测数据,可以为钻井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指导。
    关键词:随钻测井资料;孔隙压力;实时监测;单点算法;数据采集
首页  上一页  ...  1107  1108  1109  1110  1111  1112  1113  1114  1115  1116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