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41.浅谈电解烟气净化系统的能耗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14-01-15]
分析了电解烟气净化系统的能耗构成,引风机是净化系统主要的动力源.在满足环保排放标准的要求下,应通过减少净化系统的烟气量和降低系统的压力损失来减少净化系统能耗,并最终将净化系统的能耗控制在铝厂综合交流电耗的1.3%以下.
关键词:干法净化系统;能耗;电解铝厂
-
1842.TA16和TA17钛合金在高温高压水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14-01-15]
研究了TA16和TA17钛合金在高温高压中性水质中的电化学行为、均匀腐蚀行为和应力腐蚀行为.结合SEM和XPS分析技术,分析了腐蚀后合金表面形貌和氧化膜的组成.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高压中性水质中,两种钛合金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能,TA16钛合金的钝化性能、抗均匀腐蚀和抗应力腐蚀性能均优于TA17合金,腐蚀后两种钛合金表面生成了表层由TiO2组成、内层由TiO2、Ti2 O3和TiO组成的致密氧化膜.
关键词:TA16钛合金;TA17钛合金;腐蚀行为
-
1843.大型预焙槽分段焙烧二次启动生产实践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14-01-15]
结合实际介绍了一种新型二次启动方法-燃气铝液分段焙烧二次启动,并与传统的焦粒焙烧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分段焙烧在保护槽内衬延长大型预焙槽槽寿命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分段焙烧;二次启动;槽寿命
-
1844.不同氧化铝生产方法与蒸发装置选择分析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14-01-15]
本文通过对常规拜耳法、选矿拜耳法、石灰拜耳法、强化烧结法、串联联合法和混合联合法工艺和各种蒸发装置的特点分析,结合各种生产方法的生产指标,为不同氧化铝生产方法选择了适合的蒸发装置.
关键词:拜耳法;烧结法;联合法;蒸发装置;选择
-
1845.杂质C、N、O对高纯钛低温性能的影响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14-01-15]
通过对高纯钛中杂质的成分、分布及存在形式的分析,研究了低温下C、N、O等杂质对高纯钛冷加工及拉伸等性能的影响,并得出结论:严格控制原料海绵钛中杂质的含量,是保证高纯钛产品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海绵钛;固溶体;间隙杂质;滑移
-
1846.硅热法炼镁工艺中单个球团及球团填充层的传热学分析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14-01-15]
对球团简化处理,通过理论计算得到球团的温度分布;通过类比填充床的传热规律,分析球团在还原罐内的传热及还原罐径向传热情况,提出加强罐内的对流传热,可有效的提高罐内传热效果、缩短球团的加热时间.
关键词:球团;传热;硅热法;炼镁
-
1847.“高效节能铝电解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对铝工业科技进步的意义和作用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14-01-15]
阐述了中国铝电解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了“高效节能铝电解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关键词:铝电解;战略联盟;直流电耗;槽电压;槽寿命
-
1848.铝用冷捣糊颗粒级配的研究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14-01-15]
以电煅煤为骨料,以环氧树脂为黏结剂合成铝用冷捣糊.按照最紧密堆积理论,根据Dinger - Funk方程中粒度分布系数(n值)的变化,计算出不同的粒度组成,并以此为依据进行配料,分别测试了不同粒度组成时,糊料的性能指标.结果表明,粒度分布对冷捣糊的各项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在n为0.45时,骨料的堆积密度达到最大,焙烧后糊料空隙率、电阻率和抗压强度都达到最佳.
关键词:冷捣糊;紧密堆积;电阻率;抗压强度
-
1849.预焙阳极生产工艺导热油输送系统的影响因素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14-01-15]
在预焙阳极生产工艺中,采用导热油供热系统进行供热.导热油输送系统是导热油供热系统的重要组成之一.在导热油输送系统设计过程中,对温度、压力的合理设定以及输送方案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生产工艺运行和项目投资.本文基于温度和压力的稳定性,对导热油输送系统进行分析,并以常用的两种设计方案为例进行讨论,提出优化建议.
关键词:预焙阳极;导热油输送系统;优化设计
-
1850.冷轧宽幅铝板带工艺润滑对产品表面质量的影响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14-01-15]
现代化高速宽幅铝板带冷轧机变形区工艺润滑条件苛刻,易引起轧制过程不稳定,轧后表面出现垂直于轧向的“横纹”缺陷.为此,本文从理论上分析缺陷的成因,发现高速宽幅轧机变形区面积平均增加了50%,摩擦路径变长,工艺润滑面积变大.通过四球摩擦磨损试验,调整轧制油添加剂,使油膜强度达290N.进行工业试验,轧制油能适应现代化轧机变形区特点,彻底消除了轧件表面的“横纹”缺陷,轧制过程稳定.
关键词:铝板带;表面缺陷;变形区;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