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热点
  • 浅谈系统呼吸护理在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后的临床效果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 发布日期:2015-08-28

    目的浅谈系统呼吸护理在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接受无创机械通气的80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系统呼吸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肺功能和生活能力。结果护理前,两组的肺功能和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肺功能和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接受无创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
  • 支气管黏膜活检与毛刷细菌定量培养对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耐药菌感染的诊断评价

    来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发布日期:2015-08-26

    目的研究支气管黏膜活检联合保护性毛刷细菌定量培养对机械通气下呼吸道耐药菌感染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医院60例使用机械通气疑似下呼吸道耐药菌感染患者,根据分析评定,分成为定植组34例和感染组26例,对60例患者进行支气管黏膜活检联合保护性毛刷细菌定量培养,检测下呼吸道耐药菌感染情况,对比记录联合检测方法与常规检测方法在诊断上的差异性,数据采用SPS
  • 全麻下不同分钟通气量机械通气对病人呼吸和循环的影响

    来源:现代医学 发布日期:2015-08-25

    目的:探讨全麻手术中机械通气时不同分钟通气量对病人呼吸和循环的影响。方法:将全麻下拟行择期手术患者75例完全随机分为5组,每组15例:A组分钟通气量(minute ventilation,MV)=50 ml·kg-1,B组MV=60 ml·kg-1,C组MV=70 ml·kg-1,D组MV=80 ml·kg-1,E组MV=90 ml·kg-1。机械通气5、30、60、120 min及手术结束前记录
  •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护士抬高机械通气患者床头依从性的作用

    来源:福建医药杂志 发布日期:2015-08-25

    品管圈(QCC)是指相同或相近工作场所的人,自发组织起来的运用科学品管工具来改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的小圈子[1]。机械辅助通气是ICU危重患者临床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其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高达7%~70%[2]。降低VAP发生的关键是预防,半卧位被认为是预防VAP的有效护理措施之一。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有关VAP的预防指南指出,患者在没有医
  • 综合ICU机械通气患者降低VAP感染率的实验研究

    来源:中国实验诊断学 发布日期:2015-08-25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MV)后出现的肺部感染,是指原无肺部感染的患者,在行MV治疗48h后,撤机、拔管后48h内发生的肺炎,或原有肺部感染,MV治疗48h以上发生新的肺部感染[1,2]。VAP属于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是重症监护室(ICU)内最常见的感染,其发生率居于首位,患者死亡率高。本研究对120例机械通气的患者采取集束化干预策略降低VAP感染,获得良好
  • 氧疗技术在机械通气患者试脱机期间的研究进展

    来源:护士进修杂志 发布日期:2015-08-22

    机械通气是临床治疗和抢救各种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常用的重要手段,从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开始,就应该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为脱机做准备,所谓试脱机是指逐渐降低机械通气支持水平,患者自主呼吸逐步恢复,最终脱离呼吸机的过程。氧疗(Pxygen therapy)是指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增加动脉血氧含量,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组织的
  • 密闭式吸痰在ARDS机械通气患者气道管理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来源:护士进修杂志 发布日期:2015-08-22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系统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管理过程中的优越性。方法将61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交替分为观察组30例(密闭式吸痰)和对照组31例(开放式吸痰),观察两组在吸痰前后及吸痰过程中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的变化,同时比较护理工作量、耗材成本、院内感染、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吸痰前后及吸痰过程中血氧饱和度
  • 给氧湿化二通接头在机械通气病人脱机气道湿化中的应用

    来源:护理研究 发布日期:2015-08-21

    [目的]探讨给氧湿化二通接头在机械通气病人脱机期间气管套管内持续湿化和给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成3组,A组采用传统的间断气管内滴药法,B组采用持续湿化法,C组在B组方法基础上加用一个二通接头,观察3组病人的舒适性、湿化效果、给氧管脱出人工气道的情况以及每班次护士注入湿化液及固定给氧管操作耗时情况。[结果]C组病人的舒适性、湿化管固定情况、湿化效果及护士操作时间优于A组和B组(P
  • 机械通气患者气道管理的护理研究

    来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发布日期:2015-08-20

    机械通气患者气道管理要围绕气道湿化、固定人工气道、保持气道畅通、预防感染与并发症等进行,做好气道管理工作,保障患者呼吸质量。
  • 呼吸衰竭患儿机械通气的护理探讨

    来源:中医临床研究 发布日期:2015-08-20

    目的:探讨呼吸衰竭患儿机械通气时的护理工作。方法:采用双水平正压通气模式(Bi PAP)或安全控制通气模式(IPPV)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充分做好上机前准备工作,上机后加强气道管理,及时排除机械报警,预防感染,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结果:86例机械通气患儿中,72例治愈,1例失败,4例死亡,9例自动出院。结论:做好气道管理及呼吸动力学监测,预防感染,可提高患儿的抢救成功率。
首页  上一页  ...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