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851.近红外光谱法快速分析头孢克肟胶囊的含量
[医药制造业] [2014-02-25]
目的利用近红外光谱(NIR)分析技术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头孢克肟胶囊进行无损、快速定量分析。方法以全国不同企业生产的头孢克肟胶囊为分析对象,用光纤探头测定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定量模型的预处理方法为一阶导数与矢量归一化,波长范围为11995.2~7498cm-1和6101.7~5773.9cm-1,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PLSR)。定性鉴别方法为马氏距离与限定值比较。结果定量分析模型由158个样品经内部交叉验证建立,40个样品用于外部验证,含量范围为21.7%~89.4%,相关系数为0.9786,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为2.38%,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4%。定性鉴别方法可将头孢克肟胶...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头孢克肟胶囊;定量;定性
-
32852.吡嗪酰胺致全身麻木、针刺感伴血压升高1例
[医药制造业] [2014-02-25]
1临床资料患者,男,64岁,因"咳嗽咳痰伴胸闷气喘1月余"于2013年2月13日入院。体检:体温36.6℃,心率7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5/82 mmHg(1 mmHg=0.133kPa),营养差,两侧呼吸动度及语音减弱,双下肺叩诊为浊音且呼吸音低,语音传导减弱;胸部CT示:双侧胸腔可见弧形液体样密度;血常规及肿瘤五项未见明显异常;血沉(ESR)52 mm·h-1;C反应蛋白(CRP)19.64 mg·L-1;痰涂片找结核杆菌3次均为阴性,胸腔积液为淡黄色,2次送检提示为渗
关键词:吡嗪酰胺;不良反应;全身麻木;针刺感;血压升高
-
32853.甲冰缓释膜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
[医药制造业] [2014-02-25]
目的:探讨甲冰缓释膜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甲冰缓释膜对25株临床分离厌氧菌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以甲硝唑膜(无冰片)和原料药甲硝唑作对照,以评价体外抑菌能力。结果:测定出三种药物对25株厌氧菌的MIC,甲冰缓释膜对厌氧菌的MIC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冰缓释膜在体外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且对常见宫颈感染的厌氧菌抑菌效果优于甲硝唑膜(无冰片)及原料药甲硝唑的体外抑菌效果。
关键词:甲冰缓释膜;体外抑菌;最低抑菌浓度(MIC)
-
32854.金胺O染色物在中成药中的检测方法研究
[医药制造业] [2014-02-25]
目的:建立中成药中金胺O染色物的检测方法,对可能存在的化工染料金胺O进行筛查,并建立阳性样品中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对中成药中的金胺O进行筛查,并采用HPLC-MS/MS二级质谱对阳性样品进行确认。质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扫描(ESI+),二级质谱全扫描模式(product ion mode),母离子m/z 268.1,子离子扫描范围m/z 20~300。在此基础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阳性样品中的金胺O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采用Phenomenex Gemini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05 mol·L-1醋酸铵水溶液(冰醋酸调pH 4.5...
关键词:中成药;元胡止痛片;朱砂安神丸;金胺O;化工染料;高效液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安全监测
-
32855.三羟基异黄酮通过AMPK和mTOR信号通路对宫颈癌细胞抑制作用的研究
[医药制造业] [2014-02-25]
目的:探讨三羟基异黄酮对人宫颈癌Caski细胞株生长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磺酰罗丹明B(SRB)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三羟基异黄酮(GEN)干预对Hela,SiHa,Caski,HeLa-S3,HeLa229及C-33A等宫颈癌细胞株生长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一磷酸腺苷(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信使核糖核酸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免疫沉淀法检测三羟基异黄酮对Caski细胞结节性硬化症基因1/结节性硬化症基因2(TSC2/TSC1)复...
