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热点
  • 机械通气危重症患儿血清白蛋白水平对临床预后的评估价值

    来源:中国妇幼保健 发布日期:2015-09-10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危重症患儿血清白蛋白水平对临床预后的影响和临床意义。方法以2013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机械通气危重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入院24 h内评估小儿危重症评分(PCIS)、检测血清白蛋白水平,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按血清白蛋白水平,将患儿划分为>35 g/L组、25~35 g/L组和≤25 g/L组,统计各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受累脏器数目、机械通气时间、
  • ICU长期机械通气并发气管置管后气管狭窄4例临床分析

    发布日期:2015-09-10

    目的:探讨ICU长期机械通气并发气管插管和或气管切开后肉芽肿形成气道狭窄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气管插管和或气管切开后肉芽肿的诊治过程。结果:2例重度狭窄>70%,行多次介入(激光、冷冻、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等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结论:对ICU长期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加强气道及管路的护理,及早常规气管镜检查,介入治疗是治疗的首选。
  • 气管插管固定器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发布日期:2015-09-10

    目的研究对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固定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本院治疗的90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A组与对照B组。给予治疗组患者气管插管固定器,给予对照A组与对照B组简易针筒胶带固定、口含管胶带固定。对比三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自行拔管发生率以及人工气道受压率。结果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自行拔管发生率以及人工气道受压率均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并发气胸的高危因素分析

    来源:现代诊断与治疗 发布日期:2015-09-08

    选取接受机械通气治疗超过48h的ARDS患者125例,根据有无发生气胸分为气胸组(21例)和非气胸组(104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诱发气胸的危险因素。气胸发生率为16.8%(21/104);两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置管方式、呼吸频率、p 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02)、动脉血氧分压(Pa O2)、气道峰压(Ppea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PCT及CRP在肺部感染患者机械通气撤机中的预测价值

    来源:临床肺科杂志 发布日期:2015-09-08

    目的探讨血浆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肺部感染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结局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入住广安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30例,在患者入院第二天及达到撤机标准行自主呼吸试验(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s,SBT)前检测PCT及CRP水平,如通过SBT则予撤机拔管。根据48 h内的撤机结局,将患者分为成功组及失
  • ASV模式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研究

    来源:临床肺科杂志 发布日期:2015-09-08

    目的研究不同通气模式对重症哮喘患者的疗效。方法我院2011至2014收治的重症哮喘患者60人,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给予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SIMV+PSV)及适应性支持通气(ASV),每组30人。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力学指标,血气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与SIMV+PSV组相比,ASV组的潮气量(VT)明显升高(P<0.01),呼吸频率(RR)(P<0.01)、气道峰压(Ppeak)
  • AECOPD机械通气时呼出气冷凝液H_2O_2和TNF-α水平的监测及意义

    来源:临床肺科杂志 发布日期:2015-09-08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机械通气患者气道炎症反应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69例AECOPD机械通气患者按预后分为存活组(36例)和死亡组(33例),采用自行设计的呼出气冷凝液(EBC)收集器收集机械通气1、3、5和7 d呼气端的EBC,用化学荧光法测定EBC中过氧化氢(H2O2)浓度,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EBC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结果 1存活组EBC
  • 呼吸功能评分对呼衰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的指导价值

    来源:临床肺科杂志 发布日期:2015-09-08

    目的探讨呼吸系统功能评分对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的指导价值。方法 112例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A组(n=36例)选择呼吸系统功能评分为3~4分时撤机,B组(n=38例)选择呼吸系统功能评分为5~6分时撤机,C组(n=38例)按传统方法撤机。比较各组患者总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无创辅助撤机率、重新插管率、总撤机成功率、直接撤机成功率,并比较不同呼吸系统功能评分的撤机成功情况
  • 乌司他丁联合机械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肺保护作用

    来源: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发布日期:2015-09-08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指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引起肺毛细血管弥漫性损伤及通透性增强、肺泡受损,从而导致的急性、进行性呼吸窘迫及顽固性低氧血症[1]。ARDS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在肺部的严重表现,其造成肺损伤的机制除肺顿挫伤、细菌感染等造成的直接损伤外,还包括通过激活细胞和体液因素,引发肺内及全身炎性反应(SIRS),造成肺泡和血管损伤[2]。乌司他丁是丝
  • 中药自拟方联合咪达唑仑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分析

    来源:新中医 发布日期:2015-09-05

    目的:观察中药自拟方联合咪达唑仑对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40例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采取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均给予咪达唑仑注射液持续泵入,观察组联合使用中药自拟方。采用Ramsay评分标准对2组的镇静效果进行评分,观察2组的镇静效果。同时对用药前后呼吸动力学指标进行比较。详细记录2组患者的咪达唑仑用量、达到理想镇静所需的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以及用
首页  上一页  ...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