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仪表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5-04-24]
母婴家电产品从“能用”转变成“好用”,从“公用”转变成“专用” ➢ 2019至2023年,中国母婴家电行业市场规模由360.9亿元增长至459.0亿元。未来, 中国母婴家电市场规模预计以5.8%的复合增长率增长。从供应端来看,中国母婴家 电产品从“能用”转变成“好用”,从“公用”转变成“专用”,在产品更新迭代的背景下, 展现出较强溢价能力。从需求端来看,中国每年约有800至900万女性孕育新生命, 随着精细育儿理念的渗透,母婴家电需求持续上升。
[农、林、牧、渔业] [2025-04-23]
中国智能农机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 辑模型
[批发和零售业] [2025-04-23]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87,895亿元,同比增长3.5%。自四季度起,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推动市场销售增速回升,近五年整体呈波动型增长。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速高于社会消费品整体,虽然增速放缓,但仍同比增长6.5%,达到130,816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约27%。
[批发和零售业] [2025-04-23]
全球一次性卫生用品市场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18年市场规模为2451亿美元,预计在2024年有望达到2560亿美元。2022受全球疫情影响,一次性卫品市场增速出现明显回落,但在23年平稳增长趋势又得以延续。根据使用人群分类来看,婴儿尿裤品类规模最大,占比达到50%以上,女性卫生用品位居其后,市场占比达到36%。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025-04-23]
2023年全球玩具市场规模为7732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将增长至9937亿美元,市场规模呈现稳定上升趋势,反映出全球玩具需求的持续增加。中国市场的快速扩张可能是全球玩具行业增长的核心动力。北美和欧洲作为成熟市场,仍保持稳健增长,其中北美市场规模领跑。未来行业需重点关注中国及亚太地区的市场机会。
[批发和零售业] [2025-04-23]
零食,作为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早已超越了简单的“解馋”功能,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情感寄托,甚至是社交货币。近两年线上零食市场呈现回暖趋势,近12个月零食线上市场的销售额达到1265.8亿元,同比增长1.3%,均价走高对销售额有较大的提振作用,从而拉动零食市场整体销售规模。从细分渠道的情况来看,社交电商抖音的体量和增幅均较突出。
[综合] [2025-04-23]
根据各金融市场距离美联储的远近,依次梳理美国金融市场目前存在的风险:在岸货币市场:分为①联邦基金市场——观察指标为 EFFR 是否走高,现状是目前仍在正常水平。②回购市场——观察指标为 SOFR-EFFR 利差转正,现状:近期利差反复转正,且 SOFR 利率已连续 2 天突破利率走廊上限 IOER,回购市场流动性紧张。
[金融业] [2025-04-23]
从全国各个省份的GDP规模来看,2024年安徽省GDP规模为50625亿元,位列全国第十一位,同年GDP 增速为5.80%,整体保持稳定增长。从社融规模增量来看,2024年安徽省社融规模为11827亿元,位次上升至全国第六,社融增量/GDP比重为23.36%,综合来看,整体经济表现较好。安徽省金融资源丰富程度较高,位于全国中上游水平。2024年安徽省金融本外币贷款规模达到了86260.89亿元,位列全国第十一位,同比增速为10.60%,与全国各省市平均增速6.36%相比高出4.24个百分点,整体规模与增长速度均处在全国上游水平。从安徽省各地级市的GDP规模来看,合肥一枝独秀,和总量规模第二的芜湖市差距接近8400亿元。从同比增速来看,安徽大部分地级市的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大多在5.5%以上,其中芜湖市和铜陵市增长较快,同比增速均为6.4%。
[综合] [2025-04-23]
居民消费需求保持增长,线上消费蓬勃发展。2024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8.8万 亿元,达到近五年来最高值,居民的消费需求逐步释放。与此同时,线上消费成为居民的主要购买形式,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2024年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达到32.1%,预计未来将持续上升。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5-04-22]
核电低碳和高能量密度优势显著,全球核电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机遇期。核裂变方面,第三代核电是目前在建机组的主力,第四代核电、小型模块化反应堆进展顺利。我国三代核电机组“华龙一号”和“国和一号” 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四代堆中高温气冷堆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玲龙一号”是全球首个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通用安全审查的小型模块化压水堆。核聚变方面,可控核聚变是人类理想的终极能源,我国积极参与 ITER项目,核聚变总体位居国际第一方阵,我国BEST、CFETR等聚变堆以及“星火一号”、“Z-FFR”聚变裂变混合堆加紧建设中,预计2025年是核聚变招标大年,ITER项目的持续交付以及国内聚变堆和混合堆的建设将对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产生积极影响。