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611.响应曲面法优化微波干燥白炭黑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2-15]
基于中心组合设计的响应曲面法,研究了微波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和白炭黑厚度及其交互作用对白炭黑相对脱水率的影响,得到了影响因素与白炭黑相对脱水率之间的二次方数学模型,获得了微波干燥白炭黑的优化工艺条件,即干燥温度90℃,干燥时间32 min,物料厚度10mm,此条件下白炭黑的相对脱水率为99.68%.所得物料经粉碎,采用行业标准和激光粒度仪进行表征测试,其加热减量为1.2%,灼烧减量为49.8%,平均粒度为11μm.
关键词:响应曲面法;微波干燥;白炭黑;相对脱水率;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microwave drying;white carbon black;relative dehydration rate
-
28612.基于弧长法和减薄率判据研究金属镀层的成形极限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2-15]
用ABAQUS有限元软件结合弧长法对镀层薄板冲压成形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镍镀层薄板在不同应变路径下的平面应变,得到了镀层的冲压成形极限,并用RG2000型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结合ARGUS板金成形网格应变测试系统对镍镀层薄板进行冲压成形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用弧长法得到的失稳减薄率可以较好地预测镀层的成形极限,而以微裂纹产生时的减薄率为失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工程需要.
关键词:镀层薄板;冲压成形;减薄率;数值模拟;成形极限;弧长法
-
28613.酮肼交联及硅烷偶联水性聚氨酯乳液的流变行为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2-15]
合成了酮肼交联及硅烷偶联的水性聚氨酯乳液,通过稳态实验、触变性测试和动态流变测试对该乳液的流变行为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该乳液中y-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N-[(1.1-二甲基-2-乙酰基)乙基]-β-二羟乙氨基丙酰胺(DDP)的含量对体系流变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乳液的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小,属于假塑性流体,体系以黏性行为为主;随DDP含量的增加,该乳液的表现黏度和触变性增大;随KH550含量的增加,在较低的扫描频率区域内频率对该乳液的储能模量的影响较小;随DMPA含量的增加,该乳液的损耗能量增大.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酮肼交联;硅烷偶联;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二羟甲基丙酸;流变行为
-
28614.超声辐射相转移催化合成肉桂酸苄酯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2-15]
实验以水为溶剂,肉桂酸和氯化苄为原料,在相转移催化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作用下通过超声辐射液相合成法合成了肉桂酸苄酯,产物经IR和元素分析表征,并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液pH值、超声波辐射时间、超声波辐射功率、相转移催化剂种类和用量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肉桂酸苄酯的优化工艺条件为:n(肉桂酸)∶n(氯化苄)=1∶1.4,反应液pH值为11,CTAB用量2.0g,反应温度70℃,超声辐射时间120 min,超声辐射功率120 W,在此条件下收率可达88.5%.
关键词:肉桂酸苄酯;超声波辐射;相转移催化;肉桂酸;氯化苄
-
28615.A10改性聚甲醛热稳定性的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2-15]
通过分子量测定、红外光谱分析(FT-IR)研究了聚甲醛(POM)的热降解机理并根据降解机理采用稳定剂A10对POM进行共混改性.运用热失重(TG)、差动扫描(DSC)、机械力学测试探讨了A10对聚甲醛改性后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热降解产生新的端基,熔融温度高于200℃时POM大分子链的断裂加快;稳定剂A10改性POM纤维在100℃老化处理250 h后纤维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保持率分别达95%以上和89%以上;随着稳定剂A10比例增大,热分解活化能增加,聚甲醛的热失重率逐渐降低,热分解温度升高.
