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产能合作的目标市场选择——“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分析
来源: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发布日期:2019-09-26
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借力"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寻求国际产能合作是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推动钢铁企业实现脱困发展的重要途径。选准目标市场,推进产能"走出去"是当务之急。本文在综合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钢铁市场需求规模、贸易情况、经济基础、市场环境、制度环境等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钢铁行业国际产能合作政策导向,认为钢铁产品出口应关注东南亚、南亚和西亚北非3个重点区域15个重点国家。钢铁产业转移应沿
-
浅谈钢铁企业能源管理系统建设与应用
来源:河南建材 发布日期:2019-09-26
钢铁企业是国家建设发展的重要企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阶段,钢铁企业存在能源运输供给不足、能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促进钢铁企业的发展,则需要建立能源管理系统,从而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提高环保质量。基于此,文章总结了能源管理系统建设,分析了钢铁企业能源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
钢铁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费用管理策略研究
来源:财经界(学术版) 发布日期:2019-09-20
现代企业为了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占据优势地位,便需要重视成本会计核算的质量和管理。钢铁企业人力和土地成本高,成本会计核算与费用管理的难度很大,是钢铁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可见科学有效的会计核算与费用管理对钢铁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分析钢铁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费用管理存在的问题,研究具体的策略,希望能为钢铁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
电子商务发展对钢铁企业物流模式的影响
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 发布日期:2019-09-16
钢铁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钢铁企业的物流模式也逐渐发生变化,影响企业的稳定发展。而钢铁企业必须要不断的结合电子商务发展的实际情况,对自身的物流模式进行调整,从而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
钢铁企业仓储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技术与市场 发布日期:2019-09-15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钢铁的需要量不断增加,钢铁市场最近几年发展十分迅速,各类钢铁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仓储物流管理已经成为制约钢铁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各种问题往往较多,对企业未来长远发展,已经构成了一定的影响。对钢铁企业仓储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希望对促进我国钢铁企业的发展可以起到有益的作用。
-
宝钢湛江钢铁基地信息化建设的规划与实施
来源:冶金自动化 发布日期:2019-09-12
回顾了宝钢数十年来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宝钢湛江钢铁基地信息化系统的总体架构,着重介绍了湛江集中管控、多基地协同的管理方式和无人化技术应用情况,并简单说明了具有宝钢特色的信息化实施方案。最后,对智慧制造下的湛江信息化建设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
浅谈钢铁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应用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发布日期:2019-09-05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内部审计,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能促进企业发展,而落后的审计制度则对企业发展起着制约作用。本文对钢铁企业中内部审计和内部制度进行简要阐述,并对目前企业中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作用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
钢铁企业二氧化碳排放计算修正方法探讨
来源:河南科学 发布日期:2019-08-28
根据《中国钢铁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简称《钢铁核算指南》)计算方法和碳平衡法计算A钢铁公司(包含炼焦工序)和B钢铁公司(不包含炼焦工序)CO_2排放量.计算结果表明,按《钢铁核算指南》方法计算的CO_2排放量明显偏小.为使计算结果更加准确,提出两种钢铁企业CO_2排放量修正方法,方法 1是在《钢铁核算指南》方法基础上,增加计算自产生铁中的碳产生的CO_2排放;方法 2是
-
努力巩固去产能成果提高钢铁行业运行质量和效益——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五届十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来源:冶金财会 发布日期:2019-08-25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五届十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暨劳模表彰大会在京召开。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高祥明作大会主题讲话。高祥明在讲话中特别强调,"三去、一降、一补"工作中,"补短板"特别需要企业深入思考。就行业而言,全行业的短板主要有两个;一是节能环保,二是智能制造。此篇讲话为未来钢铁行业重点工作指明了方向,本刊特刊发,以飨读者。
-
钢铁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
来源:冶金财会 发布日期:2019-08-25
近年来,钢铁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探究钢铁企业内部控制风险及应对策略,对于进一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钢铁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取得良好的经营效果、效益,在财务角度真实、准确反映实际经营情况等方面尤为重要。本文以钢铁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财务角度分析企业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关注其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并提出相关预防风险的对策和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