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901.全球保温市场报告(2015-2019年)
[建筑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6-11]
Building insulation regulates the heat generated inside a building. Insulation materials help in controlling heat that is dissipated through conduction, convection, and radiation. Apart from their unique thermal properties, insulation materials als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sound, fire, and impact.
关键词:建筑保温;调节建筑物;热量;传导;对流;辐射散发热量
-
21902.煤制天然气过程模拟与分析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6-10]
煤制天然气过程具有设备流程简单、技术成熟可靠、单位热值投资成本低等优点。本文运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煤制天然气流程的过程模型,并采用分析法对系统主要单元进行计算分析,得出系统的分布状况及各单元的损失量。结果表明,低温甲醇洗单元的效率最高,为98.22%,煤气化单元的效率最低,为58.99%。同时,系统的损失也主要发生在煤气化单元,占系统总损失的72.69%。煤气化单元中主要的损失是由于传热不可逆和化学反应的不可逆性引起的内部损失,通过优化气化温度、汽氧摩尔比等方式改善气化炉的气化条件是提高气化效率、降低系统损失的关键。
关键词:煤制天然气;Aspen Plus;过程模拟;
-
21903.创制农药噻唑锌的球磨合成工艺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6-10]
[目的]噻唑锌是一种高效、低毒的噻唑类有机锌杀菌剂,旨在研发一种成本低、三废少的噻唑锌合成方法。[方法]在球磨中,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和二水合醋酸锌在少量水作为辅助溶剂条件下,经研磨可直接合成噻唑锌。[结果]对不同锌源、辅助溶剂用量、球磨条件等主要反应影响因素系统地进行了研究,收率高达96%。[结论]该反应工艺具有操作简便、基本无三废等特点,适合工业化应用。
关键词:球磨;机械化学;噻唑锌;合成
-
21904.铁锰氧化物改性沸石对Cr(Ⅵ)的吸附性能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6-10]
铬污染是水环境的重要威胁之一。本文采用广东云浮产天然沸石制取了铁锰氧化物改性沸石,并对改性沸石进行了表征,对其吸附去除Cr(Ⅵ)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铁锰氧化物改性沸石表面松散的颗粒杂质显著减少,多孔状结构得到加强。改性沸石和天然沸石对Cr(Ⅵ)的去除率均呈快速上升然后逐渐趋于稳定,分别在30min和50min时达到平衡状态。改性沸石吸附速率较快,去除率也得到明显提高。拟合结果表明,两种沸石对Cr(Ⅵ)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加大沸石投加量在提高Cr(Ⅵ)去除率的同时也产生浑浊,综合考虑去除效果和实用性,用于除Cr(Ⅵ)的改性沸石最佳投加量为1.0g/L。随pH值的升高改性沸石的去除...
关键词:吸附剂;沸石;污染;吸附;动力学
-
21905.Zn/Al层状双氢氧化物-聚氯乙烯纳米复合物的制备与性能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6-10]
用共沉淀法制备油酸钾改性的Zn2+、Al 3+层状双氢氧化物(Zn/Al-LDH),以环己酮为溶剂,用溶液插层法制备了Zn/Al层状双氢氧化物-聚氯乙烯(PVC)纳米复合物。采用傅里叶红外(FT-IR)、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并用热分析仪、万能试验机和紫外分光光度计研究了复合物的热稳定性能、拉伸性能和紫外吸收性能。结果表明:Zn/Al-LDH纳米片层无序分散在PVC基体中;Zn/Al-LDH对PVC低温时的骨干脱氯化氢有促进作用;与PVC膜相比,复合膜的分解温度降低,高温碳化温度升高,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得到提高,在300~380n...
