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289 篇 当前为第 142 页 共 229

所属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1411.2019~2020年中国海洋灾害社会应对发展报告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22-03-22]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快速发展的海洋经济,沿海地区遭受的海洋灾害风险逐渐增加,海洋防灾减灾形势十分严峻,但近两年海洋灾害对我国造成的损失呈下降趋势。本报告以时间为轴线,简要梳理了2019~2020年海洋灾害及其社会应对的基本情况,从不同应灾主体阐述了海洋灾害的社会应对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建议完善防范海洋灾害的法律体系、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引导和加强基层社区防范。

    关键词:社会应对,应急机制,海洋灾害
  • 1412.2015~2020年中国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发展报告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农、林、牧、渔业] [2022-03-22]

    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是审视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示范区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能直接反映我国在海洋生态文明发展战略中的缺陷。2020年是很多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规划建设的关键节点,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示范区建设在海洋经济发展、海洋资源利用、海洋生态保护、海洋文化建设、海洋管理保障五个方面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在疫情的影响下,示范区建设在海洋产业优化、海洋管理制度、对外海洋合作等领域还暴露出很多不足之处。但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也呈现出某些特点,如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步化、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交融化、海洋执法建设突出等。未来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应该牢牢把握信息技术以及经济回温的大趋势,在海洋产业优化、落实海洋管理工作的责任、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海上合作等方面逐步改革,力图打造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关键词: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海洋管理,海洋生态文明
  • 1413.2017~2020年中国国家海洋督察发展报告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综合,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22-03-22]

    在2020年的国家海洋督察中,部分地区根据国家海洋督察组的反馈意见,继续进行整改落实。在国家海洋督察的强大压力下,省级政府高度重视,各级地方政府形成了压力层层传递、责任层层压实的工作态势。自然资源部根据整改情况组织海洋督察“回头看”,开展了海南省整改情况专项督察。总体来看,国家海洋督察打破科层制运作下的常规治理,实现督察制与科层制的互为补充。实施国家海洋督察“回头看”,确保国家海洋督察反馈意见的贯彻落实。重构国家海洋局与省级政府之间的关系,依托省级政府将督察压力传递给各级地方及其相关部门。与此同时,国家海洋督察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国家海洋督察可持续性不强,督察“回头看”的比例偏低,督察制与科层制之间的协调有待加强等。为此,应有针对性地对国家海洋督察制度进行完善。

    关键词:可持续性,科层制,国家海洋督察,督察“回头看”,督察制
  • 1414.2020年中国海洋社会发展总报告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22-03-21]

    2020年,我国海洋事业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仍然稳步推进,综合化管理在海洋事业的各领域普遍呈现,制度化进程持续深入推进,国际合作更趋多样化与多元化。此外,我国海洋事业在获得成绩的同时,也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海洋科技攻坚还需要持续加速,综合化治理的瓶颈仍需进一步突破,制度化建设必须持续推进,社会公众参与海洋事业需要更多有效的引导。可持续的海洋社会发展依然需要在诸多环节上加强治理。

    关键词:公众参与,制度化,综合化治理
  • 1415.2020年中国海洋民俗发展报告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2-03-21]

    2020年,海洋民俗依旧稳健发展,并呈现以下四个新态势:海洋民俗研究更加重视民俗事象的多元载体及现实关怀;各区域发展趋于均衡,环黄渤海地区的海洋民俗发展成绩突出;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海洋民俗文化保护传承方式不断创新;海洋民俗参与乡村治理的价值得到充分关注。海洋民俗发展虽然呈现积极态势,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如海洋民俗研究重视“个案深描”,欠缺“全面提炼”,且尚未实现从“俗”到“民”的转向;海洋民俗发展实践存在同质化、庸俗化、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等。未来海洋民俗的发展应坚持以重大海洋政策为导向,优化海洋民俗文化在乡村治理中的实践;在具体实践中加强海洋民俗研究人才队伍和平台建设,重视培养传承人;在技术上加快数字化发展,加强区域整合。

    关键词:社会治理,海洋民俗,民俗实践
  • 1416.2020年中国海洋法制发展报告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综合,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2-03-21]

    2020年以来,海洋立法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主要为以下六项:一是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警法》、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二是多项涉海政策发布,如《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35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资金管理办法》《自然资源部关于规范海域使用论证材料编制的通知》等;三是《全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全面启动;四是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细则》;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草案)》初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我国首次专门立法保护湿地;六是自然资源部发布了2020年立法工作计划。

    关键词:生态保护,海洋立法,涉海政策
  • 1417.2020年中国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022-03-21]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而至,面对严峻的形势,2020年全国各地都在始终如一地加强疫情防控工作,部分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海洋非遗”)的部署和工作开展有所推迟。但从总体上看,“海洋非遗”的建设保持稳中向好的基本态势,诸多项目循序渐进地开展,采取的保护和发展措施也初显成效。本报告对2020年我国“海洋非遗”的发展现状、发展成效和存在的客观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综合来看,2020年既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在助力脱贫攻坚的时代背景下,“海洋非遗”助力脱贫工程取得了新进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砖添瓦。2020年,各沿海省市更加强调“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海洋文化产业更是带动沿海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此外,在疫情影响下,很多“海洋非遗”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逐渐探索出了一种“海洋非遗+电商”的新发展模式。这无疑是助推“海洋非遗”传播与发展的一项新探索,更是实现海洋文化创新发展的新举措。

    关键词:文化空间,海洋非遗,“海洋非遗名片”,数字化“海洋非遗”
  • 1418.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第二课二十三日开讲

    [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2-03-21]

    关键词: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
  • 1419.全球先进火箭导弹推进系统市场分析2021年

    [卫生和社会工作,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2-03-21]

    Garden hand tools have supported people in their gardening activities over the last few generations. The garden hand tool category of gardening tools consists of power tools and water equipment. The global demand for garden hand tools was estimated at about $17.28 billion in 2020 and is expected to hit a value of $21.53 billion at a CAGR of 3.73% by 2026.

    关键词:全球先进火箭导弹推进系统;军事安全;武器工程
  • 1420.人类仰望星空的“黄金眼"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2-03-21]

    关键词:星空;太空望远镜;特殊恒星系统
首页  上一页  ...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