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1.锦西石化分公司技术人员流失防范对策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9-04-20]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国有企业人才尤其是技术人员的流失日益受到关注,非企业意愿的大量技术人员流失制约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解决国有企业技术人员流失问题,实现稳定人才队伍、提高人才工作绩效,已成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锦西石化分公司是一家大型石油炼化企业,近年来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技术人员流失问题。研究针对锦西石化分公司技术人员流失问题展开研究,以探讨流失成因、提出解决对策,得出有利于该公司且可为同类国有企业借鉴的结论和启示。研究利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全面分析锦西石化分公司技术人员流失的现状、成因,提出解决对策。研究表明:锦西石化分公司技技术人员的流失率始终高于公司员工整体流失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且正呈现出高学历、高职称、年轻化的趋势;导致锦西石化分公司技术人员流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薪酬机制缺乏竞争力、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培训实效性差、职业发展通道狭窄;锦西石化分公司应有针对性的解决技术人员流失问题,如优化技术人员的薪酬制度、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增强培训实效性、拓宽技术人员的晋升渠道。
关键词:技术人员;;流失;;离职;;激励;;国有企业
-
1962.辽河稠油焦化蜡油加工方案的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9-04-20]
辽河石化公司生产的焦化蜡油碱氮含量高,超过了 2000 μg/g,属于劣质焦化蜡油,直接进行催化裂化处理会造成催化剂失活,需要进行脱氮处理。通过进行中试试验,对比络合脱氮-催化裂化工艺、加氢精制工艺和加氢改质掺炼工艺对焦化蜡油的处理效果,讨论三种工艺的可行性。络合脱氮-催化裂化加工路线首先将焦化蜡油进行络合脱氮处理,然后将脱氮精制油掺炼进入催化裂化装置,最终得到汽柴油产品。中试试验证明,焦化蜡油碱氮含量能够降低到1000 μg/g以下,达到催化裂化进料要求。脱氮之后的焦化蜡油掺炼到催化裂化装置进行加工,生产汽柴油产品。加氢精制工艺是将焦化蜡油进行加氢精制处理,通过改变反应条件,考察对碱氮脱除效果的影响。在375或385℃、氢油比1000、空速1.2 h-1、压力12 MPa的操作条件下,焦化蜡油碱氮含量能够降低到1000 μg/g以下,而且能够降低硫含量,改善焦化蜡油的性质。加氢改质掺炼加工路线是将焦化蜡油与改质原料进行掺炼,进行二段加氢处理。焦化蜡油通过与改质原料混合,二段加氢之后,产品的氮含量能够降低到10μg/g以下。加氢产品通过分馏,能够得到70%的柴油馏分,且重柴油的十六烷值能够达到国V标准。中试试验证明,三种工艺均能有效处理焦化蜡油。如果进行工业化,需要进一步考虑催化剂寿命、产品性质、经济效益等因素。
关键词:焦化蜡油;;络合脱氮;;催化裂化;;加氢精制;;加氢改质
-
1963.液压站节能优化控制及其实现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9-04-20]
以液压站节能优化控制为基础,结合液压站调节需要,首先分析了液压站节能系统,其次总结了一些液压站节能调试手段,其中包含压力限值设定、采取频繁启停手段、保证设定同步等,主要目的是帮助液压站实现节能优化控制,为我国石化行业的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帮助。
关键词:液压站;;节能优化;;控制手段
-
1964.祝贺《张岂之教授论学书信选》发行仪式与座谈会圆满举行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9-04-20]
江苏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张岂之教授论学书信选》,是很有意义的,尤其对于研究生培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张先生做学问是很认真的。八十年代中期,我到教育部开会,见到教育部机关通知所有干部听张先生的学术讲座。张先生对于西大的发展殚精竭虑。西大人知道,西大发展历史上有两次大的机遇。一是八十年代和中国石化总公司的联合办学,二是211工程。张先生亲自落实西大和中国石化总公司的联合办学,使西大走出了发展的困境。这对于我
关键词:中国石化总公司;张岂之;
-
1965.大型石油石化工程项目国际物流通关流程和快速通关技巧分析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9-04-20]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逐渐扩大,我国大型石油石化工程项目的发展也逐渐活跃在国际的舞台上,且为我国的石油石化工程项目的发展做出较大贡献。作为我国大型石油石化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物流通关流程和快速通关技巧不仅关系着我国石油项目的投入成本,而且对我国跨国石油石化项目的整体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将该项目的国际物流通关流程和快速通关技巧分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类工程项目的简单概述,进而对项目的国际物流通关流程与快速通关技巧进行详细的研究。本文旨在为大型石油石化工程项目物流通关方面的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并对我国石油石化工程项目的发展产生积极意义作用。
关键词:大型石油石化工程项目;;国际物流通关流程;;快速通关技巧
-
1966.对中小型石化项目平面布置设计的一些体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9-04-20]
目前,市场需求带动了精细石化行业的发展,中小型规模的石化项目逐年增多。这些项目具有占地面积小的特点,所以要求平面布置的设计人员既要掌握石化专业知识,又要熟悉并正确运用相关国家规范内容,才能使设计的平面既满足相关国家规范要求,又合理利用土地,节约用地。
关键词:中小型石化项目;;平面布置设计;;规范;;工艺流程
