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453 篇 当前为第 172 页 共 246

所属行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1711.Sanicro25耐热钢中析出相的热力学计算与平衡相分析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4-03-15]

    利用热力学软件Thermal-Calc计算了Sanicro25耐热钢中的平衡态析出相,分析讨论了关键元素含量变化对析出相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增加钢中W、C含量可以升高M23C6的回溶温度以及增加M23C6的析出量,Cr、Co含量对M23C6的析出量没有明显影响;Cr含量越低,W含量越高,Laves相的回溶温度越高,析出量越大;Cr、N含量越低,Nb含量越高,MX相的析出量越高;Nb含量越高,N含量越少,Z相的析出量越大;W、Cr含量越高,σ相析出量越大,回溶温度越高.
    关键词:Sanicro25钢;M23C6相;Laves相;MX相;Z相;σ相
  • 1712.铝合金强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4-03-15]

    综述了目前铝合金强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简述了旋涡搅拌铸造法、压力铸造法、喷射铸造法、熔铸直接接触反应法、细晶强化法等几种铝合金强化技术工艺.简介了国内外铝合金强化技术的发展概况以及铝合金强化技术的应用,同时展望了铝合金材料的发展.
    关键词:铝合金;强化技术;旋涡搅拌铸造法;细晶强化法
  • 1713.不锈钢中子辐照加速应力腐蚀开裂的带电粒子辐照模拟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4-03-15]

    通过对比电子、质子和重离子在作用机理、损伤形态、损伤分布、穿透深度的差异性,确定进行中子辐照模拟的最优选粒子,然后量化分析最优选粒子辐照与中子辐照在材料微区化学成分、微观结构、硬度与IASCC敏感性等方面的差异.
    关键词:带电粒子;中子;辐照;不锈钢;模拟
  • 1714.铝基非晶合金的研究进展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4-03-15]

    Al基非晶合金及纳米Al基非晶合金材料发展十分迅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Al基非晶合金的制备、形成机制、玻璃形成能力、过热熔体脆性和块体Al基非晶合金及纳米Al基非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等热点问题.
    关键词:Al基非晶合金;玻璃形成能力;过热熔体脆性;纳米Al基非晶复合材料
  • 1715.5d过渡金属掺杂γ-TiAl合金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4-03-15]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系统地研究了5d过渡金属在γ-TiAl合金中的占位及占位方式,获得了过渡金属掺杂合金体系的形成能、几何结构、电子结构及电荷布居值等参数.结果表明:5d过渡金属元素Hf、Ta和W优先占据γ-TiAl合金中的Ti位;Os、Ir、Pt、Au等优先占据Al位;Re则既有占据Ti位的可能,也有占据Al位的可能,但占据Al位的趋势略大.通过对不同元素掺杂体系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电荷布居值的计算和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不同过渡金属元素在TiAl合金中的占位规律,解释了5d过渡金属掺杂对TiAl合金体系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TiAl金属间化合物;第一性原理;占位;电子结构
  • 1716.铜、锌、铝、锆物质的量比对CuO-ZnO-Al2O3-ZrO2系催化剂催化CO2加氢合成甲醇的影响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4-03-15]

    采用并流共沉淀法制备了各组分不同物质的量比的CuO-ZnO-Al2O3-ZrO2催化剂,考察各组分物质的量比对该系列催化剂前驱体及催化剂的影响.运用X射线衍射(XRD)、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技术、热重-微分热分解(TG-DTG)实验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分析,并在固定床连续流动反应器中利用组成为V(H2)/V(CO2)=3.0的混合气,在T=250℃、P=3.0MPa、GHSV=3000h-1反应条件下对CuO-ZnOAl2O3-ZrO2系列催化剂进行了催化CO2加H2合成甲醇的活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系列催化剂在抑制Zn2+取代Cu2+方面表现良好,当n(Cu)∶n(Zn)∶n(Al)∶n(Zr)为0.45∶0.45∶0.02∶0.08时催化剂体现的还原性和活性最佳.
    关键词:二氧化碳;加氢;甲醇;CuO-ZnO-Al2O3-ZrO2;催化剂
  • 1717.镁基材料摩擦磨损的研究进展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4-03-15]

    主要综述了近年来镁基材料(包括镁合金和镁基复合材料)摩擦磨损的研究状况,总结了合金元素对摩擦磨损的影响,对比分析了触变成形、压铸和金属型铸造镁合金的摩擦磨损,研究了各种镁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同时总结了表面改性对镁基材料摩擦磨损的影响.
    关键词:摩擦磨损;镁合金;成形方式;镁基复合材料;表面改性
  • 1718.玻璃钢化加热过程的初步分析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4-03-15]

    为加深对玻璃钢化过程的认识,提高工艺参数调控的合理性,建立了钢化炉加热段中玻璃板加热升温过程的数学模型,并用数值方法进行了求解分析.玻璃厚度、表面辐射率、加热方式对玻璃板加热过程有重要影响.计算得到的不同厚度的玻璃板加热到既定温度所需时间与工厂生产实践的数据基本吻合.结果表明,加热Low-E玻璃宜采用对流辐射加热模式,对流传热系数应控制在50W/(m2·℃)左右.加热初期,玻璃板内的温差可达82℃(对6mm厚玻璃),采用双室式加热是合理的.
    关键词:钢化;加热时间;工艺参数;数学模型;计算机应用
  • 1719.混凝土结构表面硅烷浸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4-03-15]

    混凝土结构硅烷浸渍表面处理技术已经被纳入规范,并广泛应用于以海洋环境为代表的严重腐蚀环境下的混凝土结构.介绍了硅烷浸渍表面处理技术的历史沿革以及硅烷的分类,探讨了硅烷浸渍技术的作用机理,总结了国内外硅烷浸渍处理用硅烷材料的技术要求,从基本功能、基于作用环境功能以及辅助功能3方面提出了硅烷浸渍处理的技术要求,阐述了硅烷浸溃处理技术对混凝土吸水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冻性能、抗磨性能与抗酸雨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混凝土结构表面硅烷浸渍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硅烷浸渍处理技术适用的作用环境.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硅烷;浸渍处理;防腐蚀
  • 1720.Fe3O4磁性纳米颗粒的合成与接枝聚合修饰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4-03-15]

    以氨水作为沉淀剂并控制溶液的pH值,采用Fe3+和Fe2+共沉淀法制得了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合成的磁性纳米颗粒通过高分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进行了表征.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粒径约为10nm,其表面含有丰富的羟基.为了增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和聚合物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纳米颗粒的表面接枝上乙烯基单体.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热重分析仪的测试结果显示,聚合物链共价结合在纳米颗粒表面.表面接枝聚合后,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由极性转变为非极性.
    关键词: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接枝聚合;表面修饰;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
首页  上一页  ...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