关键词:层状双氢氧化物;聚氯乙烯;纳米复合材料;溶液插层
-
21906.固载型杂化微球模拟催化氧化脱硫性能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6-10]
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高聚物微凝胶为载体,利用外源沉积法制备表面担载有过氧磷钨杂多酸季胺盐(PW-HPW)的杂化微球(PW-HPW/PNIPAM)。该杂化微球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内部为PNIPAM水凝胶,表面均匀覆盖具有催化活性的过氧磷钨酸季胺盐。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主要以二苯并噻吩(DBT)为模拟硫化物,研究了该杂化微球在催化氧化脱硫方面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杂化微球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最佳条件下,40℃下反应8h,DBT转化率达到了90.32%。与过氧磷钨杂多酸季胺盐相比,担载后的杂化微球便于从体系中分离,经简单处理后可再次循环使用达3次以上。
关键词:载体;杂化微球;催化剂;氧化;脱硫;环境
-
21907.化学镀镍稳定剂的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6-10]
以镀速、镀层中磷的质量分数、镀液稳定性为评价指标,考察了Pb2+、Cu2+分别作稳定剂时和Cu2+与硫酸铈复配使用时的效果。结果表明:Pb2+的添加量变化范围比Cu2+的窄,同时Cu2+作稳定剂时镀液中Ni 2+的利用率较高。将50mg/L Cu2+和5mg/L硫酸铈复配使用,获得的镀速为10.69μm/h,镀层中磷的质量分数为10.18%,稳定常数为0.97,且镀层为非晶态结构。
关键词:化学镀镍;稳定剂;镀速;磷的质量分数;稳定常数
-
21908.桥联茂金属催化1-癸烯聚合及其产物结构与性能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6-10]
采用桥联茂金属催化体系rac-Et(1-Ind)2Zr Cl2/Al(iBu)3/[Me2NHPh]+[B(C6F5)4]-催化1-癸烯聚合,考察了茂金属浓度、Al/Zr摩尔比、B/Zr摩尔比、温度、反应时间对反应转化率、黏度和摩尔质量的影响。当反应条件为1-癸烯20m L、甲苯20m L、Zr/烯摩尔比8×10-5、Al/Zr摩尔比80、B/Zr摩尔比1.5、温度80℃、反应时间1h时,转化率达到96.2%。采用13C NMR和1H NMR表征了产物的结构,优化条件下所得的聚合产物具有高黏度指数(259)和低分子量分布(2.088),可作为理想的润滑油基础油的原料。
关键词:催化剂;聚合;优化;桥联茂金属;1-癸烯
-
21909.氧对丙烷脱氢反应体系影响的热力学分析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6-10]
针对丙烷氧化脱氢和脱氢氧化两种反应体系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并与无氧丙烷脱氢体系进行了比较。考虑了丙烷裂解、部分氧化和深度氧化过程的27种产物,应用Aspen模拟软件,计算了体系压力为0.1MPa、温度范围为300~700℃的等温等压吉布斯平衡反应器内的各物质含量,讨论了进料氧气/丙烷摩尔比对目的产物丙烯产量及产物组成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先加氧脱氢,还是脱氢后再加氧反应,氧气加入对丙烯生成都非常不利,反应温度越高、氧气加入量越大,丙烯平衡生成量就越少,原料损耗也越严重;最主要的副产物是甲烷和一氧化碳,而非二氧化碳和水。
关键词:烷烃;氧化;脱氢;丙烯;热力学
-
21910.苯丙乳液冻融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6-10]
通过对苯丙乳液进行配方设计,考察了玻璃化温度,乳化剂类型、用量及配比和第2次滴加单体的组成对乳液冻融稳定性的影响。乳液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乳液聚合物玻璃化温度为15.7℃时,其冻融稳定性和成膜性能达到均衡;选择阴离子乳化剂脂肪醇聚氧丙烯醚硫酸钠和辅助乳化剂烯丙氧基羟丙基磺酸钠搭配,乳化剂占单体用量的1.5%,预乳化液和打底液中乳化剂分配比例为1∶1~2∶1,第2次滴加单体选择甲基丙烯酸甲酯和部分丙烯酸搭配,乳液冻融稳定性最佳。
关键词:苯丙乳液;玻璃化温度;乳化剂;第2次滴加单体;冻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