-
1967.一种新型高效低氧生化工艺在石化废水处理中应用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9-04-20]
石化废水中含油,COD和NH3-N浓度较高,废水组分多样、部分有毒性,属于难处理的废水。本文通过对某石化废水生化处理氧化沟改造工程,重点阐述了高效低氧生化工艺的原理和特点,并与改造前的传统生化处理工艺氧化沟进行了对比性分析。该工艺可高效的去除COD,控制溶解氧浓度,维持低氧生化池内溶解氧的低水平,通过同步硝化反硝化实现高效脱氮。该工艺简单,耐冲击能力强,运行管理容易,水下设备少,且主要设备均能实现不停车维护更换。
关键词:石化废水;;高效低氧生化工艺;;微孔曝气软管
-
1968.石化设施耐烃类火环氧膨胀型防火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9-04-20]
使用环氧膨胀型防火涂料对建筑结构和石化设施进行保护,对于减慢设施钢结构的坍塌、延缓火灾的蔓延速度和维护钢结构安全起了重要作用。但是聚磷酸铵(APP)由于本身具有吸水性,影响了涂层的使用。因此,使用微胶囊对APP进行包覆处理,能有效解决APP在使用时吸潮的问题。聚脲具有良好的耐水性和耐候性,国内有很多关于聚脲微胶囊解决材料的吸潮、耐候性不强的报道,但是关于聚脲包覆APP微胶囊还没有人研究。本文分别把异氰酸酯和APP分散于甲苯和去离子水中,采用界面聚合法在一定温度下添加催化剂制得聚脲包覆APP微胶囊,利用单因素考察法,确定了最佳聚合工艺:反应温度为50℃,搅拌速度为1500r/min,催化剂添加量为3g,去离子水与APP用比4:1,IPDI添加量25g。此时吸水率达到4.36%,微胶囊粒径40μm左右。TG结果证明聚脲微胶囊不会影响APP的热分解。然后以环氧树脂为成膜树脂,聚脲包覆APP胶囊、双季戊四醇、三聚氰胺为阻燃体系,海泡石、膨胀珍珠岩、空心玻璃微珠、二氧化钛、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作为填料,添加助剂和稀料制得阻燃涂料。实验结果证明添加聚脲微胶囊的涂层具有更优的力学强度(硬度达到2H,耐冲击达到50cm·kg,附着力性能达到1级,柔韧性达到0mm)、最低的吸水率0.54%和最长的耐候时间16d,同时阻抗值为2.6·10~6Ω。涂层的点燃时间增加,质量损失、热释放速率峰值、总热释放呈现下降趋势,基材背温降低60℃左右。最终选择环氧树脂55g、阻燃体系45g,其他填料助剂15.5g为最佳的配方体系。
关键词:耐烃类;;膨胀型防火涂料;;聚脲微胶囊;;聚磷酸铵
-
1969.石油化工污水处理技术分析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9-04-20]
石油化工的主要原料为天然气和石油,利用化学反应技术以及物理分离技术生产加工石油产品。随着社会经济的上升式发展态势,显著提升了石油化工产品的消费量,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实际进行石油生产时主要使用的能源就是水资源,在生产加工期间也会涉及到较多的机械设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水污染情况。大多数污水没有经过处理直接进行排放,存在的大量毒害物质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现阶段水资源匮乏,人们越发重视水污染情况和环境污染情况。本文主要是探讨分析石油化工企业处理污水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较多解决和处理污水的关键性技术措施。
关键词:石油化工;;污水处理;;技术分析
-
1970.对石油消费与石化产业发展的关联性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9-04-20]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政府顺应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下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十三五”时期的发展主线,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创新,更是为了在经济全球化竞争中提高综合国力所作出的必然选择。2016年是国务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元年,其重点是贯彻“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十五字方针。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国石化产业的规模一直是连续增长,从石油的日消费量来看,我国石化产业的市场需求也是快速增长。但目前却存在着产能过剩和产能不足并存的现象,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如在《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就明确指出:“以乙烯、对二甲苯、乙二醇等相关产品为代表的大宗基础性的原材料在国内的自给率相对较低。因此,为了提高我国石化产业的竞争力,优化石化产业的结构,我国相继颁布了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借此统筹优化其产业布局。而我国新建大型炼化项目,原则上优先布局在七大石化产业基地,如大连长兴岛石化产业基地位于环渤海圈内,是国家实施京津冀协同战略的辐射区域。同时,国务院于2014年8月8日正式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在大连长兴岛建设石化产业基本方面的审批等相关工作交给辽宁省政府部门来负责完成。这样,大连长兴岛将被打造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炼化一体化石化产业基地。本论文试图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模型对石油消费进行相关性分析,解决对我国石化产业结构布局的相关理论问题,并结合相关政策要素等进行系统分析;即将数学分析的结果与石化产业结构战略调整相融合,成为了本文的核心与内在灵魂。论文以大连A公司的炼化项目为依托,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能够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达到举一反三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石化产业规模;;石油消费量;;结构性改革;;炼化一体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