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021-08-11]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021-08-11]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2021-08-10]
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按照“抓大文旅促品质化”要求,聚焦文旅融合主线,以供给侧改革为抓手,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努力做好“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文旅“答卷”,全力以赴打好“五张牌”,全市文化和旅游业持续保持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态势,为重庆市建设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2021-08-10]
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趋势,也是人民休闲消费品质提升的客观要求。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通过对贵州省历史民俗文化资源的梳理以及当地旅游市场的实地调查,探讨作为重要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开发与保护问题,针对当前存在的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与管理、产品化进程中的过度商业化等问题,提出实施整体保护、分区管理,动态维护、文脉相承,有机更新、增强活力三点策略建议。
[卫生和社会工作,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021-08-10]
旅游公共服务不仅是游客权利得以保障的基石,也是城市旅游功能得以实现的根本。新冠肺炎疫情对包括旅游业在内的各行各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而旅游公共服务也在这场疫情中遭受了严峻的考验。本文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北京市旅游业的影响,并对此次疫情中北京市旅游公共服务进行了评估;同时追溯了我国旅游公共服务应对“非典”疫情的历史,并拓宽视野,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旅游公共服务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021-08-10]
近年来,温泉县秉持“中国温泉之乡”品牌和环境资源禀赋优势,大力推动县域基础设施建设、资源整合和产业升级,以“健康旅游”“温泉养生”“医疗康养”“生态康养”为发展方向,同时将蒙医药文化同温泉康养产业发展相结合,实现健康旅游与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本报告从政策环境、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潜力分析,研究认为温泉县康养资源具有很高的丰度和聚集度,原生态的绿色屏障亦为养心、养身、养生理念发展提供了产业基础。当地以特色资源为驱动、“温泉”资源为核心吸引物,打造以“浴”文化为主题、中医为支撑的医养康养产业体系,形成以康养为核心、多产业联动的康养新业态。温泉县未来将进一步以产业和重点景区为依托,以医养结合、旅游度假为发展方向,重点围绕温泉康养、医养服务、景观旅游等业态,大力发展旅游康养产业,把康养旅游业打造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021-08-10]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榆林境内佛教、道教历史文化悠久,宗教名胜影响广泛。将宗教历史文化资源推向市场,积极发展榆林的旅游事业,是将榆林建设成西部文化大市的重要路径。
[综合,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021-08-10]
城市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空间。城市的生态环境、生活环境、景观资源、文化资源、休闲和旅游的空间基础、休闲和旅游的安全保障等要素,都成为驱动城市休闲和旅游发展的竞争力。课题组经过对样本城市有关截面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经过去量纲处理后的赋权计算,经过依本研究指标体系从32项三级指标→17组二级指标→6类一级指标,即城市的生态环境、生活环境、景观资源、文化资源、休闲和旅游的空间基础、休闲和旅游的安全保障6个维度的基本要素驱动力的分析,从而产生了“基本要素竞争力”“30强城市”的综合排名、类项指标排名和分项指标排名,并以此为依据一一分析了样本城市各类基本要素竞争力方面表现的特征。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综合] [2021-08-10]
历史文化名城杭州,自然人文资源丰富,西湖景观独一无二。早在20世纪80~90年代,杭州就以西湖景观为主要旅游产品,发展成为蜚声海内外的著名旅游目的地。然而,杭州并未止步于西湖旅游。21世纪初,杭州围绕“国际重要旅游休闲中心”的发展定位,借助“巧实力”,通过产业培育提升休闲与旅游的城市环境和氛围,以大区域思维拓展旅游发展空间,通过持续推动休闲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在产品业态创新和公共服务提升上下功夫,从而形成了今天休闲与旅游多元产品令人向往的局面。
[综合,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1-08-10]
旅游产业是北京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增长点,提升北京旅游产业竞争力成为北京旅游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在构建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北京旅游产业竞争力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北京旅游产业竞争力较强,但是与国内其他旅游强市相比,其竞争优势逐步缩小,存在如下问题:入境旅游略显疲态,国际旅游吸引力薄弱;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旅游产品缺乏创意;旅游消费水平有待提高,消费结构不合理;旅行社市场较为混乱,旅行社业发展面临困境;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不充分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北京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