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30423 篇 当前为第 2284 页 共 3043

所属行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22831.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催化剂CeVO_4/凹凸棒土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3-15]

    燃煤电厂产生的氮氧化物会严重危害大气环境和人类身体健康,如何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通过水热法制备的低温选择性脱硝催化剂CeVO_4/凹凸棒土是以凹凸棒土为载体材料,以CeVO_4为活性催化中心,通过XRD、SEM和N_2吸附等表征手段分析表明所制备催化剂的活性成分主要为CeVO_4,同时有微量的CeO_2和V_2O_5生成,且具有大的比表面积(217.571m~2/g),在180℃时的催化转化效率达到最大93.24%,在一定量SO_2存在的条件下,催化转效率依然维持在81%以上,表明CeVO_4/凹凸棒土催化剂具有较好的低温催化活性和抗SO_2毒害性能。
    关键词:氮氧化物;选择性催化还原;低温;凹凸棒土;钒酸铈
  • 22832.钙基吸收剂硫氮协同脱除过程中表面产物层生长机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3-15]

    为了分析钙基吸收剂硫氮协同脱除过程中产物层的生长机制,采用氢氧化钙单晶体表面(0001)模拟吸收剂孔隙的孔壁及外表面,针对脱硫、脱硝及硫氮协同脱除过程中产物层的生长规律进行了分析,结合晶体生长理论及脱硫和脱硝过程中产物层生长的差异,提出了硫氮协同脱除过程中产物层生长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脱硫反应首先发生在单晶表面局部区域,并使该区域膨胀形成颗粒状凸起结构;之后,随着反应区域不断扩大,表面膨胀趋于一致,从而形成连续致密产物层。由于脱硝产物易溶于水,且在液膜中扩散,因此脱硝反应对单晶表面表现出刻蚀作用。硫氮协同脱除过程中,脱硝反应的刻蚀作用抑制了脱硫连续致密产物层的形成,同时,液膜中脱硝产物的出现...
    关键词:钙基吸收剂;同时脱硫脱硝;产物层生长;燃煤污染
  • 22833.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中还原物质直接和间接检验方法的差异性比较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3-15]

    本文以环氧乙烷灭菌的一次性使用输注泵作为样品,参照YY0451-2010《一次性使用便携式输注泵非电驱动》(以下简称:YY0451-2010)中4.5.1的检验液制备方法进行检验液的制备。再参照GB/T14233.1-2008《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1部分:化学分析方法》(以下简称:GB/T14233.1-2008)中还原物质直接和间接的检测方法,对同一企业同一批次和不同批次的产品,进行输注泵还原物质的检测,运用概率统计学中的t检验法,通过判断两组数据平均值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来比较这两种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一次性使用输注泵的检验液,运用GB/T14233.1-2008中还原物质...
    关键词:输注泵;还原物质;t检验残留量;差异
  • 22834.不同桉木化学机械法制浆性能的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3-15]

    研究了尾巨桉、巨尾桉、尾叶桉、蓝桉及小叶桉这5种桉木的材性特征及其预处理-碱性过氧化氢化学机械浆(P-RC APMP)制浆性能。结果表明:5种桉木的综纤维素质量分数在77.96%~81.36%之间,小叶桉最高,巨尾桉最低;木质素质量分数在23.18%~26.62%之间,尾叶桉的最高,巨尾桉最低;纤维平均长度在755~785μm之间,差异较小。采用P-RC APMP制浆方法,在H2O2用量5%,Na OH用量4.5%浸渍条件下,小叶桉的制浆得率最高,达86.7%,巨尾桉最低,仅为84.2%;在相同加拿大游离度(300 m L CSF)下,蓝桉浆的强度性能和光学性能最优,纸浆的抗张强度和白度分别达...
    关键词:桉木;制浆性能;材性特征;化学机械浆
  • 22835.不同的灰熔点调控方式对煤灰熔融特性的影响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3-15]

