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发布日期:2024-02-10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当前,我国汽车制造业蓬勃发展,正在加快绿色转型,助推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力度不足、新能源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企业人才支撑不够等问题。论文提出,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
新能源汽车中的整车控制单元设计
来源:集成电路应用 发布日期:2024-02-10
阐述整车控制单元的功能需求,探讨整车控制策略,包括汽车驱动控制、制动能量回馈控制、整车能量优化管理、车辆状态显示。制定整车驱动控制、充电控制、能量管理的整车控制方法。
-
新能源汽车非接触式远程无线充电系统优化设计与分析
来源:农机使用与维修 发布日期:2024-02-10
无线充电技术作为一种创新的充电方式,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充电体验。为了进一步提高无线充电距离与充电效率,基于磁耦合感应式静态非接触充电技术,提出“双接收线圈”充电方案,阐述了磁耦合感应式非接触充电系统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并对双接收线圈系统的智能控制系统进行优化设计。试验结果表明,与单接收线圈系统相比,能够更高效地将电能传输到新能源汽车,减少了能量损失,降低了充电时间和能源成本。研究结
-
电力电子技术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中的应用
来源:集成电路应用 发布日期:2024-02-10
阐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中的智能控制技术、充电桩与电网的互联技术、变频调节技术,探讨实现充电桩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模式,实现充电桩与电网之间的数据交换和能源协调。
-
新能源汽车前防撞梁结构优化仿真与耐撞性提升研究
来源:农业装备技术 发布日期:2024-02-10
对某款新能源汽车前防撞梁进行50 km/h车速正面碰撞仿真试验,确定前防撞梁的结构薄弱点,发现前防撞梁产生较严重的变形,吸能特性差,且未最大程度地发挥吸能盒的作用,吸能盒压缩距离超过与后方安全部件之间的最小距离,造成后方部件不同程度的损伤。为提高新能源汽车安全性,对前防撞梁进行结构优化,提高其耐撞性能。研究表明:结构优化完成后前防撞梁的碰撞力峰值降低了12.52%,比吸能提高了17.76%,吸能量
-
新能源汽车中的电子诊断技术分析
来源:集成电路应用 发布日期:2024-02-10
阐述新能源汽车电子诊断技术的特点,探讨电子信息化诊断技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的应用,包括自动记录动力电池的每次检修状况、智能识别电控系统故障零部件、自动解读汽车制动系统的信息。
-
基于专利分析的广西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创新现状与发展态势
来源:科技和产业 发布日期:2024-02-10
运用incoPat科技创新情报平台,以2004—2023年的专利数据为依据,分析广西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特征和发展态势。结果表明,广西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已驶入“快车道”,但核心的“三电”技术、智能网联和新能源生态等创新能力不强,全链条研发体系尚未建成。基于研究结论,从加强产业顶层设计、推动“质”“量”齐头并进,强化关键技术攻关,强链补链延链,以“小”汽车扩东盟大市场吸引下游充电建设主体,打造“桩联网”
-
新能源汽车电控单元故障智能诊断与维修方法分析
来源:集成电路应用 发布日期:2024-02-10
阐述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电控单元集成电路智能算法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该方法结合数据采集、信号处理和故障判别技术,能够高效准确地诊断和修复电控单元集成电路的故障。
-
厚积薄发 郑州战略性新兴产业步入快车道
来源:郑州日报 发布日期:2024-02-08
2月5日,宇通集团举行2023年度总结表彰大会。数据显示,宇通2023年销售各类商用车45378辆,同比增长20%。2023年度宇通客车出口销量10165辆,首次突破万辆大关,同比增长78.87%。 宇通这一张优秀成绩单的背后,是去年郑州市汽车产业高歌猛进的真实写照。去年,比亚迪新材料等
-
新能源汽车工业双碳标准初探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 发布日期:2024-02-08
根据国家有关双碳的政策文件,在分析汽车工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放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汽车工业双碳标准体系框架的工作思路。从汽车工业工程的碳排放应从汽车产品生产与使用、建筑与公用工程、工艺生产装备三个角度入手,分别建立相应的低碳产品设计、低碳工程设计与低碳工程建造技术标准规范及碳排放核算、碳足迹核查技术标准规范。通过对三个方面的碳排放、碳足迹分析评价,以期较好地评估汽车工业企业的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