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2023-07-06]
科学仪器行业方兴未艾,全球市场空间广阔。1.根据SDI,2020 年全球分析仪器市场规模约为637.5 亿美元,2015-2020 年CAGR 达4.4%;色谱/光谱/质谱占比15.4%/14.1%/7.9%。其中,中国地区需求增速最快,2015-2020 年CAGR 达6.8%。2.我国科学仪器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我们预计2022 年中国分析仪器市场规模达580 亿元,2020 年光谱、色谱、质谱仪行业空间合计约300 亿元。下游检验检测行业发展迅速,仪器需求十分旺盛。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23-07-06]
CCER 重启在即,支持林业碳汇等纳入碳交易市场。5 月30 日,生态环境部气候司司长李高表示,目前正在抓紧启动全国统一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系统各项工作,争取今年内重启CCER,将继续支持林业碳汇等项目的核定自愿排放量进入全国碳交易市场参与交易,进行配额的清缴抵消,更好发挥市场作用和碳定价功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唐芳林表示,要深入研究林草碳汇定价制度和自愿减排碳信用价格机制,规范林草碳汇项目开发,激励引导林草碳汇产品使用。
[制造业] [2023-07-06]
2023 年6 月28 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 年5 月工业企业盈利数据。2023 年5 月,工业企业利润当月同比下降12.6%;2023 年1-5 月,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下降18.8%。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23-07-06]
短期:水务回报确定性有望加强,关注水价调整进程。我国终端水价由基本水价、污水处理费等4 部分构成,伴随我国经济发展全国主要城市终端水价呈上升趋势,2007-2021 年自来水价、污水处理价格复合增速2.4%和3.2%。其中基本水价、污水处理费一般以准许成本+合理收益方式进行核算,受成本区别影响各地水价存在差异。2021 年发改委《城镇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及《成本监审办法》推出以来多省市区已召开价格听证会,提价幅度达0.2~0.65 元/方。根据程小文等《国内外大城市居民生活水价对比研究》,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水费支出占收入比例约为0.21%~0.32%,对标海外发达国家城市水费支出占收入1%左右,水价的杠杆作用更加明显。
[金属制品业] [2023-07-06]
上周五大品种钢材总库存维持降库趋势,淡季表观消费量继续震荡趋弱。我们认为基建、制造业端需求仍有支撑,下半年钢铁需求仍有回升空间,届时板块机会将进一步扩散。
[综合] [2023-07-06]
当前经济整体温和复苏,短期仍面临一定压力。一是工业企业仍处在主动去库周期;二是财力偏弱导致基建投资下滑,地产销售偏弱驱动新开工不足;三是积压外贸订单需求已逐步释放,转口贸易下滑;四是能源因素驱动通胀走低,短期可能仍有通胀下行压力;五是货币活化程度不高,居民加杠杆意愿不强。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23-07-06]
中国化妆品行业前景广阔,护肤、母婴、洗护多个赛道蓬勃发展。2021年,中国化妆品行业规模全球第二,增速领先全球。随着中国经济稳步增长,中国人均化妆品支出有望更上一个台阶。目前,中国化妆品市场国货市占率接近50%,国潮的助推以及不断强大的研发实力将进一步助力国货快速成长,扩大市场份额。凭借优秀的成长能力和巨大的潜力,多个国货美妆品牌被市场资金看好,相关公司如巨子生物、上美股份纷纷赴港上市。2022 年12 月,上美股份于港交所成功IPO,此番顺利上市为公司继续发展多品牌战略注入新能量。中长期来看,美妆消费年轻化、“她经济”崛起以及人均化妆品消费额的提升将共同助力行业规模稳步扩大。维持化妆品行业“强于大市”的投资评级,看好多品牌、多渠道、强研发、产品力优秀的化妆品龙头公司。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23-07-06]
农药:农药核心矛盾点是海外库存消化节奏和国内新产能的持续投放。在出口端压制下农药景气度经过近一年的消化,部分产品已回落到历史价格分位50%水平。考虑到下游需求偏刚性叠加经历了春耕对库存的消化,下半年海外采购有望逐步回暖,带动农药价格回稳。考虑到上游原药价格回落,价格周期性偏小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望受益,建议关注国光股份;同时建议关注海外自主登记、海外渠道建设加速布局的跨国农药巨头润丰股份。
[金融业] [2023-07-06]
核心观点:我们认为接下来非银板块的行情或来自于市场风险偏好提升。从5 月经济和社融数据来看,为避免经济进入“负螺旋”,当前对政策呵护的诉求较为强烈。LPR1 年期和5 年期对称调降10bp,旨在“降成本、稳预期”,除了两次国常会提及的新能源车的销售外,我们认为未来对于“扩需求、稳增长”的一揽子政策有望温和推出,有利于经济企稳预期的形成,以及风险偏好的提升。
[房地产业] [2023-07-06]
5 月,百城宅地成交建面环比提升 55%;1-5 月百城宅地累计供给缩量明显,累计成交同比收窄至-18.4%;各线城市出让土地质量提升,成交楼面均价皆有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