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热点
  • 国内企业应积极拥抱低碳绿色发展

    来源:期货日报 发布日期:2024-04-24

    随着碳边境税、碳产品、碳足迹等时髦词的出现,碳中和不再遥不可及,今年欧盟针对各种“碳中和标签”产品出台了反“漂绿”新规,碳经济时代已渐行渐近。 近日,在香港大学经管学院与五矿期货举办的“新能源及双碳背景下的企业风险管理会议”上,与会嘉宾分享了碳经济是如何
  • “实现碳中和,需要创新、协作和区域差异性的规划”

    来源:中国冶金报 发布日期:2024-04-19

    “在全球发展清洁能源的道路上,中国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将在许多领域扮演领导者的角色。中国乐于向世界开放,而世界各国也应该致力于同中国开展合作,这是全球迈向更美好未来的必要条件。”近日,必和必拓首席执行官韩慕睿(Mike Henry)在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期间出席“碳中和与全
  • 欧洲汽车动力系统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来源: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发布日期:2024-04-15

    当前,全球能源结构处在变革时期,低碳和零碳化是包括汽车行业在内的所有经济运行和规划活动中的重中之重。汽车动力系统的能源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始于轻型车的电动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总体方向,而氢时代在到来之前面临各种技术和非技术类等诸多问题的挑战。电动化带来的一个更为广泛应用的新技术是人工智能(AI),从而使得汽车动力系统逐步突破传统设计方法的局限得以适应更加复杂的环境条件并获得高效率。该文介绍欧洲汽车
  • 行业人士:国内钢铁产业面临新的拐点

    来源:期货日报 发布日期:2024-03-25

    3月22日,2024第十三届中国钢铁物流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此次会议聚焦中国钢铁产业供应链变革升级、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融合新兴战略等热点,为国内钢铁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考与探索。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表示,2024年,我国钢铁产业正处于结构转型的关键期,提
  • 碳中和背景下化工生产废水处理技术创新及其回收利用路径研究

    来源:生态与资源 发布日期:2024-03-15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加剧,碳中和已成为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文章旨在探索在碳中和大背景下,如何通过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我国化工行业生产废水处理效能,并寻找更加高效的回收利用路径;通过对废水中的有机和无机成分及其对环境的潜在影响进行分析,力图为化工行业提供切实可行的废水处理和资源回收方案,以推动该产业在碳中和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
  • 驶入碳中和新时代: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中东在地化发展研究

    来源:国际品牌观察 发布日期:2024-03-15

    在全球化能源转型的浪潮中,以传统能源经济为主的中东国家面临着重大转折,而在碳中和目标进程中找到有效抓手是实现其转型的关键所在。过去三年时间里,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在海外市场势如破竹,形成了强劲的品牌势能。但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在进军中东市场过程中仍然面临着政策、技术、文化等诸多挑战,如何克服品牌“水土不服”,实现有效在地化发展是未来各汽车企业需要着手的重点。
  •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来源:中国商报 发布日期:2024-03-08

    今年全国两会,绿色低碳经济再成热议话题。国务院总理李强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值得关注的是
  •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电池检测及电池技术研究

    来源:时代汽车 发布日期:2024-03-05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所具备的碳排放接近零以及绿色低碳的特点,将慢慢的替代燃油车,被越来越多的人选为代步工具。随着对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续航、无线充电、氢燃料电池等方面的研究,在不久的将来,新能源汽车将作为汽车行业的主流产业。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将决定新能源汽车的命运,只有解决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技术,新能源汽车才能得到有效的推广和发展,才能真正的助力双碳,为建设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奠定良好
  • 碳中和条件下聚乳酸纤维产业化项目配电系统的讨论

    来源:纺织科学研究 发布日期:2024-03-05

    聚乳酸纤维天然亲肤、柔软有光泽、保湿透气,拥有化纤聚合的特性,却比化纤更轻柔,比天然纤维功能性更强大,抑菌率99%,可以广泛应用于纺织行业、医用材料、包装行业等领域。立足于产业发展需求和市场导向,讨论以聚乳酸生产线建设项目中关于配电系统的讨论及供电负荷的分析等相关内容,为聚乳酸生产线产业化建设远期发展和技术攻关,提供基础性参考。
  • 碳中和背景下“能源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与设计——“煤化工工艺”课改案例

    来源:化工时刊 发布日期:2024-02-25

    “能源化工工艺学”课程对培养在煤化工、石油化工、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战略目标下,“能源化工工艺学”课程如何融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引领学生掌握能源行业碳减排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对培养高素质能源化工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能源化工工艺学”课程“煤化工工艺”部分的教学改革,作者探讨了如何建立“教、学、研、用”四位一体的教学和评价模式,引领学
首页  上一页  ...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