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4061 篇 当前为第 2342 页 共 2407

所属行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23411.基于状态观测器的感应电机速度传感器故障诊断及容错控制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3-12-15]

    速度传感器是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其出现故障时会严重影响系统的性能。设计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基于状态观测器的感应电机速度传感器故障诊断及速度传感器发生故障后的容错控制。在速度传感器正常时,状态观测器工作在故障诊断方式下;速度传感器发生故障后,该状态观测器工作在速度估计方式下,系统由原带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方式平滑切换到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从而实现速度传感器的容错控制。该设计的有效性在dSPACE实验平台上得到了验证。
    关键词:速度估计;故障诊断;观测器;容错控制;dSPACE
  • 23412.多层次灰色关联分析法在火电机组运行评价中的应用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3-12-15]

    针对火电机组运行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多层次灰色关联分析(multi-level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MGRA)的机组运行状态综合评价方法,采用主成份分析法提取影响机组运行状态的主要因素,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层次分析法(AHP)确定的主观权重进行调整,得到客观评价的组合权重;采用多层次灰色关联分析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2009年全国火电机组竞赛中的14台600Mw机组进行综合评价,仿真结果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竞赛结果一致,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灰色关联分析;熵权;层次分析法;组合权重;火电机组;主成份分析法
  • 23413.污泥-秸秆衍生固体燃料燃烧特性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3-12-15]

    污泥秸秆衍生燃料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技术。研究了通过化学调质法制备的污泥秸秆衍生固体燃料的燃烧特性,为污泥衍生燃料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在升温速率为20K/min、流量为70mL/min的空气介质中,实验研究了4种污泥秸秆衍生固体燃料的着火特性、燃尽特性及综合燃烧性能,并求出了相关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燃料的燃烧过程分为干燥脱水、第一类有机物分解挥发及燃烧、第二类有机物的分解挥发及燃烧和固定碳的燃烧4个阶段,其温度范围大致为295-475K、475-650K、660-840K和900-1000K,前3个阶段有相互交叉和重叠的现象;4种燃料燃烧的着火点均在490-515K内,燃尽指数Cb最小为5.10×0^-3min^-1,综合燃烧特性指数S最小为10.80×10^-10mg^2.min^-2.K^-3,1000K内可完全燃烧;第一类挥发份的燃烧是二级反应,而第二类挥发份及固定碳的燃烧为一级反应,反应的活化能最大为64.80kJ/mol,与污泥单烧及煤混烧相比,污泥固体燃料燃烧性能更好,可作替代燃料使用。
    关键词:污泥固体燃料;燃烧特性;着火点;动力学;热重;分析
  • 23414.两种加辅助网络的全桥变换器的损耗对比分析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3-12-15]

    在传统移相全桥变换器拓扑上加入由电容和电感组成的无源辅助网络,可以在宽输入电压和整个负载范围内实现原边开关管的零电压开关(zero voltage switching,ZVS)。通过精确的损耗计算,可以寻找降低损耗的方法,优化电路结构以进一步提高变换器的效率。针对加辅助网络的全桥变换器进行深入完整的损耗分析,提出一种新颖的简化损耗分析模型及其详细计算公式,并以采用型辅助网络和采用Y型辅助网络的两种变换器为对象,进行详细的损耗分析和对比。最后通过实验验证本文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该文对于深入研究全桥直流变换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移相全桥;零电压开关;辅助网络;损耗分析
  • 23415.开关电源中变压器共模传导噪声抑制能力的评估方法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3-12-15]

    传统的利用LCR表测量开关电源中变压器原、副边绕组间结构电容参数的方法不能有效反映线圈绕组电位分布以及屏蔽层对共模噪声传输的影响。根据电磁场理论详细分析了变压器原、副边绕组间电场耦合的深层机制,进而采用了一种利用频谱分析仪、网络分析仪或EMI接收机等二端口测量仪器的评估方法。。该方法有效考虑了变压器线圈绕组的电位分布、绕组结构方式和屏蔽层铜箔的影响。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从而为变压器的电磁兼容特性研究以及批量生产中变压器的共模电磁兼容特性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评估和测试方法。
    关键词:变压器;电场耦合;分布电容;共模噪声;二端口评估方法
  • 23416.继电保护振荡闭锁的改进措施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3-12-15]