    对两种原始煤灰进行混合,并分别搭配不同的添加剂,得到3种元素组成相同的煤灰,灰熔点测试结果显示,三者的灰熔点存在较大差异。结合X射线衍射技术和SEM-EDX(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联用)分析了3种煤灰(>800℃)在高温时的矿物质转化过程。结果表明,不同的灰熔点调控手段对不同煤的影响是不同的。原因是高温时矿物质组成不仅与煤灰化学元素组成相关,更与元素在矿物质中的赋存状态有关。两者共同决定了煤灰的熔融特性。
    关键词:混煤;添加剂;灰熔点;矿物质;X射线衍射
  • 22836.纳米无机粒子/聚合物共混体系分散机理研究进展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3-15]

    功能性纳米无机粒子在许多领域显现出独特的性能,然而纳米粒子团聚与分散的矛盾始终是制约其在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中应用的关键。针对这一问题,从热力学和动力学的角度,分别综述了团聚体的分散过程及理论进展。基于分散的破碎和剥蚀机理,对团聚体的分散动力学进行了深入阐述。通过现有分散机理的概括,为纳米无机粒子/成纤高聚物体系的分散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熔纺;杂化纤维;分散机理;纳米粒子
  • 22837.二氯丙烯醚类化合物SYP-4380的生物活性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3-15]

    [目的]通过室内与田间试验验证SYP-4380对多种害虫的杀虫活性。[方法]分别采用饲料混毒法、药膜法、喷雾法进行室内与田间试验。[结果]SYP-4380对家蝇幼虫、西花蓟马、秋幕毛虫等害虫具有杀虫活性;田间试验表明SYP-4380对美洲斑潜蝇、稻纵卷叶螟、桃小食心虫具有一定防治效果;对茶尺蠖防效较好,与常规使用药剂的常规用量防效相当。[结论]SYP-4380可防治多害虫,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关键词:SYP-4380;生物活性;室内试验;田间试验
  • 22838.湿空气在泡沫金属内析湿过程的换热与压降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3-15]

    实验研究了湿空气在泡沫金属内流动析湿过程的换热和压降特性,分析了不同因素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入口空气相对湿度的增大,凝结水增多,使泡沫金属的换热量和压降均增大;当入口相对湿度从50%增大到90%时,换热量和压降最大增加了67%和62%;随着入口空气温度的升高,泡沫金属换热量和压降增大;随着冷却水温度的升高,泡沫金属的换热量和压降均下降;随着孔密度的增大,压降增大,但由于受到凝结水影响,总换热量会先减小后略有增大;泡沫金属的迎风高度越大,总换热量和压降越大。
    关键词:泡沫金属;湿空气;流动;析湿;传热;压降;实验验证
  • 22839.MgH_2和Mg(BH_4)_2对硝酸铵热分解过程的影响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3-15]

    为探索金属氢化物(MgH2和Mg(BH4)2)对硝酸铵(AN)热稳定性的影响,在升温速率分别为2、5、10和20℃/min条件下,用DSC测试了纯AN及其与MgH2或Mg(BH4)2混合物的热分解特性,根据DSC数据计算了热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等动力学参数,分析了加入金属氢化物引起AN热稳定性的变化机理。结果表明,加入MgH2后,AN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变化较大,初始分解温度大大降低,AN的分解机理发生了改变;而加入Mg(BH4)2对AN的热分解过程影响不大,且表观活化能没有明显变化。
    关键词:物理化学;热稳定性;金属氢化物;DSC;硝酸铵;AN;MgH2;Mg(BH4)2
  • 22840.TiO_2纳米纤维的改性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3-15]

    采用单针头静电纺丝技术,结合浓碱水热处理及煅烧过程制备出了具有特殊形貌的一维二氧化钛(TiO2)纳米纤维。通过SEM、BET、XRD和UV-Vis DRS等对其形貌、比表面积、晶型和吸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处理后纳米纤维具有"毛刺"状的特殊形貌,其比表面积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得到的TiO2纳米纤维为锐钛矿相。以罗丹明B为降解源,通过1h全波段光照降解实验结果表明,浓碱处理后煅烧温度为500℃时降解率最高,可达94.3%,是未处理TiO2纳米纤维的1.33倍。
    关键词:二氧化钛纳米纤维;特殊形貌;煅烧温度;光催化
首页  上一页  ...  2279  2280  2281  2282  2283  2284  2285  2286  2287  2288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