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炼铁产能置换及热轧新增产能浅析
来源:冶金管理 发布日期:2023-12-30
近年来,钢铁行业产能置换政策、具体置换情况以及板材产能快速增长态势备受关注,钢铁企业通过产能置换实施推进技术改造,推进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卓有成效。梳理了钢铁产能置换政策,详细分析了近两年高炉炼铁产能置换新增与退出情况,以及热轧产线新增具体情况和区域分布,以供参考。
-
金属化炉料的高炉低碳冶炼研究现状
来源:中国冶金 发布日期:2023-12-08
高炉低碳冶炼是实现钢铁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金属化炉料高炉冶炼可提高高炉产量、降低高炉焦比和高炉CO2排放,是推动高炉节能降耗的有效措施。综述了国内外金属化炉料高炉冶炼在理论研究和应用方面的现状,揭示了金属化炉料对高炉冶炼性能、热动力学、能耗和产量的影响,通过评估金属化炉料高炉冶炼对高炉生产成本与CO2排放的影响,对其进行经济性与生态性分析
-
中阳钢铁1780 m<sup>3</sup>高炉操作制度优化
来源:山西冶金 发布日期:2023-11-30
中阳钢铁1 780 m3高炉在2018年采取“焦包矿”的布料模式,常出现气流稳定性差、出现出格铁、炉温大幅波动、压差升高就会悬料等炉况不稳现象,且利用系数偏低,自开产以来年平均日产不超过3 800 t,故在2019年从入炉原料、装料制度、风口布置上不断地进行攻关突破,实施操作制度优化措施,经多次反思、尝试后,在2022年终于取得可喜的成就,连续一个月日均铁水产量达到4 500
-
氢冶金工艺技术发展现状及应用
来源:钢铁 发布日期:2023-11-15
钢铁行业为中国重要的经济支撑行业,也是主要的碳排放行业。氢能在冶金领域的应用是一种环保、高效的钢铁生产技术,是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途经之一。在全面介绍富氢高炉、氢基直接还原、氢基熔融还原工艺的基础上,分析各种工艺在冶金工业的应用情况,并且系统探讨了各工艺的探索及实践。综合各种工艺的优缺点,分析了中国低碳背景下氢冶金的发展趋势。目前中国钢铁行业的生产还是以长流程为主,要实现2035年减排30%的目标,
-
广西钢铁1号高炉单系统投产原燃料管理的实践
来源:冶金与材料 发布日期:2023-10-28
广钢集团在2018年开始大范围的项目建设,2020年6月底全线投产。在炼铁厂1号高炉投产初期,炼铁的上道工序烧结系统、焦化系统、球团系统仅部分投产,铁前系统均为单系统生产,原燃料供应不能满足高炉正常生产需求;加上投产初期为台风雨季,原燃料场建设中,原燃料供应紧张,1号高炉大量使用外购焦炭、外购球团、落地烧结矿等冶金指标性能不稳定的原燃料,对高炉冶炼是很大的挑战。钢铁炼铁厂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制定相应
-
世界高炉炼铁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来源:炼铁 发布日期:2023-10-12
近10年来,国外在炼铁工艺流程结构优化,高炉大型化、现代化、高效化、低碳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高炉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燃料消耗不断下降,高炉清洁低碳生产技术迈向新的发展阶段。阐述了世界高炉炼铁技术近年来的发展现状,如高炉大型化、工艺流程结构优化、高炉长寿技术、高炉低碳炼铁技术等。认为:基于现有高炉炼铁工艺流程,通过装备现代化、大型化和工艺优化,可以取得优异的技术经济指标,进一步提高技术竞争力;延长
-
高炉炼铁工艺节能减排技术研究
来源:山西冶金 发布日期:2023-08-31
高炉炼铁具有工艺流程简单、生产效率高的优点,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炼铁技术,但炼铁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随着全球钢铁工业竞争的加剧,如何减少在炼铁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提高炼铁的经济性便成了钢铁企业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于是从冶炼前端、中端、后端三个阶段入手,提出了高炉炼铁节能减排的措施,为优化钢铁冶炼工艺,提高钢铁冶炼经济性和市场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
鞍钢朝阳钢铁2600 m<sup>3</sup>高炉高产低成本生产实践
来源:鞍钢技术 发布日期:2023-08-15
对高炉高产低成本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高炉在经济炉料下,通过稳定原燃料质量,调整装料制度和送风制度,采取高炉精细化操作和铁水适当提硫措施,实现了长周期稳定顺行,年均利用系数大幅升高,燃料消耗大幅下降,生铁成本低于行业平均约321元/t。
-
鞍钢朝阳钢铁高炉上料系统下料斗改进实践
来源:鞍钢技术 发布日期:2023-08-15
针对高炉上料系统下料斗寿命短,衬板和母板磨损严重的问题,采取了减小物料初始动能,增大仓壁倾斜角和调整衬板、仓壁形式措施。实践后,减少了对下料斗衬板的磨损,降低了衬板掉落撕裂皮带的风险,延长了下料斗使用寿命,年维护费用降低约200万元。
-
长钢炼铁厂九高炉铁水硅稳定率的提升实践
来源:山西冶金 发布日期:2023-07-31
针对长钢炼铁厂九高炉近两年来不断提高铁水硅稳定率的生产实践进行详细总结,通过强化原燃料管理、推行标准化作业、改善出铁管理、优化休复风方案等措施,使铁水硅稳定率不断提高,由2021年的82%提高到现在的90%以上,超过首钢长钢公司制定的80%目标,为铁钢界面推行的“一罐到底”工艺技术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