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411.连续碳纤维增强杂萘联苯共聚芳醚砜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5-10]
以含二氮杂萘酮联苯共聚芳醚砜(PPBES)为树脂基体,连续碳纤维T700-12K为增强材料,采用溶液浸渍和模压成型的方法制备出单向复合材料。通过对复合材料样条进行三点弯曲以及短梁剪切力学性能测试,考察了复合材料纤维体积分数、模压成型温度、成型压力及保压时间对复合材料弯曲强度、模量及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分别测试了复合材料在干态及湿态下的高温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复合材料纤维体积分数为63%,模压成型温度为350℃,成型压力为4 MPa,保压时间为20 min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动态热机械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230℃之前,储能模量保持稳定。而水煮48 h后复合材料的吸水率为...
关键词:二氮杂萘酮联苯;共聚芳醚砜;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高温力学性能
-
22412.取代酚类化合物LC_(50)的QSAR模型建立与分析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5-10]
基于定量结构.活性(QSAR)研究取代酚类化合物的急毒性具有重要意义。采用DFT-B3LYP方法,在较高基组6-311G~(**)水平下,全优化计算21种取代酚。从中获得分子最高占用和最低空轨道能(E_(HOMO)和E_(LUMO))、分子次最高占用和次最低空轨道能(E_(NHOMO)和E_(NLUMO))、分子总能量(E_T)、氢原子所带的最高正电荷(q_H~+)、最负非氢原子的静电荷(q~-)、分子偶极矩(μ)和分子体积(V)等描述符。结合文献中标题化合物对梨形四膜虫的毒性值(-lg LC_(50))和疏水性系数(10g Kow),由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成QSAR模型,采用内外双重验证的办法...
关键词:取代酚;密度泛函理论;定量构效关系;梨形四膜虫
-
22413.非晶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腐蚀性能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5-10]
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及电化学腐蚀等测试手段对搅拌摩擦加工制备获得的新型非晶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及腐蚀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新型非晶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呈现典型的层状结构,且组织呈现一定的纳米级的超细晶结构,主要由α-Al及α-Al非晶结构组成的并伴有Al-Cu-Mg系析出相存在,与母材相比抗拉强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而添加非晶形成的复合材料的电化学腐蚀性能相比未添加非晶基体材料加工后的腐蚀性能有所提高,但两种加工条件下材料的抗腐蚀性能均低于母材。
关键词:搅拌摩擦加工;金属基复合材料;微观组织;腐蚀;电子衍射
-
22414.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阻垢剂的合成及性能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5-10]
以马来酸酐(MA)、乙酸乙烯酯(VA)和丙烯酸(AA)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异丙醇为分子质量调节剂,合成了水溶性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阻垢剂PMVA。通过研究各合成条件对聚合物阻垢性能和生物降解性能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最终产品进行多方面性能测试,结果表明:PMVA具有优良的碳酸钙、硫酸钙阻垢分散性能,较强的稳锌性能和良好的可生物降解性能。
关键词:三元共聚物;合成;阻垢剂
-
22415.微电解-Fenton耦合处理重氮盐废水的实验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5-10]
通过实验研究了微电解和Fenton高级氧化单独处理DDNP废水,结果表明:两者单独处理DDNP废水时,COD去除率可分别达到60.28%、80.54%。同时对微电解与Fenton耦合预处理DDNP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静态实验结果显示,用这一方法在降低成本的同时,COD去除率可进一步提高,耦合效果明显;动态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连续运行156 h,在前72 h内,其COD去除率在80%以上。
关键词:DDNP废水;微电解;Fenton高级氧化;耦合
-
22416.Pb~(2+)离子印迹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5-10]
以Pb2+作为模板,环氧氯丙烷作为交联剂,MWNTs-CO/PEI作为功能单体,制备Pb2+-IIP材料。采用红外光谱和TE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初始浓度、溶液pH值、吸附剂质量对吸附容量的影响。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Pb2+-IIP和Pb2+-NIP材料吸附实验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吸附溶液的pH=5.0,吸附剂质量为0.03g,Pb2+的初始质量浓度为45mg/L时,Pb2+-IIP的最大吸附量为37.50mg/g,是Pb2+-NIP的2.47倍,40min内即可达到吸附平衡,吸附速率较快,选择识别性好,重复使用率高。
关键词:表面离子印迹技术;吸附;铅离子
-
22417.聚乙烯树脂的连续自成核与退火热分级实验参数优化及其与逐步结晶热分级对比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5-10]
以支化聚乙烯树脂为研究对象,研究连续自成核与退火热分级实验中,初始温度点(Ts)、升温降温速率、温度间隔(ΔT)和等温时间等实验参数对分级结果的影响,得到了一系列优化的实验参数或范围,为连续自成核与退火热分级方法的实际应用推广提供参考.并将连续自成核与退火(SSA)和逐步结晶(SC)两种热分级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聚乙烯;热分级;实验参数;优化
-
22418.好氧/缺氧循环SBR工艺处理屠宰废水的脱氮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5-10]
采用好氧/缺氧循环SBR工艺对屠宰加工废水进行处理,通过增加循环次数、调整运行工况实现了废水氨氮指标的稳定达标排放,为进一步提高传统SBR处理工艺的脱氮效率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在进水平均氨氮为109 mg/L时,最终出水氨氮低于10 mg/L,平均去除率为97%,COD平均去除率为90%,均达到广东省《水污染排放限值》(DB 44/26—2001)第二时间段一级标准。
关键词:屠宰加工废水;SBR工艺;好氧/缺氧循环;脱氮
-
22419.含硅芳炔树脂的固化及其复合材料性能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5-10]
通过溶液法在含硅芳炔树脂(PSA)中加入催化剂乙酰丙酮镍和三苯基膦,制备了碳纤维增强PSA复合材料(T700CF/PSA),研究PSA树脂的热自聚固化和催化固化反应动力学、固化树脂的热性能和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结果表明:PSA中加入催化剂可降低其固化温度,初始表观活化能下降,但后期固化表观活化能提高。加入催化剂后的PSA的热稳定性略高于未加催化剂的PSA,800℃氮气氛围中残留率达88%。单向碳纤维T700CF增强PSA基复合材料室温下的弯曲强度为1 805 MPa,弯曲模量为149 GPa,300℃下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的保留率分别为73%和93%,其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500℃。T700CF增...
关键词:含硅芳炔树脂;催化;固化;热性能;弯曲性能
-
22420.柱后衍生-离子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溴酸盐含量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5-10]
建立了化妆品中溴酸盐的柱后衍生-离子色谱检测方法。采用ICS1100离子色谱仪,Ion Pac AS19色谱柱,以KOH为淋洗液洗脱,经衍生试剂衍生后以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对样品中溴酸盐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在1.25~125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1);加标回收率为98%~100%,相对标准偏差约为1%,检出限为15.7μg/kg,定量下限为51.9μg/kg。方法快速、准确,选择性及灵敏度好,完全满足化妆品中溴酸盐检测的要求。
关键词:化妆品;溴酸盐;柱后衍生-离子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