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新能源汽车TOP30
来源:互联网周刊 发布日期:2020-12-05
新能源,应为创新使用能源电能,目前被认为是新能源的代表,但是电已经被发现快300年了,这个能源并不新,只是它被应用到汽车这个产品上的时间很短。电动汽车产生前,以电为能源的交通工具也已经发展了很多年,那为什么还称为"新能源"呢?
-
SiC在电动汽车的功率转换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发布日期:2020-12-04
1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需求特点首先,中国的电动化发展速度很快,中国企业的创新力旺盛,而且直接从传统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过渡,没有美国或欧洲企业所面临的复杂的"技术遗产"问题。相比欧美,新兴的中国车企更期待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功率转换系统在汽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这就是为什么ST专注于与中国客户合作开发电源管理系统。
-
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装调与检修专业发展实践探索
来源:职业 发布日期:2020-12-01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推广和使用,需要职业院校输出大量中高端技能型人才。笔者所在学校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特殊性,经过充分调研,确定了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以课程体系建设为重点,以实训室建设为保障,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支撑,以机制与制度建设为依托的新能源汽车装调与检修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
IGBT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下)
来源:汽车维修与保养 发布日期:2020-12-01
(接2020年第9期)3.永磁磁阻同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高永磁磁阻同步电动机在牵引控制中采用矢量控制方法,在额定转速以下恒转矩运转时,使定子电流相位领先一个β角,这样,一方面可增加电动机的转矩,另一方面由于β角领先产生的弱薄作用,使电动机额定转速点增高,从而增大了电动机在恒转矩运转时的调速范围,如β角继续增加,电动机将运行在恒功率状态。永磁磁阻同步电动机能够实现反馈制动。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来源:汽车实用技术 发布日期:2020-11-30
经过几十年的飞速发展,汽车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已占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已经成为了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我国巨大的人口总量,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的汽车产销量排行已成为世界第一。而传统汽车产业的发展也给我们带来了对外石油高度依赖和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的各种问题。世界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增加了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与快速发展的诉求,促使各国以前瞻性视角、战略性眼光来发展新能源汽
-
试谈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技术
来源:汽车实用技术 发布日期:2020-11-30
文章从新能源汽车入手,针对现阶段我国新能源汽车中的轻量化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提高新能源汽车得生产质量,充分发挥轻量化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作用,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
-
基于新能源汽车维修注意事项探讨
来源:汽车实用技术 发布日期:2020-11-30
近些年来,由于全球对于环保问题的重视,对于碳排放量要求愈发严格,石油资源紧缺等因素促进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截止到2020年6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417万辆,与2019年相比增加了36万辆,增长9.45%。新能源车起步较晚,很多的技术换代也很快,在很多产品技术和车辆维修和维护标准不健全,导致新能源汽车事故频发。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维修过程中已经发生多起重大事故,文章就新能源汽车维修注意事项进行
-
新能源汽车变速器虚拟学习系统设计
来源:汽车实用技术 发布日期:2020-11-30
为了辅助新能源汽车变速器的教与学,提高汽车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应用UG及3ds MAX工具,构建了新能源汽车变速器虚拟模型资源,然后利用该模型资源,应用虚拟仿真技术,基于Unity3D平台,设计了一款新能源汽车变速器的虚拟学习系统。该系统实现了用户操作、结构展示和虚拟实训拆装等功能,是一种辅助实训教学的有效学习资源。
-
新能源汽车用稀土储氢合金的相结构与性能研究
来源:稀土 发布日期:2020-11-30
采用真空感应熔炼的方法制备了La_(0.65)Er_(0.15)Mg_(0.20)Ni_(3.3)储氢合金,研究了铸态和退火态(950℃×6 h~24 h)La_(0.65)Er_(0.15)Mg_(0.20)Ni_(3.3)储氢合金组织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相较于铸态La_(0.65)Er_(0.15)Mg_(0.20)Ni_(3.3)储氢合金,热处理后La_(0.65)Er_(0.15)
-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来源:汽车实用技术 发布日期:2020-11-30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有大量的专业技能人才作支撑,职业院校在培养新能源汽车企业需要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时,应在主动与企业接轨,以企业实际工作岗位和任务为对象进行分析,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对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建设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