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部超声联合膈肌运动度在机械通气患者拔管中的临床应用
来源: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发布日期:2020-10-25
机械通气是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许多呼吸功能障碍的患者维持其机体正常供氧的重要措施。对于有创机械通气,也就是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长时间的气管插管则会引起呼吸机依赖和机械通气性肺炎[1]。对于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发疾病得以改善的患者,业内主张早期拔除气管插管,脱离机械通气。但临床实践表明,
-
GM、G试验对机械通气并发肺曲霉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来源:莆田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20-10-25
探讨肺泡灌洗液(BALF) GM试验和血清GM、G试验对肺曲霉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检测莆田学院附属医院200例机械通气的患者,分为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组及非IPA组(拟诊病例不纳入分组)。结果:IPA组BALF血清GM水平高于非IPA组血清GM水平; IPA组中,BALF GM、血清GM、血清G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PPV、NPV、符合率低于联合检测相应指标;血清G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低于BA
-
机械通气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抢救的效果和抢救成功率评价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 发布日期:2020-10-25
目的:探究机械通气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抢救的效果和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急危重症患者6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抢救干预;试验组实施机械通气干预。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及血气指标水平。结果:试验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抢救后血氧分压(PaO_2)水平高于对照组,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
早期应用肌松剂联合机械通气治疗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来源:中国医药科学 发布日期:2020-10-25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肌松剂联合机械通气治疗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4月ICU接收的中重度ARDS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行机械通气,对照组采用安慰剂芬太尼静脉滴注,观察组自患者入ICU后应用肌松药物顺阿曲库铵连续微泵静脉注射48h。对比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ICU病死率、ICU获得性肌无力(ICUAW)、
-
集束化干预对预防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分析
来源: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发布日期:2020-10-25
目的:探究分析集束化干预对预防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1月本院ICU收治的82例机械通气治疗患者,按照奇偶数法将患者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联合集束化干预,对比两组结局。结果:干预组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治疗期间病死率、机械通气治疗时间、ICU停留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实施
-
每日唤醒和早期功能锻炼方案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智慧健康 发布日期:2020-10-25
目的探究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中将每日唤醒和早期功能锻炼方案进行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我院ICU科室在职医务人员,对其展开研究,将我院自行设计的每日唤醒和早期功能锻炼认知情况问卷进行发放,并进行对照。将早期功能锻炼和每日唤醒实施前后的ICU机械通气病人的机械通气时间等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医护人员对每日唤醒和早期康复锻炼的认知情况评分得以
-
早期肌肉电刺激干预应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分析
来源:白求恩医学杂志 发布日期:2020-10-20
目的探讨早期肌肉电刺激干预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ICU机械通气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早期常规康复活动训练,观察组实施早期肌肉电刺激干预,比较两组ICU获得性肌无力(ICU-AW)、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深静脉血栓、压疮发生率及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5、7 d后ICU-AW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
-
ICU机械通气危重病人腹内压与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相关性分析
来源:全科护理 发布日期:2020-10-20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危重病人腹内压与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ICU机械通气危重病人100例,测定肠内营养实施前、实施第1天~第3天的腹内压,明确肠内营养干预下喂养不耐受发生状况,分析腹内压与喂养不耐受相关性。[结果]ICU机械通气危重病人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68%;经研究分析发现,ICU机械通气危重病人腹内压与肠内
-
针刺对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期间人机对抗的临床应用价值
来源:上海针灸杂志 发布日期:2020-10-20
目的观察针刺对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MV)期间人机对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MV的106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镇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针刺疗法。比较两组镇静达标时间、停药苏醒时间及不同时间镇静效果,治疗前、治疗48 h评估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心率(HR)、呼吸(RR)、平均动脉压(MAP)]、肺功能[动脉血氧分压(P
-
机械辅助通气对急诊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死亡率的影响
来源: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发布日期:2020-10-2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出现急性肺水肿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早期应用机械辅助肺通气对于住院期间死亡率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入选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就诊于天津市胸科医院CCU病房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有入选患者接受急诊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查,并根据病变特点完成急诊PCI,根据应用辅助通气类型分为侵入性机械辅助通气(IMV)组和非侵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