关键词:三羟基异黄酮;宫颈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G1期阻滞
-
32856.HPLC法测定长春碱亲水基修饰阳离子脂质体中主药含量及脂质体的包封率
[医药制造业] [2014-02-25]
目的:建立测定长春碱亲水基修饰阳离子脂质体中主药含量及脂质体的包封率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迪马C18柱,流动相为乙腈-甲醇-二乙胺(13∶53∶34,V/V/V),检测波长为281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采用葡聚糖凝胶柱分离法分离长春碱亲水基修饰阳离子脂质体游离药物以测定包封率。结果:长春碱检测质量浓度在0.02~0.30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1.88%;低、中、高浓度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2%,RSD=0.15%(n=9);所测脂质体的平均...
关键词:长春碱;脂质体;含量;包封率;测定
-
32857.IGF-1通过ERK-MNK信号通路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VEGF表达的实验研究
[医药制造业] [2014-02-25]
目的探讨ERK-MNK信号通路是否参与IGF-1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VEGF表达的诱导。方法免疫印迹方法检测IGF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内HIF-1α、p-MNK等信号蛋白的表达变化和VEGF表达的变化,给予MNK抑制剂CGP 57380和HIF-1α抑制剂YC-1后再检测含外源性IGF-1的骨髓质间充质细胞中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外源性IGF诱导后,HIF-1α、p-MNK等相关信号蛋白表达上调,分别阻断MNK和HIF后,VEGF的表达趋于正常。结论 IGF-1通过调节ERK-MNK信号通路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表达VEGF。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ERK-MNK;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组织工程
-
32858.拮抗触液核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5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行为的影响
[医药制造业] [2014-02-25]
目的探讨触液核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5(ERK5)在吗啡依赖大鼠戒断行为中的作用。方法成年♂SD大鼠48只,体质量230~270 g,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大鼠随机分为两组(n=24):吗啡-纳洛酮-DMSO组(A组)和吗啡-纳洛酮-BIX02188组(B组)。采用剂量递增法皮下注射吗啡以建立大鼠吗啡依赖模型,d 6上午经腹腔注射纳洛酮,催促戒断症状出现,即建立吗啡戒断模型。采用行为药理学方法结合免疫荧光技术,侧脑室内注射ERK5特异性抑制剂BIX02188,观察其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行为、戒断所致痛觉过敏及触液核p-ERK5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吗啡-纳洛酮-DMSO组相比,吗啡-纳洛酮-BIX...
关键词:吗啡依赖;戒断症状;触液核;远位触液神经元;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5;BIX02188
-
32859.光诱导白藜芦醇与眼镜蛇神经毒素聚合和协同镇痛作用
[医药制造业] [2014-02-25]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与眼镜蛇神经毒素在生理pH条件下的经光诱发产生的相互作用及其对镇痛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法扫描不同白藜芦醇浓度下眼镜蛇神经毒素(NT)在pH7.4磷酸缓冲液中的光谱,测定365 nm光照射白藜芦醇后的NT的荧光光谱。采用醋酸扭体法和热板法考察在白藜芦醇和NT联合用药并经尾静脉光照后对小鼠的镇痛效果。结果: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峰形发生了变化,紫外可见光吸收增强,荧光猝灭,光照加剧了猝灭效应,说明NT与白藜芦醇产生了聚合作用。其结合常数Ka为5.12×105 L·mol-1,结合位点数n为1,结合距离R为3.40 nm,故易发生非辐射能量转移。白藜芦醇和NT联...
关键词:白藜芦醇;眼镜蛇神经毒素;协同镇痛
-
32860.东革阿里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医药制造业] [2014-02-25]
目的研究东革阿里(Eurycoma longifolia Jack.)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吸附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开放ODS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和反复重结晶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与光谱分析方法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东莨菪素(scopoletin,1)、9-甲氧基-铁屎米-6-酮(9-methoxycanthin-6-one,2)、laurycolactone A(3)、eurylene(4)、β-carboline-l-propionic acid(5)、3β-羟基豆甾-5,22-二烯-7-酮(3β-hydroxy-stig...
关键词:东革阿里;化学成分;结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