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压快充,纯电动汽车的“新军备竞赛”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发布日期:2021-10-15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很多选择自驾出行的车主都遇到了高速公路长时间、大范围拥堵的烦恼。而新能源汽车车主们的烦恼尤甚,除了堵车外,还要面临在服务区充电时长时间排队的尴尬,甚至出现"充电1小时,排队4小时"的情况。
-
地下车库电动汽车充电桩配电设计及变压器容量优化的研究
来源:智能建筑电气技术 发布日期:2021-10-15
随着电动汽车家庭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本文分析了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电动汽车充电桩的配电容量,确定了交流充电桩的比例与变压器需要系数的关系;针对既有住宅小区变配电室扩容局限的条件,根据变压器负载率的情况,提出了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配比和可靠运行的优化设计方案,进而提高了变压器供电的效率,为住宅小区地下车库变压器容量的优化、配电设计的节能运行和能效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参考。
-
电动汽车充电桩设计实例分析
来源:智能建筑电气技术 发布日期:2021-10-15
本文对一个项目实例进行分析,以点带面,从业主需求、报装报建、配电设计、产品选型等方面,比较全面的介绍了充电桩设计全过程应该考虑的问题。
-
纯电动汽车慢充系统常见故障分析
来源: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 发布日期:2021-10-10
纯电动汽车通常会同时具备交流充电和直流充电2种充电模式。其中,交流充电口由交流充电高压线束连接到车载充电机(CCS),CCS有正、负直流充电高压线束连接到动力电池。插交流充电枪时,充电枪的CP端子唤醒CCS,CCS再唤醒整车控制单元(VCU),VCU控制高压系统启动。车辆通过CCS将电网输出的220V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给动力电池充电(图1)。直流充电口由直流充电高压线束连接到动力电池。
-
“双碳”目标下新能源汽车堪当大任
来源:新能源科技 发布日期:2021-09-30
2020年10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业内专家编写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发布,其中提出,汽车产业将于2028年提前实现"碳达峰"。支撑汽车行业提前"达峰"的底气之一,正是新能源汽车。在过去十多年里,随着电气化、智能化、网联化技术的不断革新,汽车行业迎来了一次次升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明确提出,汽车技术发展的方向将是低碳化、信息化和智能化。20
-
“新基建”背景下电动汽车用能经济环境效益研究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发布日期:2021-09-25
随着汽车行业排放标准的日趋严格,电动汽车在政府补贴支持下,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为了应对未来大规模电动汽车电网充电的场景,研究如何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及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实现电动车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基于数字调节增量补偿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测试电源方法与装置研究
来源:汽车实用技术 发布日期:2021-09-24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电动汽车的上下游设施和保障性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的问题也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目前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测试设备价格高昂且操作不便,文章利用数字调节增量补偿原理设计的装置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利用了高准确度的AD转换电路和数字同步跟踪放大器,保证了测试电源的准确稳定输出,在增量最大为±15%的时候,开关功率放大器实际输出功率只有满量程功率输出的15%,体积和重量和成本不到原设备的7%
-
基于Eviews计量经济学模型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问题的研究
来源:商业经济 发布日期:2021-08-24
目前,我国已成为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但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与充电桩行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问题愈发凸显。本文针对此问题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引入私人充电桩保有量与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两个变量,基于Eviews计量经济学模型下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得出结论:1.私人充电桩对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影响显著。2.公共充电桩存在建桩区域不合理、充电利用率低、信息不健全
-
电动汽车充电桩产品质量状况分析
来源:电子质量 发布日期:2021-08-20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应用与发展,充电桩作为发展电动汽车所必须的重要配套基础设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经济效益。该文结合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对不合格项目控制导引试验的不合格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当前电动汽车充电桩产品质量状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建议,助力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来源:时代汽车 发布日期:2021-08-05
本文分别从政策支撑、市场发展速度、市场规模等方面就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就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数量、结构、集中度、分布等情况进行分析;并就运营主体及经营方式、经营模式、经济效益转化方式等方面对充电桩产业的营运情况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充电桩产业存在私人充电桩比例较低、充电桩的充电质量有待提高、建设方式有待规范管理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