    振荡闭锁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的重要技术环节,是继电保护的理论难点之一。对现有的振荡闭锁方案进行改进,主要包括:改进启动继电器;实时计算短时开放时间;提出振荡闭锁中的对称开放和不对称开放新判据。通过设计故障检测器和启动加速器来提高突变量启动继电器和零序启动继电器的动作性能;用正序电压余弦分量替代静态稳定电流,实时计算暂态稳定破坏短时开放时间代替固定延时;通过加速软开关提高距离保护Ⅰ段对称开放速度,利用距离保护延时计算U1coscp1来开放保护;在m—|U1cosφ1|的2维平面上分析振荡和不对称故障的不同特征,改进现有的不对称开放判据。利用实时数字仿真系统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验证了改进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振荡闭锁;启动继电器;短时开放;对称开放;不;对称开放;加速软开关
  • 23417.卧板式直线超声电机的特性分析模型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3-12-15]

    直线超声电机摩擦接触特性对电机性能的影响很大,直线超声电机的摩擦驱动机理往往不同于旋转超声电机,无法应用旋转超声电机的接触模型对其进行分析。针对一款卧板式直线超声电机,基于弹性接触理论建立了其摩擦接触分析及特性预估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施加预压力后定子工作状态的改变,以及定、动子相对滑动速度差对摩擦力的影响。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对卧板式直线超声电机的机械输出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分析了定子振动特性、预压力、接触界面摩擦特性、施加预压力弹簧刚度特性、驱动频率等参数对电机机械特性的影响。制作了样机,并对样机的机械性能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对直线超声电机特性的估算是有效的,可以为直线超声电机的设计和特性分析提供参考。
    关键词:直线超声电机;解析模型;摩擦传动;机械特性;振动特性
  • 23418.医疗废物固定床控制空气氧化试验研究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3-12-15]

    在自建的固定床试验台上研究氧量对医疗废物控制空气氧化过程的影响规律。试验总进气流量为O.8mj/h(室温下),O2浓度从0%变化到21%。结果表明,控制空气氧化过程可以分为床层温度升高,挥发分大量析出、平稳的少量挥发分析出并与02反应以及挥发分析出基本结束,反应逐渐结束3个阶段。O2浓度每增加3%-6%,床层温度增加约10-20℃。随着O2浓度的升高,半焦产量持续降低,气体的产量持续明显增加,而液体产量先增大后减小。气体成分中,CO2、烃类总量、C2H4、C2H6和C3H6产量随着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CO、CH4和C3H8产量的变化规律一致,当O2浓度为14%,产量分别达到各自的极大值。研究为在实际设备中通过调节进气量从而有效控制反应过程提供了参考数据。
    关键词:固定床;控制空气氧化;聚丙烯;木屑
  • 23419.多样性引导的改进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及其在干式空心电抗器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3-12-15]

    针对量子粒子群优化(quantum-beha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QPSO)算法在求解复杂问题时的早熟收敛现象,提出了多样性引导的改进量子粒子群优化(diversity-guided modified QPSO,DGMQPSO)算法。该算法对基于混合概率分布的QPSO算法进行了扩展,利用群体多样性信息来引导粒子的搜索,即当群体的多样性小于下限值时,对全局最优粒子的位置进行混沌变异,从而提高群体的多样性,增强算法跳出局部最优解的能力;另外,还分析了采用不同混沌随机序列变异对优化设计结果的影响。对50 kvar干式空心电抗器的优化设计表明,DGMQPSO算法具有较强的全局搜索能力、较好的稳定性和良好的优化效果。
    关键词:干式空心电抗器;优化设计;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多样性;混沌变异
  • 23420.UPFC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潮流控制策略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3-12-15]

    统一潮流控制器(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UPFC)传统线性控制器的性能可能因运行点的大范围变化而恶化,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微分几何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理论的UPFC非线性潮流控制策略。通过选择李雅普诺夫型输出函数、适当的非线性坐标变换和状态反馈将UPFC的5阶非线性系统完全转化为一个线性系统,然后采用线性极点配置方法设计了UPFC内部潮流控制器。IEEE118节点系统的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所提UPFC潮流控制策略改进了传统PI控制近似线性化的缺陷,有效适应了UPFC控制范围的大幅度变化,在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PI控制。此外,该控制策略设计过程可以应用于所有基于电压源型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的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lexible ACtransmission system,FACTSl装置。
    关键词:电力系统;柔性交流输电;统一潮流控制器;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非线性控制;暂态稳定
首页  上一页  ...  2337  2338  2339  2340  2341  2342  2343  2344  2345  2346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