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453 篇 当前为第 180 页 共 246

所属行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1791.N80钢表面陶瓷涂层的制备及耐酸蚀性研究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1-15]

    采用热化学反应方法在N80钢基体表面制备了陶瓷涂层.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体视显微镜和划痕仪对涂层的物相结构、组织形貌和膜基界面结合力进行了研究,利用失重法在20%的质量分数盐酸溶液中测试了涂层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在600℃固化温度下,以SiO2粉体和SiO2、Al2O3、MgO等两类不同骨料制得的陶瓷涂层中,前者无新相生成,涂层与基体界面结合力2AN;后者有新相MgAl2O4生成,且涂层比较致密,涂层与基体界面结合力约40N.以水玻璃作粘结剂的复合氧化物陶瓷涂层的表面致密度、平整性均优于以磷酸氢铝作粘结剂的涂层.酸腐蚀测试表明,以水玻璃作粘结剂的复合氧化物陶瓷涂层的平均腐蚀速率约为基体的1/2左右.
    关键词:热化学反应法;陶瓷涂层;耐酸蚀性
  • 1792.注浆专用水泥的实验研究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1-15]

    论文针对注浆成本高,煤矸石活性低、利用率低等问题,结合我国当前注浆材料和煤矸石活性激发的研究现状,配制一种注浆专用水泥.首先采用机械活化方式,结合比表面积和能耗,优选出最佳的煤矸石机械粉磨时间,然后研究煅烧温度和化学激发剂掺量对水泥强度影响的变化规律,并结合各种活化方法对水泥流动度、凝结时间的影响规律得出煤矸石水泥的最佳配比.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分析了煤矸石基水泥内部孔结构的变化规律;利用SEM对煤矸石的活性增强机理、煤矸石水泥强度增强机理进行了探讨,为注浆专用水泥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煤矸石-水泥;机械活化;化学激发剂
  • 1793.三维网络结构多孔氮化硅陶瓷增强体的制备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1-15]

    以Si3N4和Si粉为主要原料,Al2O3、Y2O3等为助剂,制备Si3N4料浆,用有机前驱体浸渍和二次烧成工艺来制备具有网络结构的多孔氮化硅陶瓷增强体.结果表明:二次烧成能显著提高材料性能,烧成温度在1600~1700℃为宜.用XRD、SEM、XEDS等对二次烧成材料的显微结构和晶相进行分析,研究二次烧成制度改善材料性能的原因,以利于更好的优化工艺.
    关键词:网络结构;多孔陶瓷;氮化硅
  • 1794.胶粉对硬化水泥石干缩和失水行为影响的机理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1-15]

    通过试验研究了水泥石干缩变形和失水率随着可再分乳胶粉掺量的变化规律,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可再分胶粉对硬化水泥石干缩变形的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胶粉掺量的增多,水泥石失水率变化不大而干缩率变化较大.
    关键词:胶粉;硬化水泥石;干缩;失水;红外光谱
  • 1795.纤维复掺对干混砂浆性能的影响研究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1-15]

    研究了玄武岩纤维、聚乙烯醇纤维、聚丙烯纤维单掺及复掺对砂浆抗渗抗裂性能、吸水率、抗压抗折强度、线膨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能提高砂浆的抗渗抗开裂性能,降低砂浆吸水率,提高砂浆柔韧性,产生一定的膨胀以抵抗砂浆的内部收缩.纤维增强干混砂浆,复掺比单掺效果好.单掺时,增强效果为聚乙烯醇纤维>玄武岩纤维>聚丙烯纤维;复掺时,玄武岩纤维:聚乙烯醇纤维:聚丙烯纤维=1∶0∶2时,砂浆的抗渗抗裂性能及力学性能达到最佳.
    关键词:玄武岩纤维;聚乙烯醇纤维;聚丙烯纤维;干混砂浆
  • 1796.内填充再生混凝土短柱单轴抗压试验研究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1-15]

    再生骨料混凝土要想应用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上,不仅在力学性能方面满足结构所需的性能指标要求,还应在耐久性能方面满足结构设计使用寿命年限的要求.因再生骨料混凝土在耐久性能方面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存在诸多性能不稳定因素,直接导致再生骨料混凝土在实际应用当中受到很大的限制.本试验研究为了尝试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耐久性能的一种方法,制作了内填充再生骨料混凝土短柱,并对其进行了单轴抗压试验研究,从力学性能方面研究内填充再生混凝土试件的整体工作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内填充再生骨料混凝土短柱的轴向变形能力与普通整体浇筑钢筋混凝土短柱较接近,并具有良好的韧性.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短柱;韧性
  • 1797.煅烧煤矸石活性测试方法的试验研究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1-15]

    分别采用Ca(OH)2吸收法、NaOH消耗法及比强度法测试了某煅烧煤矸石的活性.测试结果表明,28 d前煅烧煤矸石对碱吸收速度增加较快,其后变化平稳.Ca(OH)2吸收法早期样本中Ca(OH)2结晶相残留较多,28 d后该相消失;NaOH消耗法早期样本中无残留的NaOH结晶相,并且与比强度法的测定结果所反映的煅烧煤矸石活性变化规律更为一致,即随颗粒粒径的降低,煅烧煤矸石活性增加.NaOH消耗法能够更为准确且快速地反映煅烧煤矸石的活性.
    关键词:煅烧煤矸石;钠离子消耗量;活性评价
  • 1798.粉煤灰的改性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1-15]

    本文对所选取的粉煤灰先后进行了酸改性和不同浓度的碱改性,对改性后所得样品的外部形态、矿质组分、化学组分、粒径分布和比表面积进行了检测,同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通过苯气吸附实验对改性后粉煤灰的吸附能力进行了测试,发现其吸附性能有很大改善,另外,对其吸附能力变化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样品比表面积增大和新物质的形成是粉煤灰吸附能力提高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粉煤灰;改性;吸附;比表面积
  • 1799.介孔水化硅酸钙微球的形貌控制及载药性能研究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1-15]

    以氢氧化钙和正硅酸四乙酯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了一系列的水化硅酸钙(CSH),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探讨了不同的酒精添加量和有机溶剂添加对CSH的物相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酒精添加量的增加CSH的分散性逐渐变好,采用丙三醇作为有机溶剂可以得到分散较好CSH微球.对CSH进行了布洛芬(IBU)载药研究,利用热重-差热分析、Brunauer-Emmett-Teller法和红外光谱表征(FT-IR)合对其在不同载药时间的CSH载药量、比表面积、孔容和表面基团等进行了分析.发现在12 h后载药量达到116.78%,有望成为较好的药物载体材料.
    关键词:水化硅酸钙;形貌;共沉淀法;载药
  • 1800.硅砂粉与矿渣微粉复掺技术用于PHC管桩生产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1-15]

    设计研究了管桩生产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将硅砂粉与矿渣微粉作为混凝土掺合料,在满足管桩生产要求前提下,以一定比例取代硅酸盐水泥,采用常压蒸汽养护和高压蒸汽养护,并测定了混凝土的脱模强度及高压蒸汽养护后的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硅砂粉和矿渣微粉以一定比例复掺等量代替水泥生产PHC管桩是可行的,其中,复合掺合料的取代比例可达45%,硅砂粉和矿渣微粉的掺量分别为150 kg/m3、50 kg/m3,混凝土脱模及压蒸后的抗压强度分别为49.1MPa、89.0MPa,符合管桩国家标准要求.
    关键词:硅砂粉;矿渣微粉;PHC管桩;混凝土;抗压强度
首页  上一页  ...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