关键词:聚甲醛;热稳定性;热分解活化能;稳定剂
-
28616.软磁复合材料绝缘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2-15]
概述了降低软磁材料磁损耗的工艺方法,并分类介绍了有机包覆、无机包覆和复合包覆对软磁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最后指出新型包覆剂和表面处理技术的开发及相关理论模型的构建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软磁复合材料;绝缘包覆;磁损耗
-
28617.氧化物对碳气化反应的影响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2-15]
以5种化学纯的氧化物和石墨型纯碳粉为研究对象,利用热分析(TG-DSC)技术研究氧化物对碳气化反应的影响,同时也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温度区域,不同的氧化物对碳气化反应的催化作用不同,在低温区域,SiO2的催化作用最明显;在高温区域,则CaO的催化作用最明显.
关键词:碳气化反应;热重分析;反应机理;催化作用;carbon gasification reaction;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reaction mechanism;catalysis
-
28618.基于等维灰色GM(1,1)模型的2A12铝板材疲劳寿命预测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2-15]
以2A12铝合金板材光滑试样疲劳试验为基础,获取其应力应变曲线及S-N曲线.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等维灰色GM(1,1)模型(等维灰数递补GM(1,1)模型和等维新息GM(1,1)模型),将GM(1,1)模型和等维灰色GM(1,1)模型应用到2A12铝合金板材的疲劳寿命的预测中,用材料的S-N曲线来评估和比较模型寿命预测的准确性.计算结果表明,灰色系统模型预测值与S-N曲线比较接近,在多步预测中,等维灰色GM(1,1)模型与单一的GM(1,1)模型相比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以更好地预测2A12铝板材的疲劳寿命.
关键词:等维灰色GM(1,1)模型;2A12铝合金;灰色预测;疲劳寿命;equal dimension grey model GM(1,1);2A12 aluminum alloy;grey prediction;fatigue life
-
28619.新型聚合物水泥胶浆界面剂粘结性能及作用机理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2-15]
采用新型聚合物水泥胶浆作为界面剂以提高新旧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通过拉拔粘结强度与劈裂抗拉粘结强度实验对5种不同类型的聚合物水泥胶浆界面剂的粘结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分析研究了丁苯聚合物水泥胶棠的界面增强机理.实验结果表明,5种聚合物乳液中,丁苯聚合物水泥胶浆具有较好的拉拔粘结性能,当优选m(水泥)∶m(DB-1乳液)=3∶2时,其7d、28d拉拔粘结强度分别达到1.83MPa、2.41MPa,相比水泥净浆空白样分别提高了144%、96%;在劈裂抗拉粘结强度方面,水平方向浇筑时劈裂抗拉粘结强度相对较高,当聚合物水泥胶浆的优选m(水泥)∶m(DB-1乳液)=3∶2,水平浇筑时其28d劈拉粘结强度达到2.96MPa,明显高于不掺界面剂的试样以及掺加其它配比界面剂的混凝土试样;经过微观测试分析,丁苯DB-1聚合物水泥砂荣内部界面过渡区(ITZ)相比空白样明显致密,表明丁苯聚合物的加入有效填充了水泥基材料内部的宏观与微观缺陷,提高了界面过渡区的密实程度.
关键词:聚合物水泥胶浆;界面剂;拉拔粘结性能;劈裂抗拉粘结性能;作用机理
-
28620.室温下抗坏血酸还原法制备纳米铜粉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2-15]
以L-抗坏血酸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为保护剂,乙酸铜的二乙醇溶液为前驱体,在室温下反应得到大量粒径在160 nm左右单分散性的纳米铜颗粒.详细探讨了聚乙烯吡咯烷酮的配比、乙酸铜溶液滴加速率和反应时间对产物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能谱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纳米铜粉进行表征与分析,该纳米铜颗粒以近似球状的不规则形貌为主,晶型为面心立方(fcc)晶体结构,纯度较高,能够稳定分散在有机溶液中,适合制备导电铜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纳米铜粉;L-抗坏血酸;聚乙烯吡咯烷酮;室温合成;环境友好;Cu nanoparticles;L-ascorbic acid;PVP;room temperature synthesis;environmental friend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