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453 篇 当前为第 184 页 共 246

所属行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1831.金属铝对氧化锆制品的去稳定化行为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1-15]

    采用物质吉布斯自南能函数法对金属铝造成氧化锆制品的去稳定化行为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1)含锆质制品中,金属铝易与氧化锆的稳定剂氧化钙发生反应,生成层片状六铝酸钙,造成氧化锆中稳定剂脱溶,体积失稳;(2)金属铝易与氧化锆的稳定剂氧化镁进行反应,生成正八面体的镁铝尖晶石,造成氧化锆中稳定剂脱溶,体积失稳;(3)金属铝对氧化锆制品的去稳定化行为,可界定为原始层、脱溶过渡层和反应层三层.
    关键词:金属铝;稳定氧化锆;稳定剂;去稳定化行为;热力学计算
  • 1832.高吸水性树脂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1-15]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种类SAP的使用对UHPC流动性、强度及自收缩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SAP的使用使UHPC流动度降低,流动度损失减缓;同时,如果选择适当粒径、掺量及吸水量的SAP,其掺入不会降低UHPC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另一方面,使用SAP后,UHPC的28 d自收缩明显降低,SAP是一种较理想的内部自养护材料.
    关键词:UHPC;自收缩;高吸水性树脂;强度;流动性
  • 1833.YAG:Ce3+荧光粉的制备与发光性能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1-15]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Y3-xAl5O12:xCe3+(x=0.05~0.9)荧光粉,利用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等对样品的发光性能、物相和形貌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了Ce3+浓度、助熔剂、灼烧温度、灼烧时间等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Al(OH)3为原料,采用氟化物助熔剂可以获得颗粒细小均匀的荧光粉,研究结果对荧光粉的生产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YAG:Ce3+;荧光粉;Al(OH)3;发光光谱
  • 1834.烧结温度对合成镁橄榄石性能的影响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1-15]

    以电熔镁砂、二氧化硅微粉为原料,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镁橄榄石,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及不同配比对合成镁橄榄石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镁橄榄石的理论配比配料合成镁橄榄石,在温度较低时在镁砂表面形成一层镁橄榄石,随着温度的升高,镁橄榄石层变厚,方镁石颗粒被镁橄榄石层包围;烧结温度从1350℃升到1600℃,试样的显气孔率降低,组织结构变得致密,接近镁橄榄石理论配比的试样综合性能较优.
    关键词:烧结温度;镁橄榄石;方镁石;性能
  • 1835.Eu3+,Ce3+共掺硼硅酸锌玻璃的发光性能及能量传递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1-15]

    采用高温液相法制备了50ZnO-30SiO2 -20B2O3∶Eu3+,Ce3玻璃.测试了样品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结果表明:在紫外光激发下,该玻璃可以发出明亮的红色光.其中580 nm,593nm,617 nm,655 nm和706 nm波长处的发射峰分别对应于Eu3的5 D0→7F0,5D0→7F1,5D0→7F2,5D0→7F3和5D0→7F4跃迁发射,其中5D0→7F2跃迁发射强度最大,同时发现在450 nm处存在Ce3的5D→2FJ(J=7/2,5/2)特征发射峰.首次发现在该发光玻璃50ZnO-30SiO2 -20B2O3∶Eu3,Ce3中存在着Ce3+→Eu3+能量传递现象,其中Ce3起敏化作用.
    关键词:50ZnO-30SiO2-20B2O3∶Eu3,Ce3+;激发光谱;发射光谱;能量传递
  • 1836.前驱物法低温合成六方氮化硼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1-15]

    本文以三聚氰胺和硼酸为原料,先采用湿化学法合成棒状前驱物,然后将其在空气气氛中高温培烧制得六方氮化硼.实验考察了反应原料配比,反应物浓度,高温培烧的时间及温度对产物的影响.采用IR、化学分析、XRD、粒度分析和SEM等方法对前驱物及产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前驱物及产物的组成、物相、粒度分布及形貌.研究结果表明:合成前驱物的适宜原料配比是C3N6H6∶H3BO3=1∶2,浓度为0.4 mol/L,合成的前驱物是分子式为C3N6H6·2H3BO3的棒状超分子加合物;在温度950℃,空气气氛中培烧6h能得到晶型良好、平均粒径为15 μm的六方氮化硼粉体.
    关键词:氮化硼;三聚氰胺;前驱物
  • 1837.超声波法在双层式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强度检测中的应用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1-15]

    以双层式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波法对其进行强度检测.本文主要研究在不同温度下,双层式沥青混凝土结构的波速及抗弯强度变化规律,以及在25℃时,下面层在AC -20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条件下,聚酯纤维掺量不同时,结构试件的波速及抗弯强度变化规律.超声波法强度检测为提高双层式沥青路面的设计参数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双层式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波速;抗弯强度;温度;聚酯纤维
  • 1838.水溶液沉淀法制备超细球形α-Al2O3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1-15]

    以硫酸铝、氯化铝和尿素作为原料,在90℃条件下利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α-Al2 O3粉末,探讨了活性剂PEG和NaCl的含量对颗粒形貌、尺寸和团聚情况的影响.利用XRD、SEM和TG/DSC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聚乙二醇(PEG)可以提高粉体的分散性,由TG曲线可知前躯体为无定形的AlOOH·0.25H2O,PEG的吸附效率为13.2%.前躯体在600℃和800℃煅烧2h得到无形定的Al2 O3和γ-Al2 O3,1000℃即转变为α-Al2O3并伴随Na2 SO4的特征峰,1200℃完全转变为α-Al2 O3.加入一定量的NaCl能防止α-Al2O3粉末在1000℃高温煅烧时的团聚,[ NaCl] =0.05 mol/L时能获得0.5 μm的分散较好的球形α-Al2 O3颗粒;当[NaCl] =0.1 mol/L时能获得大量纳米尺寸的球形α-Al2 O3颗粒;当[NaCl] ≥0.15 mol/L时,α-Al2 O3颗粒团聚严重.
    关键词:水溶液沉淀法;球形氧化铝;团聚;前躯体
  • 1839.机制砂和细砂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研究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1-15]

    针对安徽省建筑用砂的特点,采用细河砂与机制砂混掺,配制C30高性能混凝土,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结果表明,用60%的机制砂与40%的天然细砂作为细骨料,能够满足高性能混凝土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与天然中砂相比,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更为理想.
    关键词: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正交试验;力学性能;耐久性
  • 1840.腾冲火山灰在赛格怒江大桥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1-15]

    采用腾冲火山灰、优质级配砂、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并通过严格的施工控制,成功配制出了C50高性能混凝土.
    关键词:腾冲火山灰;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控制
首页  上一页  ...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