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热点
  • 两种机械通气模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比较

    来源:广东医学 发布日期:2015-10-10

    目的观察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 PAP)及同步间隙指令通气(SIMV)两种模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差别。方法选择NICU内进行气管插管、气管内滴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及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RDS 90例,根据机械通气模式的不同分为Bi PAP组46例,SIMV组44例,分别予Bi PAP及SIMV两种模式通气。观察机械通气后不同时间点血气分析、呼吸机参数变化,观察其机械通气时
  •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

    来源:全科护理 发布日期:2015-10-10

    [目的]总结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方法]对13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呼吸衰竭病人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出血倾向观察、消毒防护、终末处理。[结果]4例经抢救无效后死亡,5例自动出院,4例经治愈后出院。[结论]加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 右美托咪定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作用

    来源: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发布日期:2015-10-0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实施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52例AECOPD实施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咪达唑仑组,每组26例。记录肺部感染控制(pulmonary infection c
  • 机械通气患者胃肠营养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来源:辽宁医学杂志 发布日期:2015-10-08

    机械通气是抢救和治疗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机械通气后尽早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可降低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机械通气患者脱机过程的顺利进行[1]。有研究指出,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肠内营养的操作较简单,费用较低,并发症较少,且有较好的耐受性,能够有效预防机械通气患者治疗后发生细菌易位和胃肠道黏膜萎缩等并发症[2]。因此,本文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胃肠营养的临床效果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 机械通气在重症结核性脑膜炎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发布日期:2015-10-06

    目的总结分析机械通气在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15日至2013年6月15日共23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行机械通气患者,探究患者行机械通气的原因、机械通气模式选择及预后。结果共有23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行机械通气,所有患者均首选经口气管插管,治疗过程中4例患者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原因分别为窒息(误吸、痰液堵塞)(12例,52.2%)、脑疝(7例,30.4%)、肺内病
  • 参麦注射液辅助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来源:新中医 发布日期:2015-10-05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辅助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6例机械通气治疗的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抗感染、机械通气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参麦注射液,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机械通气时间、治疗2周后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ICU住院时间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
  •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预防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来源:齐鲁护理杂志 发布日期:2015-10-05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预防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将5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明
  • 盐酸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在ICU机械通气中的镇静效果及护理分析

    来源:北方药学 发布日期:2015-10-01

    目的:对盐酸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在ICU机械通气中的镇静效果进行分析,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4例在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n=32),其中,对照组应用咪达唑仑镇静,研究组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镇静,所有患者实施有效护理。结果:研究组Ramsay评分、达到镇静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
  • 基层医院开展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抢救重度呼吸衰竭患者的作用

    来源:基层医学论坛 发布日期:2015-10-01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抢救重度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2组重度呼吸衰竭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联合辅助通气的综合性治疗方法,其中无创组给予无创正压辅助通气;有创组给予有创气管插管辅助通气。记录2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段各项血气指标变化及并发症发生(辅助呼吸相关)情况。结果 2组重度呼吸衰竭患者经不同辅助呼吸方法治疗后,其p H、Pa CO2、Pa O2、Sa O2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
  • 探讨机械通气下应用肌松剂治疗重型新生儿破伤风的疗效

    来源: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发布日期:2015-09-30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下应用肌松剂治疗对重型新生儿破伤风的疗效。方法选择30例重型破伤风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进行综合治疗,观察组于机械通气下应用肌松剂治疗。结果观察组无患者死亡,死亡率低于对照组53.3%(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型破伤风新生儿于机械通气下应用肌松剂治疗,有助于改善患儿并发症的产生,降低重型新生儿破伤风的死亡率。
首页  上一页  ...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